乙 這回給您表演一段新節目。
甲 在這演出?
乙 沒錯啊,這場是我的節目!
甲 好,我最愛聽您說!
乙 您抬愛。
甲 而且我對您也非常佩服。
乙 佩服我什么呀?
甲 您這人特別“能編”。
乙 能編?
甲 啊,編出來一套一套的,說出來,天花亂墜,臉不帶紅,眼睛不帶眨的。誰聽了都還信,說得跟真的一樣……
乙 哦,我是騙子呀?
甲 誰說您是騙子了?
乙 你說的呀。
甲 您不是凈寫新節目嗎?編輯、寫作又表演,一段一段地編……
乙 行了,行了。要這么說,比我能編的多了,那叫創作演出!
甲 對,您能創作。
乙 嗨,演員就得體驗新生活,觀察新事物,加工整理之后,才能寫出一段好作品。
甲 聽得出來,您喜歡新鮮事物。
乙 那沒錯啊!凡是新鮮的東西,我都喜歡。
甲 那您開的那個汽車?
乙 新的!新能源汽車又環保又好開。
甲 您家用的電器?
乙 新的!全套智能家居。
甲 您的手表?
乙 新的!智能可穿戴,能監測我的各項指標。
甲 您穿的衣服?
乙 新的!
甲 您穿的鞋?
乙 新的!
甲 您的父親?
乙 新的!哎……舊的!
甲 這怎么不新了?
乙 這要是新的我們家得多鬧得慌!有這么問的嗎?什么叫我父親呀?
甲 我說您父親用的手機是不是新的?
乙 那是!我們老爺子,別看快70歲了,特別喜歡新鮮東西。我給買的,最新款5G智能手機,大屏幕!
甲 沒錯,72寸,老爺子天天抱著看。
乙 好嘛,我爸爸這兒砸石碑呢!有72寸手機嗎?
甲 那多大呀?
乙 7.2寸!
甲 對,那就不小!就說您對新鮮事物有研究。
乙 略知一二。
甲 在這兒,我得請教您個問題,您還得不吝賜教!
乙 甭客氣,知道的我一定告訴你。
甲 您說,什么叫“新基建”?
乙 嗨!你這人吶……這都不知道!雞腱呀,大腿、前胸、肉厚的、瓷實的那部分……
甲 我說的是“新基建”!
乙 是新的呀!剛出鍋……
甲 您扣著食呢?
乙 這是跟你開玩笑,據我所知,這個“新基建”說的是咱們國家新的基礎建設。
甲 行,還真知道。具體都包括什么知道嗎?
乙 這可得向您請教了。
甲 新的基礎設施嘛,有5G基站、新能源充電樁、智能大數據中心、高速鐵路……
乙 哦,你說這高鐵也算“新基建”?
甲 那當然了!
乙 咱們這高鐵已經世界領先了,速度這么快,還需要建設?
甲 當然了,現在高鐵時速多少?
乙 最快每小時300多公里。
甲 咱們國家目前研制的超級高鐵,最快時速4000公里!
乙 啊,這得多快呀!
甲 比方說吧,晚上10點,你躺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乙 怎么回事呢?
甲 晚上沒吃飯。
乙 嗨,那還不簡單,起來打開冰箱,找點東西隨便吃點不就完了。
甲 那哪行呀,得吃順口的。
乙 那我吃點什么呀?
甲 哎,你突然就把這長沙臭豆腐想起來了!這時候,你穿上衣服下樓,騎個單車直奔高鐵站。
乙 哦,高鐵站口有小攤兒,買一份臭豆腐。
甲 買張票,坐高鐵奔長沙!
乙 啊,奔長沙?
甲 到了長沙,買完臭豆腐,再買張票,坐上高鐵回家,上樓一看……
乙 幾點呀?
甲 10點59分。
乙 啊?不到一個鐘頭,長沙打來回?這也太快了!
甲 快倒是快,到家就后悔了。
乙 怎么了?
甲 高鐵票1600元。
乙 嗨,我缺心眼呀!
甲 這就是“新基建”的力量。
乙 哎呀,聽您這么一說,您對高鐵很有研究呀。
甲 當然了,我們體驗過生活呀,最近我打算帶隊去高鐵那邊待一段時間。
乙 您帶隊?您打算帶人修高鐵去?就你們曲藝團那幫人,扛著弦子,拎著鼓,前面那幾個打著板,順著鐵道邊走邊唱……
甲 像話嗎?我們怎么了?
乙 您不是說要去高鐵嗎?
甲 我是打算帶著隊伍去給咱們高鐵職工慰問,體驗生活,順便給咱們鐵路職工幫幫忙,解決一下工作上的困難。這叫什么知道嗎?跨界生活!
乙 啊?你們去鐵路跨界去?
甲 那怎么不行啊?你有意見?
乙 我有什么意見呀,不過人家都經過專業培訓,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你們哪行呀?
甲 別瞧不起人,我告訴你,我們這叫“發揮優勢,因地制宜”。
乙 怎么發揮優勢啊?
甲 高鐵上離不開人吧?有人的地方就得有交流,發揮我們語言上的優勢。
乙 那是兩回事。
甲 兩回事?不客氣地說,高鐵上的工作我們都能做,你說都有什么吧。
乙 有什么?首先來說,高鐵乘務員你們干得了嗎?
甲 乘務員都有什么工作?
乙 那可辛苦了。要引導旅客找座位,幫助旅客把行李放好,要查票、驗票、廣播車次信息、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甲 行了,行了,這我都能干!
乙 你能干管什么呀?人家那列車員都是一水兒女列車員,美麗大方,身材勻稱。就您這模樣?往車廂中間一站,哎,人家都得同情你!
甲 同情我什么呀?
乙 以為你找不著家長了呢!
甲 去!怎么說話呢!我說我去了嗎?
乙 那誰去呀?
甲 我們團有漂亮的呀!有兩位河南墜子演員,剛分配到我們團,身材高挑,五官秀麗。20來歲,長得漂亮,嗓子也好!
乙 光嗓子好不行,得懂得怎么照顧乘客。
甲 沒問題呀。
乙 她們倆行嗎?
甲 (學河南墜子演員,倒河南口)大爺,往這邊坐。大嬸兒,您往那邊去。小寶兒,阿姨把你放架子上去……
乙 啊?把孩子放在架子上?
甲 手里抱著的玩具放在架子上!
乙 嚇我一跳。
甲 (拿起伴奏剪板)嗨!
乙 別動手!干嗎?要打孩子?
甲 拿起板,準備唱!
乙 還唱吶,那咱們聽聽吧……
甲 (唱河南墜子)各位落座莫慌忙啊,聽我把這個注意事項說個端詳啊(乙伴奏)。拿好車票您可看仔細呀,找不著座位可莫著急呀。這些個事情還是不要緊吶,禁止吸煙您要謹記呀!您要是吸了這么一小口哇,“刺棱刺棱”地響警笛呀!您好好休息,下車可別急。
乙 怎么別急呀?
甲 腳下有縫隙。
乙 對,容易崴腳!
甲 若不然,留神您玩一個嘴啃泥呀,哎呀,咿呀,哎呀,呀(乙合)!
乙 真熱鬧!
甲 怎么樣?
乙 您還別說,真能發揮特長!
甲 那當然了!
乙 你別驕傲,高鐵工作可不止這點。
甲 還有什么呀?
乙 候車室的工作人員更辛苦呀!
甲 是嗎?
乙 你看啊!首先得知道旅客在哪個站臺候車,指引旅客,還得隨時廣播列車動態,維持秩序,幫助旅客做各種事……
甲 行了,行了,你說個具體的。
乙 有啊,比如說咱們這趟列車因為天氣原因晚點了,候車室滯留了大量旅客。好多旅客情緒不穩定,這時候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及時疏導秩序,盡量滿足旅客提出的訴求。你們能干嗎?
甲 嗨,這算什么,安撫情緒,做做思想工作,耐心解釋,為旅客服務……就這些啊?沒問題!這些工作人員太辛苦了,讓他們休息,我們上!
乙 你們又行了?還找那二位唱河南墜子?
甲 那不行,年輕的壓不住場,得換位老藝術家。
乙 老藝術家?干什么的?
甲 說書的!
乙 說書啊?
甲 合適呀!說書的老藝術家,滿頭銀發,慢條斯理,有親和力,說出的話讓人信服!
乙 這倒是,哎?在候車室里說書行嗎?
甲 太行了!多好的條件啊,哪找這么好的劇場和這現成的觀眾去!你別看候車室人多,簡單一收拾就是書館。給老太太墊三張桌子,拿把椅子,找把扇子,把老太太抬上去,一覽眾山小,手搭涼棚往四周一瞧……
乙 好嘛,老太太改孫悟空了!
甲 醒木一響,大伙當時就安靜了。
乙 您給學學!
甲 (拍醒目,學連麗如先生)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要想憂愁全都無,還是聽我評書!
乙 好嘛,四句西江月!
甲 得有定場詩啊!(學評書)咱們書接前文……
乙 哪來的前文啊?
甲 前面那個乘務員說了,開往云南的列車晚點了,這可不怨他們,有這么句話您得知道。
乙 哪句呀?
甲 壯懷不可與天爭!為了大伙的安全,您少安毋躁。那大個兒,你先坐下!著什么急呀你,坐下!要說這位長得可真精神。那真是見來將,好威嚴,身體健壯是正當年。一身黃金甲胄是金閃閃,護心的寶鏡是賽冰盤。內襯綠袍走金線,繡的是福山秀水,團花朵朵是真好看。勒甲的絲絳是十字盤,大紅中衣是真鮮艷,虎皮戰靴足下穿。往臉上看是紅燦燦,面如重棗是丹鳳眼,鼻直口正顴骨寬,兩只耳朵寶輪伴。叫大個兒,你心別煩,少時登車莫遲延。旌旗招展領人馬,繡帶飄揚你奔云南!
乙 嚯,這大個兒什么模樣啊?我問問您,這車到底什么時候開呀?
甲 咱們下回再說!
乙 嗨,說了半天不知道啊!
甲 甭管怎么樣,能壓住陣腳!怎么樣?咱們這幫人不白給吧?
乙 別美,還有工作呢!比如說列車恢復運行了,有的乘客需要改簽,這售票工作你們就干不了!
甲 怎么干不了啊?
乙 高鐵售票員首先得對車次特別熟悉,態度要熱情誠懇,最主要是要熟練操作票務系統。
甲 正合適,我們有位演員,唱西河大鼓的,對電腦那是一門靈!你不信,有人要買票,他唱著就給解決了。
乙 是嗎?那我就是那買票的,我看你怎么給我解決。(學買票旅客)您好,我打算買一張去昆明的動車票,比較著急,您幫我查查最近的車次。
甲 (學西河前奏,打字)噔噔噔……
乙 這是干嗎呢?
甲 電腦打字,這不在查車次嗎?
乙 好嘛,鍵盤都快戳漏了!
甲 (唱西河大鼓)大哥你穩坐,慢慢地聽……
乙 別慢慢地了,我這著急呢,您快點吧。
甲 (唱)聽我把,詳細的情況跟您說分明。
乙 快說吧!
甲 您要的車票可不好搞,軟座硬座全都賣完了。
乙 那怎么辦呀?
甲 還有一張一等座,價格太高怕您接受不了。
乙 一等座我也要,快給我留下!
甲 (唱)好哇,好哇,實在的好……(西河托腔)買上車票您樂陶陶,拎著那各樣的年貨,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干鮮果品、營養大餐,回家探望您那老年高……
乙 能急死我,快點吧!
甲 (看電腦屏幕,哭腔)哎呀,哎呀,老天爺呀……
乙 又怎么了?
甲 叫兄長,我的大哥,媽的媽,我的姥姥,有一件重要的事我可沒想到……
乙 到底怎么了?
甲 (唱)火車已經開走了……
乙 別唱了!
點評:
歷來認為,不會說相聲就寫不了或寫不好相聲。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相聲演員韓云飛是天津相聲名家侯長喜先生的得意高徒,他會說相聲,也會寫相聲。《跨界曲藝人》就是前不久為某個晚會定向創作的。因為在創作時就已經選好演員,所以這篇作品是為演員量身定制的。作者本身就是演員,因此對于作品在舞臺上的呈現效果以及二度創作有著較好的把握,演員之間的捧逗關系既輕松又嚴謹。
《跨界曲藝人》是一段中規中矩的相聲作品。一方面,“子母哏”“貫口”“倒口”“柳活”等諸多方式給演員留出了充足的展示空間。逗哏演員如魚得水,發揮了說、學、逗、唱的基本功,通過學演河南墜子、西河大鼓、評書等曲藝形式,輕松幽默地勾畫出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職業—“高鐵人”的感人形象。由于作者有多年的舞臺經驗,所以在技巧運用上作者駕輕就熟,很好地表現了高鐵職工日常工作中的艱辛與奮斗精神。另一方面,作者目光敏銳地抓住了我國“十四五”期間的重點發展方向—“新基建”。通過“可穿戴智能設備”“5G網絡”“智能充電系統”“超級高速鐵路”等新鮮事物的普及,二人想象勾勒出了“高科技”進入尋常百姓生活的點滴。作者通過巧妙的語言組織,有趣的包袱設計,將這些前沿科技內容用相聲的手段加以呈現,雖然篇幅有限,但我國科技高速發展態勢由此可見一斑。
何沄偉、韓云飛二位合作多年,配合相得益彰。首演此段時,我恰逢在場。相聲有句話叫“一柳三火”,唱又是沄偉的強項,所以當時的劇場效果相當熱烈。這一段為晚會“趕”出來的作品,倘能在今后持續打磨拆洗,反復演出,一定可以成為一段相聲中的“保留節目”。
(點評人:北京曲協名譽副主席、曲藝作家 崔琦)(責任編輯/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