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留洋 中建七局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
高 文 中建七局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裝飾設計行業也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現階段,建筑裝飾設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為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創造舒適、安全且美觀的居住環境,除了要利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手段外,還應當嵌入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將現代建筑裝飾和傳統建筑裝飾相結合,以充分表達我國傳統藝術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展現出中華文化內涵。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設計,從各方面系統化管理,采取科學的設計手段,才能保障建筑裝飾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類型主要有以下3 種。
一種是文字元素。我國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歷經上下五千年,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它是一種記錄符號,在形體上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從本質體系上來說仍然是表意文字,集合了形象、聲音和辭義。在進行建筑裝飾設計的時候,使用文字能夠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傳達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說,用古代書法字來裝飾現代建筑,彰顯我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表現出深廣的藝術意境。
另一種是裝飾圖案元素。我國傳統裝飾圖案的發展也有著較長的歷史,從青銅時代的青銅器裝飾圖案,到后來各朝各代的裝飾圖案,每一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融合了當時的宗教元素,展現當地的民俗風情。這些圖案不僅蘊含了豐厚的文化內涵,也是一種獨特審美的展示,具有極強的藝術張力,能夠刺激人們的視覺[1]。
再一種是色彩元素。我國對色彩的理解有著自己獨特的認知,不同的色彩變幻體現了不同的意蘊。金色和銀色是我國色彩裝飾中使用較多的顏色,也帶有著強烈的民族色彩。傳統色彩元素具有表現性和裝飾性,指的是其在形式上有著一定的美感,能夠調動人們的想象力,而且能夠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使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傳統紋樣也是傳統建筑裝飾元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傳統裝飾紋樣主要分為抽象紋樣和具象紋樣兩種。抽象紋樣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限制比較少,能夠予以人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有著極好的藝術感。而具象紋樣是通過觀察具體事物而創造的圖案紋樣,其能夠美化事物形態。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圖案的裝飾來提升建筑物的立體感,展現出優美的線條。傳統裝飾紋樣是對事物的描述,也是對美好寓意的向往,可通過深層次了解傳統紋樣,理解其所代表的寓意,并合理應用于建筑裝飾設計中,以提高建筑裝飾設計水平。
傳統建筑雕塑工藝主要分為3 種,一種是木雕,一種是石雕,另一種則是磚雕。木雕是利用木材來進行加工,通過圓雕和浮雕等工藝來展現建筑物的獨特性,常見于建筑物的梁、柱、坊等部位,呈現出華貴、典雅質感。石雕是在石器上雕刻不同的圖案與形象,常見的有石獅等,常用于臺階的裝飾中。磚雕則主要是雕刻花、鳥等自然景色,常見于墓室、寺廟裝飾中。
若從建筑部位裝飾角度,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種類分為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屋頂裝飾。在傳統建筑中,屋頂的外形和裝飾彰顯了屋主的身份,因此在設計屋頂外形的時候,有豐富的形式可供選擇,一般選擇體積龐大的特定圖案,在構造連接部位則會帶一些吻獸,或是使用精美瓦片來進行裝飾。常見的屋頂裝飾有硬山頂、卷棚頂以及歇山頂等。第二種是斗拱裝飾。指的是橫梁、立柱交接部位的裝飾,其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美化裝飾作用。第三種是門窗裝飾。門窗裝飾設計種類較為豐富,有著極高的美學價值,帶有一定的藝術感,傳統門窗主要以木質材料為主,通過雕刻、窗花以及繪畫等方式來進行裝飾。四是華表、臺基、牌坊等。這些屬于傳統建筑裝飾中的襯托性裝飾元素,能夠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建筑裝飾設計水平。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嵌入我國建筑裝飾元素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
我國傳統建筑元素是傳統文化的體現,將傳統文化運用于建筑裝飾設計中能夠大大提升建筑物的美觀,強化建筑物的裝飾美感,滿足人們的視覺滿足。與此同時也能夠彰顯建筑物的氣質,使之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比如說,中國結作為我國傳統元素之一,其最先以手工編織為主,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開始用機械加工生產來代替手工編織,其立體感得到保障,也可以在短時間內保證產量,將其應用于建筑裝飾設計中有著不錯的裝飾效果。此外,抽象元素也能夠提升建筑物的裝飾美感,比如說在許多傳統建筑物中,屏風類裝飾物的使用較為頻繁,其能夠改變室內的格局。以此思路展開,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同樣可以利用相隨元素或是其他裝飾物來進行呈現,如現代卷簾和拉門等,都能帶來不錯的視覺效果,提高建筑物的裝飾美感。
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類型較為豐富,含有極高的裝飾價值,不僅能夠提高建筑物的美觀性,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可強化建筑物的內涵。這是因為大多數傳統建筑裝飾元素都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涵,有著極好的象征意義。比如說中國結象征團圓、平安,常被放置于廳堂中的古董架中,或是放置于書房,用于提升室內的文化內涵。建筑裝飾文化內涵豐富,其可以通過不同裝飾元素的搭配來展示不同的文化內涵,提升建筑裝飾設計水平。
我國文化傳承豐富具有多樣性,相較于文字傳承來說,通過實物來進行文化傳達能夠保證文化的直觀可見,充分展示所代表的文化價值。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嵌入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要避免千篇一律,應當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和造型特點來進行精心設計,如在設計某中醫院建筑的時候,可以在外觀上進行仿古風格設計,多使用一些傳統建筑的玻璃瓦元素,以美化醫院外觀,傳承傳統文化。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試圖嵌入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并非易事,如若只是單純地將兩者拼接在一起,不但無法突出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特點,還會影響整個設計的美觀性。現代設計和傳統設計有著相通之處,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為充分應用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就必須在現代建筑結構的基礎上靈活引用,做好兩者之間的銜接工作,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進行有限延伸,指的是在進行建筑裝飾設計的時候,可基于原有的平面布局進行細節裝飾,深度挖掘傳統建筑裝飾元素,提取出適合的元素符號進行創作,以表達出設計人員的意圖和思想。
二是可加強對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再開發,指的是在進行建筑裝飾設計的時候,深度挖掘傳統建筑裝飾的設計風格,對其元素進行重構,融入新的現代裝飾手法,基于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體現新的傳承[2]。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嵌入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應當采取以下設計手法。
3.2.1 集中融入方式
將傳統建筑裝飾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用獨立的形式融入到裝飾設計中。比如說,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直接在其門口設置一對石獅,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直接引用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來打造中式風格,比如有效應用木質元素。
3.2.2 碎片式融入方式
選取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一部分,將其和現代裝飾設計元素相結合。使用較多的是傳統的建筑裝飾材料或是文化符號。比如說,在室內裝飾過程中,會選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元素來進行裝飾,將其用作窗簾和桌布等。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部分使用傳統的建筑材料,以木質材料為主。這種融入方式相較于集中融入來說更為靈活,能夠根據人們的喜好來進行相應調節,而且有利于增強建筑裝飾設計的層次感,傳達特殊信息[3]。
3.2.3 特殊融入方式
在進行建筑裝飾設計的時候,應滿足特殊目的而融入我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在設計博物館和展廳的時候便會用到這種方式,如體現三國文化的博物館,在風格設計上就偏向于古代風格,可將三國時代的裝飾元素運用其中。
在建筑裝飾設計過程中,可直接使用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傳統建筑裝飾元素類型豐富,而且屬于民族資源,將其應用于建筑裝飾設計中不僅能夠提高設計的文化內涵,還有利于提升建筑整體的美觀性。不同的傳統建筑裝飾元素都有著其不同的象征意義,如“龍”被看作是吉祥、神圣之物;“鳳凰”被稱之為神鳥,象征著美好、和平;“魚紋”則被人們賦予了人情味,常被刻于陶瓷等工藝品中。建筑裝飾設計也應當對這些傳統裝飾元素進行深入挖掘,通過現代化設計手法將其直接應用于建筑裝飾中,以表達其蘊含的美好意義。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在裝飾設計中使用,需要判斷哪些部位可直接應用,先進行篩選,但要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完全套用傳統裝飾元素,而忽視了建筑裝飾設計的整體性,要將傳統形象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做好銜接工作,否則難以體現出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應用效果[4]。比如說,在進行園林建筑裝飾設計或是一些寺廟建筑設計的時候,便可以直接引用傳統建筑裝飾元素,以營造整體的復古效果。
相較于直接引用傳統建筑裝飾元素,提取重構這種方式更為復雜,其更考驗建筑裝設計人員的設計能力,要求設計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并有著不俗的審美觀。這是因為在建筑裝飾設計中提取重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要求設計人員熟悉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并充分掌握現代建筑裝飾設計手法,通過科學的藝術手段基于傳統建筑元素的造型、圖案以及顏色等來進行現代化創作,打造出更符合當前人們審美價值的裝飾品,旨在有效結合現代建筑裝飾和傳統建筑裝飾[5]。在實施提取重構這種方式的時候,應當注意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要基于建筑裝飾設計的整體風格,從傳統建筑裝飾資源庫中挑選出適宜的元素,然后再用現代藝術手法來進行重構,而不是簡單地拼接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另一方面是在重構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時候設計人員必須深入研究原圖案的特征與內涵,了解其組合形式,然后基于現代審美對其進行再創作,但要保留其藝術內涵,不可損壞獨立性。比如說,在現代建筑裝飾設計中,采用了斗拱設計方式,以便于營造錯落之感,避免建筑物無層次,太過于呆板。這種設計方式帶有一定的文化氣息,其利用了傳統建筑裝飾元素,只是將其元素進行拆分、重組后再利用,未保留其傳統的裝飾形式,而是將其和現代設計相結合,使之滿足現代審美觀。
總而言之,在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傳統建筑裝飾元素的作用,基于整體風格設計來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運用,將現代建筑設計手段和傳統建筑裝飾元素有效結合,以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現代建筑裝飾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