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趙雅麗
越南的菠蘿蜜干、馬來西亞的榴蓮酥、泰國的芒果干、文萊的蝦片等東盟國家特色食品,從田間地頭的原材料到擺放在超市的貨架售賣,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以下簡稱食包)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食包制造業也是中國和東盟合作的重要行業之一。
一直以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都是中國食包企業掘金東盟的便捷通道,每年東博會都會設置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展區(以下簡稱食包展區),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食包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讓中國“深加工、精包裝”牽手東盟,受到雙方食包企業的廣泛歡迎。
大多數東盟國家以農業為主,物產豐富,品種多樣。而隨著農產品、食品出口的激增、休閑食品市場的持續擴大、外賣餐飲業的迅速發展,東盟國家逐漸開始將食品工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對提高食品加工技術和優化包裝質量的需求不斷擴大。據了解,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等東盟國家已經把發展食品工業列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
以泰國為例,泰國駐華大使館經濟投資促進辦公室公使銜參贊婉塔娜·塔丹曾表示,泰國擁有約9000 家食品加工公司,是罐裝金槍魚、冷凍海鮮、蝦和雞肉等加工食品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政府將食品工業列為“泰國4.0”經濟增長引擎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數東盟國家的食品加工業水平相對滯后、規模小,生產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其對進口包裝材料、包裝設備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長,尤其是在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的背景下,顯得格外迫切。
實際上,中國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制造業與東盟食品加工互補性很強,市場潛力巨大。

01/第19 屆東博會上的水稻種植機器(攝影:趙雅麗)

02/泰國將食品工業列為“泰國4.0”經濟增長引擎之一。圖為泰國叻武里府納隆薩創立的椰子公司內,工人正在對椰子進行初步加工(圖源:新華社)
中國在食品加工包裝機械方面的成本優勢是歐美發達國家不能相比的。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與發展,機械行業的進出口關稅大幅降低,中國食包企業出口東盟可以享受零關稅政策,大大降低了出口成本,從中憑借較低的價格同其他國家產品競爭。加之中國與東盟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得東盟從中國進口食包產品也能以最短時間收貨,同時保證售后服務。
和東盟國家比較也具有技術上的優勢。中國食包企業普遍規模大、科技實力雄厚,在智能化、數字化方面遙遙領先東盟,例如自動化包裝技術有利于降低勞動力成本。因此,高性價比、質優價廉的中國食包產品恰好滿足東盟國家市場需求,讓其“心動不已”。
目前,東盟國家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加工機械和包裝設備主要為飲料加工機械、食品切碎攪拌設備、真空包裝機等。我們可以看到,東盟的農副產品、果蔬食品從田間地頭到超市的“供應鏈”,中國的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東盟食品深加工產業加快升級也為中國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登陸”東盟創造了廣闊的市場機遇。
在東博會,每年都有這樣一個展區,看似不起眼,實則暗藏巨大商機,那就是食包展區。走進食包展區,來自各地的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設備企業展示著各自獨特的產品,可愛的寵物糧包裝、炫酷的水稻種植器、智能的自動包裝機……為廣大中國—東盟乃至全球采購商提供了一場群英薈萃的“盛宴”,也為食包企業開展合作搭起了橋梁。
第16 屆東博會中的食包展區共設置展位190 個,吸引了東盟國家和國內97 家企業參展,企業重復參展率達51%,知名企業參展率超過26%。不少知名企業通過東博會平臺掘金東盟乃至全球市場獲得成功,對東博會及食包展區贊賞有加。
柬埔寨商人圖克算的上是東博會上的“常客”。在他的第一期廠房成立后,便來到東博會采購食品包裝設備。第16 屆東博會他再一次來為新擴建的廠房尋找合適的設備。“中國供應商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感到非常安心。”圖克說。
在第18 屆東博會食品加工及智能包裝機械設備推介會上,來自中國、越南、緬甸等國家的77 位采購商到場進行一對一洽談,共有63家企業配對成功,現場簽約金額達1000 萬元人民幣,意向成交額達2000 萬元人民幣。其中,福建團組參展企業之一,金翔食品機械設備技術有限公司連續4 年參展東博會,其性價比較高的各類小型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產品,深受境內外采購商歡迎。該企業負責人祝挺挺表示:“展會第一天,泰國、文萊、越南的采購商就對公司的產品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廣東、廣西采購商紛紛前來咨詢,意向成交金額達人民幣100 多萬元。”
越南食品龍頭企業達巴科(Dabaco)是東博會的“大贏家”之一,“在中國購買的食包機械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為我們企業生產帶來了便利,節省了不少資金”。其負責人認為東博會上展出的食包產品豐富多彩,讓采購商有多種對比和選擇,人性化和量身定制的貼心服務讓越南企業很滿意。
2022 年1 月1 日,RCEP 正式生效實施,東盟國家進口關稅降低,進口成本更低,為中國食包出口東盟國家帶來新機遇,行業合作將迎來長期利好。第19 屆東博會也同樣集中展示符合東盟國家市場需求的食品加工、包裝、通用機械、包裝材料等,吸引了河北金達科技、河北蔚思機械、任丘東旺機械、武漢華工激光等行業名企參展,助力企業搶抓商機。

01/第19 屆東博會食品加工及包裝設備展區(圖源:東博會官網)

02/第19 屆東博會上廣州齊裕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展位(攝影:趙雅麗)
在促進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質增效的基礎上,東博會功能正在從服務“10+1”向服務RCEP 拓展。未來,東博會將釋放出更大更強更多的市場機會,在RCEP 生效實施帶來的各種利好之下,中國食包企業又能在哪些方面加強與東盟的合作?
一方面,在物聯網時代環境影響下,食包制造業升級換代,逐步向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智能制造智慧生產模式,將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新亮點。
因此,對于中國食包企業而言,可以加大在智能化領域的設計,例如,無人包裝、智能系統等,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進一步完善包裝設備產品序列,以滿足下游行業和領域的需求,助力中國“智造”秀出品牌優勢與實力,進一步開拓東盟甚至其他RCEP 成員國市場。
此外,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區域貿易處副處長馬建蕾表示,中國食包企業可以利用RCEP 項下東盟方面農業服務投資市場擴大準入的機遇,開展食品技術和裝備領域合作;還可以在RCEP 區域內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利用東盟低成本的勞動力、豐富的農業資源,中國成熟的食品加工技術,開展跨國食品產業鏈合作,合力開發RCEP 統一大市場,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
另一方面,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在如今這個注重“顏值”的時代,食品包裝設計也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一環。如何讓消費者“一見鐘情”?打造中國—東盟工業設計的共同語言是廣西柳州的新嘗試。連續在柳州舉辦了4 屆的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以下簡稱工業設計論壇)和2 屆的“金紫荊杯”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為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設計與產業、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個互利共贏的平臺。2022 年的大賽更是以“新自貿、新設計、新未來”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擴大與RCEP 成員國的工業設計合作交流,持續提升中國—東盟工業設計活動品牌影響力。這對于食包企業而言,或許也是一條加速“走進”東盟的路,可以借此契機在包裝設計領域與東盟食品加工業達成長期合作。
年年商機無限,歲歲精彩有約。相信在種種機遇的加持下,中國的“深加工、精包裝”將不斷展現自身魅力,借力而為,與東盟共同開拓無盡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