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作為南開大學通識選修課《醫藥前沿與挑戰》的重磅嘉賓,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院士給南開學子和“線上旁聽生”們上了一堂“網課”。
鐘南山院士圍繞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才創新及其素質培養等話題與青年學子展開交流。整場公開課干貨滿滿,全網點贊數接近60萬,原定100分鐘的課程最終延長到125分鐘。86歲的鐘院士始終思路清晰,妙語不斷。談到戰疫關鍵問題,他說:“在人與病毒的斗爭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指出:“新冠肺炎的關鍵問題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傳播和病死率。”
1936年,鐘南山出生于一個醫生世家,父親鐘世藩是中國著名兒科專家,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1955年,19歲的鐘南山考入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比起醫學,他的體育成績更為突出。大三那年,鐘南山作為運動生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獲得400米跑第一名,還在1958年8月首屆全運會的測試賽中打破當時400米欄全國紀錄。但比賽后,他拒絕了北京體委的邀請,留校從事放射醫學教學。
鐘南山回憶說:“我上大學時做師資,從事新專業,后來搞放射生物化學,一直都服從分配,從來都是標兵、先進。所以,從1960年到1971年,整整11年我都沒做醫生。做醫生是我的愿望,但不是我所能選擇的。”1971年,鐘南山在妻子李少芬的幫助下,來到廣州第四人民醫院(現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了一名醫生。此后,鐘南山一邊實踐、一邊科研,于1979年至1981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中國呼吸科的代表人物。
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是從醫31年、已經67歲的鐘南山人生眾多轉折里最具傳奇色彩的一筆。
在疫情最先蔓延的廣東,作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呼吸科的代表人物,原本只在行業內享有盛名的鐘南山被推到了臺前。
在這次嚴重的危機中,鐘南山主張及時公開披露準確的信息,并拿出有依據的治療措施,迅速成了抗擊“非典”的“領頭人”。他的每一句發言都能占據媒體醒目的版面,他的一舉一動成了“非典”疫情的風向標。他被貼上“敢說真話”的標簽,同時也成了“非典”時期醫療工作者的最佳代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鐘南山再一次投身疫情一線,面對白巖松的提問,第一個指出新冠肺炎“肯定人傳人”。從2020年1月至今,他與他的團隊一直在攻克新冠肺炎相關的難題,為中國和全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他的生活比從前更忙碌了,甚至不得不停下了看診與查房。多年來,他一直致力于重大呼吸道傳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預防與治療,相關工作因疫情推遲了一年,2021年終于恢復開展。
鐘南山今年86歲,早過了退休年齡,但從未停下。他已經很多年沒休息過。“我有周六和周日,但我要干活。”他說。不論身兼多少職務,獲得多少榮譽,鐘南山總會不斷重復一句話:“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此次為南開學子上網課,鐘南山除了就新冠肺炎疫情和科研等重大話題,對學子們諄諄教誨,還“大方”地在屏幕上亮出自己的健身照,強調“科學家要鍛煉”,勉勵大家“我的健康我做主”。
在課堂的最后,鐘南山院士對青年學子提出了他的期待:“希望同學們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你們不但有理想,而且有夢想;不但有要求,而且有追求;不但有志氣,而且要爭氣;不但有熱情,而且有激情。”(輯/青蟲,資料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南方人物周刊》《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