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領導干部。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加強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作出全面規范,是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監督干部的長遠之舉、根本之策。領導干部要學好《規定》精神,嚴格執行不走樣,使之成為廉潔從政的緊箍咒,秉公用權的護身符,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家事牽國事,家風連政風。從近年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來看,部分領導干部利用手中職權,支持和庇護親屬子女經商辦企業的“一家兩制”、官商一體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領域還不同程度存在,成為官商勾結、錢權交易和不當利益輸送的一個比較突出的豁口。有的“靠山吃山”,為親屬經商“開綠燈”,讓家屬在自己管轄業務范圍內經商辦企業,毫不顧忌“瓜田李下”;有的違規參與經營“影子公司”,當“影子股東”,明面宣布退出了,實際是換個方式轉入“地下”,搞利益輸送、權力變現;甚至還存在“官到哪兒,親屬和朋友的生意就做到哪兒”等咄咄怪事……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和營商環境,破壞社會公平正義,敗壞黨風政風,令社會深惡痛絕。
在當下的市場運行中,權力仍有較強的干預能力。《規定》對癥施藥,旨在通過常態化、長效化“打掃庭院”,將監督關口前移,從源頭上切斷潛在利益輸送鏈,這是防范領導干部“后院起火”,不斷凈化黨風政風的關鍵一招。權力姓“公”不姓“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群眾賦予的;自己所處的崗位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的。在為誰用權、為誰謀利這個根本問題上,領導干部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根脈要守住,根本不能丟,任何時候,黨紀國法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如果家風不正,過不了親情關,特別是家屬子女關,不僅自身家道中落,而且危害社會。事實證明,領導干部是“關鍵少數”,其家風家教不僅關系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而且關系一個地方、一個領域、一個單位的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法治社會,有權不能任性,把公權力變成“私人訂制”,只會走上不歸路。
為政貴有恒,治國先治吏。 身為領導干部,必須看深一層、看遠一點,算大賬、算總賬,頭腦清醒不糊涂、秉公用權不存私,自覺遠離“家屬腐敗”。如果規矩不立、家風不嚴,任由親屬子女胡鬧,最終必傷自身、必害家庭、必損國家,不可不慎。如果愛親屬子女愛到沒有原則、肆意放縱,那不是真愛,而是禍害。權力意味著責任,職位越高、權力越大,就越要有敬畏之心,越要嚴于律己、嚴于律家。干部任職有期限,懲治腐敗無時限。不管是誰,不管身在一線還是退休離職,只要伸過不該伸的手,拿過不該拿的錢,做過不該做的事,終將付出應有的代價。
一個人立什么樣的心、修什么樣的德、走什么樣的道,既體現初心和選擇,也彰顯胸懷和境界。帶頭抓好家教家風建設、管好家屬子女,是對領導干部的嚴格要求、基本要求,必須交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答卷。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只有以身作則,嚴格約束家人,不行不義之舉,不謀不義之財,才能行得端、走得正,行得穩、走得遠,持續營造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如此,自己也才能脊梁挺拔、正氣充盈,擁有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