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區是江蘇省宿遷市的座下區、主城區,3000年歷史悠久璀璨,以蘇北大鼓、蘇北琴書為代表的曲藝文化生生不息,素有“琴鼓之鄉”的美名。2018年被授予“中國曲藝之鄉”,2021年江蘇省琴書大鼓藝術委員會落戶宿城,蘇北大鼓獲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探索走出了一條曲藝守正創新的發展之路。
以曲藝為代表的文化軟實力正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凝聚力,雖然初來微小,但是后勁十足。一是“曲藝+大平臺”優化營商環境。近幾年,在中國曲協、省曲協以及《曲藝》雜志社的指導、幫助和深度合作下,先后承辦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系列活動和頒獎儀式、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等國家級、省級高層次活動8次,用大平臺推廣“中國酒都、項王故里、水韻名城”城市品牌,用曲藝賦能優化營商環境,為文藝、文化乃至更廣闊的區域合作提供了好的樣本。二是“曲藝+微演藝”激活夜間經濟。結合“酒都不打烊”夜經濟品牌塑造、文旅消費品牌創建,在核心商圈常態化開展曲藝夜間街頭微演藝活動,月上柳梢頭,戲約黃昏后,聚人氣,更接地氣,助力宿城區寶龍金鷹街區創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古黃河濱水休閑街區創成省級旅游休閑街區。三是“曲藝+直播秀”實現流量變現。搭乘互聯網東風,培育曲藝新媒體IP,實現曲藝傳承的與時俱進,讓曲藝既“養家糊口”更“家喻戶曉”。以國家級蘇北大鼓代表性傳承人牛崇祥為例,在抖音直播平臺已經收獲近6萬粉絲。
切實扛起文藝與時代同行、為人民抒情的使命,讓文藝演出好戲連臺,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一是主旋律高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謳歌建黨百年、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曲隨時代已成為工作主脈絡。圍繞宿城區紅色文化“一號題材”的朱瑞將軍及其妻子先后為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故事,打磨提升的曲藝作品激勵著全體宿城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二是身邊事入題。以弘揚時代新風、助力疫情防控、和睦親鄰友善等與百姓日常生活的關切為切入點,以身邊好人好事為素材,用大鼓、琴書、快板、相聲等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宿城故事,曲藝為民已成為工作主基調。以全國道德模范王愛東為原型編創的蘇北大鼓作品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三是多渠道惠民。持續擦亮“周末書場”“琴鼓村村行”等曲藝惠民品牌,讓曲藝深入田間地頭、把歡笑送到千家萬戶,年均開展文化惠民活動2000余場,“周末書場”榮獲江蘇省群眾文化“百千萬”工程優秀活動品牌,“琴鼓村村行”理論潤萬家志愿服務項目獲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評為第六屆交流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優秀項目,獲全市范圍內推廣;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專題調研宿城區“鄉村書場”建設,給予充分肯定,曲藝惠民已成為工作主打歌。
全區廣大曲藝工作者用熱愛、執著、堅守傳承發展曲藝藝術,堅持內容為王、推陳出新、勇攀高峰,與宿遷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共建“傳統文化藝術研究院”;蘇北琴書、蘇北大鼓活態保護與傳承入選江蘇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近5年來,總計有近40部曲藝作品榮獲國家級、省級大獎,宿城區本土文藝作品正走出宿遷,走向全國。2020年蘇北大鼓《高飛的風箏》、蘇北琴書《血奶》獲第十四屆省“五星工程獎”,《偷杏》《驕陽頌》獲國家“牡丹獎”提名獎。2021年,蘇北琴書《血奶》入選全國和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場”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蘇北大鼓《紅色墜胡》入選第五屆江蘇省文華獎表演獎,榮獲江蘇省第九屆文藝大獎.曲藝獎的文學獎等獎項。2022年,蘇北琴書《烽火情》、蘇北大鼓《紅色老酒》獲省第十五屆五星工程獎,宿城區文化館曲藝工作者戈娟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
接下來,我們將深化和《曲藝》雜志社的合作,和各位同人一起,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曲藝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作者:江蘇宿遷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