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柳靜 李開亮
(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寧波中醫(yī)院口腔科,浙江 寧波 315012;2寧波口腔醫(yī)院口腔科)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多見病和常見病,病程較長,且容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身心健康〔1〕。根管治療是慢性根尖周炎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其原理主要通過化學和機械方法將根管內(nèi)的大部分感染物取出,且經(jīng)充填根管、封閉冠部,避免促進已發(fā)生的根尖周病變的愈合或避免根尖周病〔2,3〕。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需具有良好的形態(tài)穩(wěn)定性、邊緣密閉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抗菌能力和誘導骨修復能力〔4,5〕。根管治療的成功關(guān)鍵在于根管的封閉性,而其中根管封閉劑的性能與根管封閉關(guān)系緊密,不同根管封閉劑差異較大〔6,7〕。本文旨在探討不同糊劑在老年扁形根管根尖封閉。
1.1一般資料 選擇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寧波中醫(yī)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老年慢性根尖炎接受扁形根管根尖封閉治療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iRoot SP糊劑組與AH plus糊劑組各50例。iRoot SP糊劑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1~74歲,平均(67.81±4.73)歲;體重指數(shù)18~27 kg/m2,平均(23.14±1.63)kg/m2。AH plus糊劑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61~75歲,平均(67.56±4.21)歲;體重指數(shù)17~29 kg/m2,平均(23.25±1.89)kg/m2。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1)患牙松動度<Ⅱ°,且患者根尖周陰影直徑<5 mm;(2)均為單顆患牙;(3)患者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4)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伴其他口腔疾病或慢性根尖炎急性發(fā)作;(2)合并全身系統(tǒng)疾病者;(3)合并急慢性感染者;(4)近3個月內(nèi)應用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者;(5)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
1.2方法 兩組常規(guī)開髓,將髓蓋揭開,對根管長度進行測量,根管預備過程中交替使用3%過氧化氫及0.9%生理鹽水沖洗,根管預備完成后,應用氫氧化鈣糊劑,采用玻璃離子將開髓孔封閉,患者無叩痛后進行根管充填。iRoot SP糊劑組:使用iRoot SP糊劑作為根管封閉劑充填;AH plus糊劑組:使用AH plus糊劑作為根管封閉劑充填。根管充填完畢后,行常規(guī)X線檢查,確認根管封閉、充填恰當。口腔科對根管治療結(jié)束后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和定期回訪。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術(shù)后48 h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無痛為0分,重度疼痛為10分;(2)觀察兩組疼痛消失時間;(3)觀察兩組術(shù)后6個月滿意度,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療效評估 術(shù)后6個月評估療效,以患者根尖區(qū)無低密度影,且患者咀嚼正常及無自覺癥狀為成功;以患者原有根尖周低密度影縮小,且患者咀嚼功能正常及患者基本無自發(fā)癥狀為進步;以患者根尖陰影擴大,且患者有自覺癥狀為無效。以成功率+進步率=總有效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25.0軟件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術(shù)后48 h疼痛情況比較 iRoot SP糊劑組術(shù)后48 h無痛43例(86.00%),輕度疼痛6例(12.00%),重度疼痛1例(2.00%);AH plus糊劑組術(shù)后48 h無痛34例(68.00%),輕度疼痛12例(24.00%),重度疼痛4例(8.00%)。iRoot SP糊劑組術(shù)后48 h無痛明顯多于AH plus糊劑組(χ2=4.574,P=0.033)。
2.2兩組疼痛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iRoot SP糊劑組疼痛癥狀消失時間〔(12.00±2.97)h〕明顯短于AH plus糊劑組〔(22.00±3.01)h;t=25.016,P<0.001〕。
2.3兩組滿意度比較 iRoot SP糊劑組術(shù)后6個月滿意40例(80.00%),一般滿意8例(16.00%),不滿意2例(4.00%);AH plus糊劑組術(shù)后6個月滿意33例(66.00%),一般滿意7例(14.00%),不滿意10例(20.00%)。iRoot SP糊劑組總滿意率高于AH plus糊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61,P=0.014)。
2.4兩組療效比較 iRoot SP糊劑組術(shù)后6個月成功41例(82.00%),進步8例(16.00%),失敗1例(2.00%);AH plus糊劑組術(shù)后6個月成功36例(72.00%),進步5例(10.00%),失敗9例(18.00%)。iRoot SP糊劑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H plus糊劑組(χ2=7.111,P=0.008)。
慢性根尖周炎主要是指根管內(nèi)因長期病原刺激及感染并存,且存在根尖周圍組織慢性炎性反應,其中以炎性肉芽組織形成及牙槽骨破壞為主要表現(xiàn)〔8~12〕。及時有效的治療慢性根尖周炎方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以根管治療術(shù)作為最有效的慢性根尖周病方法,該方法主要通過將根管內(nèi)炎性牙髓組織和感染壞死物質(zhì)徹底清除,成形根管,三維封閉根管,然后將病原刺激物切斷進入根尖周組織,從而達到感染控制的目的,以此不僅能夠促進根尖周病變的愈合,同時還能夠避免出現(xiàn)根尖周病〔13,14〕。根管治療術(shù)中最關(guān)鍵的步驟是根管填充,而其中根管封閉劑的選擇對根管封閉的嚴密作用尤為關(guān)鍵,但目前尚無理想根管充填糊劑的水平〔15〕。而其中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要求充填治療后,可嚴密充填根管的各個縫隙,避免細菌自冠方再次感染。而獲得充填材料的流動-壓縮性能及充填技術(shù)是根管充填材料的核心要求。
AH plus是一種環(huán)氧化物樹脂類根充糊劑,封閉性良好,凝固后不收縮,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無刺激性,具有優(yōu)越的X光阻礙性及一定的抗菌性〔16,17〕。同時,AH plus糊劑具有很好的長期密封特性和空間封閉性〔18〕。基于以上特點,AH plus糊劑成為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根管封閉劑。但因AH plus糊劑作為根管封閉劑的膨脹性,其中4 w內(nèi)膨脹率達0.4%左右,故而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19〕。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開始探索新型生物陶瓷類材料,而iRoot SP糊劑成為研究熱點〔20〕。iRoot SP糊劑使用時無須調(diào)制,將其直接注入根管內(nèi),故而使用極為方便,且具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學穩(wěn)定性、優(yōu)越封閉性、高X光阻礙性及抗菌性〔21~24〕。本研究表明,iRoot SP糊劑可明顯緩解疼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iRoot SP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生物活性、高效的封閉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故而可有效減輕根尖周組織炎癥反應造成的疼痛。此外,本研究表明,iRoot SP糊劑可提高滿意度,臨床療效良好。
綜上,iRoot SP糊劑在老年扁形根管封閉中效果優(yōu)于AH plus糊劑,可明顯緩解疼痛,且生物相容性好,遠期療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