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君,周 杰,余小平,張 欣
(石河子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方法的指導下,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每個環節,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化課程體系[1]。
國內外關于課程思政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國內學者在課程思政實施需要,課程思政實施理念和課程思政實施的行動路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對于各類專業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研究,諸多學者基于單一的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設計,進行了微觀層面的探討和研究[2]。國外理論界從義務教育、大眾權利、道德教育、國民精神教育的層面進行相應的研究,也把這些教育和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結合起來。美國高校的道德教育不只局限在公民教育課程中,還把其滲透到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當中,學校的專業課都滲透著德育思想。德國高校在道德教育的目標上具有個人主義宗教色彩,服務于資產階級的利益,教育以人性原則為主的自由、平等、博愛等價值觀。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遵循《共同價值觀白皮書》,強調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注意培養公民的國家歸屬感。
《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主要從思政元素提煉、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課程思政育人設計-實施-成效-不足體系研究、OBE+思政融合等方面展開。學者們對思政元素提煉分別從工匠精神、敬業求精、職業素養等方面展開[3]。在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中分別從教學目標、課程思政目標,課程思政素材等方面進行設計,在課程教學中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第一是做好課程融合,實現潤物細無聲,第二是強化師資體系培訓提升課程質量,第三是開展多樣化課程,思政專業活動,培養專業人才的人文素養。課程思政的體系結構研究,提出了育人設計—實施—成效—不足的體系結構[5]和融入課程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環節的體系結構形成課程教學育人育才的協同效應[4]。與此同時,學者們提出了OBE與思政融合的理念。
《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不僅能夠滿足“三全育人”的要求,還有助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和發展為我國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供了根本保障,在當前課程思政改革趨勢下,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的探索既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又具有深厚的現實意義。
依據“嵌入式—支撐式—補充式”結合的課程思政教學路徑,分析《Java程序設計》培育人才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推進其課程思政的建設,探尋適應本課程的課程思政突破口。嵌入式課程思政教學路徑,將《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元素嵌入課程大綱、教學、考核等所有環節,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融合的嵌入式課程思政育人,該路徑適合理論知識的講解。支撐式課程思政教學路徑,指《Java程序設計》課程內容中的專業實踐內容,通過開放學科實驗室平臺等硬性學術資源和教師科研項目等軟性學術資源來支撐專論內容的課程思政教學。補充式課程思政教學路徑,指《Java程序設計》課程內容中的專業領域基礎知識,通過聯動軟件產業界及國內外行業專家資源和行業的實踐資源來補充專論課程思政教學。
立足教材,以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為基礎。注重《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策略、教學規律、學習策略,不能違背規律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根據課程教學實際,處理好課程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環節,通過開展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注重案例教學滲透,充分發揮《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案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思政元素提煉分別從工匠精神,敬業求精;職業素養,行為合規;團結協作,合作共贏;大國戰略,技術強國;多元互動,媒體融合;黨建平臺,學習強國;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信息助力等方面開展。同時,項目組教師通過集中備課、示范教學、專題培訓等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教師在課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設計水平和講授能力;同時通過榜樣引領、自身示范,以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施加積極的影響,引導他們確定目標、樹立理想、追求卓越。
以成果導向的OBE-CDIO教育理念打破了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科學構建“成果導向”和“項目驅動”的培養體系,以“工程技術研究”和“設計工作實際經驗”為指導目標,注重“實際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實際工程項目穿插于整個課程教學體系,更好地適應現代工程技術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以目標為導向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理念和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構思、設計、實現和運行)模式相得益彰,與新工科的要求不謀而合,體現了系統性、科學性和先進性的統一,代表了教育改革的趨勢。OBE的核心工作是定義預期學習結果、實現預期學習結果和評估學習結果,通過“反向設計”方式,針對培養目標整合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過程。CDIO以產品生命周期為載體,通過每一個教學環節落實產業對能力的要求,滿足產業對工程人才質量的要求。CDIO的核心是將工程畢業生的要求分為知識和能力兩個維度,可概括為基礎知識、個人能力、團隊能力和系統能力4個層面的目標因素。CDIO對于畢業生“素質”這一方面的要求不夠充分,雖然在個人能力層面提及了道德、社會責任、信任和忠誠等要求。為此,將CDIO培養大綱中關于工程畢業生的要求拓展至知識、能力、思政3個維度5個層面的要求。其中,知識指培養大綱中的基礎知識;能力包含個人能力、系統能力和團隊能力;思政包括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法治意識、道德修養、身心健康、審美情趣等內涵要求,遵循2020年5月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于結合專業特點以及不同課程類型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
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是把價值觀引領與知識的傳授和程序應用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始終重視價值觀的引領,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探索包括:(1)完善和充實《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通過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思政元素提煉、教學評價等方面,整合各個教學環節課程思政的協調聯動,針對性地解決課程思政在實施中各環節的問題,促進高校課程改革創新和發展。(2)提高《Java程序設計》課程思政的價值塑造。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思政內容供給。Java程序設計課程在價值塑造方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圍繞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工程規范、正直樂觀、學以致用、挑戰創新、溝通表達、終身學習等方面優化思政內容供給,Java程序設計課程各單元以圍繞項目“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優秀企業”展開,在傳統教材任務式驅動教學的基礎上凸顯單元核心價值目標。(3)為貫徹和落實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行動依據,更好地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作用,實現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構的迫切愿望。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轉型的多元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新挑戰、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新要求都對課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