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景潤,吳東昊*,王占英,陳立偉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液壓與氣壓傳動》這門工科機械類專業基礎課已經歷時20多年,根據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變化的當下,需要工科院校對課程的教學指標始終優化、教學內容不停地豐富、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資源不斷完善、教學團隊不斷壯大,但中心任務容依然是“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教書與育人相融合”的教學理念。將課程思政教育元素與時俱進融入課程教學,并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全面實踐和持續改進。必須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實行進程等各個方面做好課程思政的建立,進一步落實我校“求實進取”的校訓,將學生培養成適宜本地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必需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現代化人才。
在課程初始,引入中國液壓與氣壓傳動方面的發展成就和研究成果,結合本專業以及《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政府的“制造業強國戰略”[1]。讓學生多的了解世界先進技術和我國與國際最先進技術的差距,引導學生建立遠大抱負和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榮耀,進而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1]
經過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內涵,深入挖掘《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構建培養學生唯物主義辯證法思維、基于系統科學與工程思維的課程育人模塊。說明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與系統所包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科學方法論、工程技術以及實踐應用等,構成完整的思維邏輯體系,培育學生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思維和基于系統科學的工程思維。在課堂實施和實踐中,比如第二單元中將基于靜力學和動力學公式成立的條件,切入馬列主義和自然辯證法,培養學生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
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因其難點、重點較多,若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籠統的、不能很好地掌握各個知識點,當然也就不能提高其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本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從而增強學生綜合運動知識的能力。借助于中國大學MOOC(慕課)國家精品課程,通過觀看多個學校的在線視頻課、課后討論以及試卷庫等學習讓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進而深入。與此同時不斷進行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分成員組討論探究式學習,目標是培養出順應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1.4.1 多媒體輔助教學
本門課程抽象而復雜,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與傳統教學相輔助,通過Flash、PPT等動畫演示對各類閥、各個回路的理解會更加直觀、易懂、深刻。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2]。
借助網絡,通過雨教學可以實行小班上課,分配學生分組研討,經過合理分工和有效組織,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意識。教學過程中。每學期學生都加入如在線教學平臺、微信公眾平臺,建立課程討論群組,發布課程信息,發布優秀的網絡講解。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增加了學生、教師的交流,及時為學生的解惑、答疑。
1.4.2 適當使用教具
教具的使用使學生能更加深刻了解結構、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內容。學院購買了各種閥、泵的教具,對難以理解的元件,在課上為學生一一拆裝,還有一伙的學生可以到實驗室進行組裝,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每一個學生增加了學生興趣,并很好地協同合作。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
1.4.3 完善課程評價方式
課程評估中,采用過程性評價、期中考試和期末總評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范圍廣闊,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在線討論、雨課堂測試、傳統課程考勤、授課過程中平時表現、課堂作業、實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力爭做到全過程的動態評價。在夯實專業基礎知識中努力提升實踐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等作為教學考核的主要內容,目的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全方位打造《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課程,形成價值導向明確的學科建設規范,經過五大模塊的研究,編制中一套系統完全的涵蓋豐富思政元素的新型課程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學案例、教學資源庫和網絡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功能,將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融會貫通,教會唯物主義辯證法思維和基于系統科學的工程思維進行學習,培養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