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羚斌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心小學 215100
學習單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輔助工具,是針對學習目標,圍繞一定的主題而設計、展開的一種用以說明學習過程的提示性的文本。學習單非常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性的數學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學習單”設計,能構建“自主學習”的新常態。學習單的種類很多,從其功能上來看主要有探索型學習單、活動型學習單、評量型學習單等。以學習單為載體、為媒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催生學生的數學想象,從而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學習主要就是對學習重點內容、難點內容的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圍繞數學內容的重難點設計學習單,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能。過去,教師在學習單設計、研發過程中,總是著眼于整體性的課堂。這樣的學習單往往比較煩瑣,不能抓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干”“主動脈”。優化學習單設計,就是要精簡設計學習單,讓學習單能直指學生的數學學習重點,直通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點,這樣的學習單設計往往是低耗高效的。
圍繞學生數學學習重難點設計學習單,能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有目標、更有方向。比如教學“圓的周長”(蘇教版五年級下冊)這一部分內容時,其重點就是要引導學生測量圓的周長,其難點就是要讓學生計算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基于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筆者設計研發出這樣的學習單。
【探索1】測量圓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動手試一試。
【探索2】猜想:圓的周長和什么量有關系?怎樣驗證你的猜想?
通過這樣的學習單,助推學生進行數學實驗操作。在探索的過程中,有學生用滾圓的方法測量,有學生用繞圓的方法測量,等等。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在學習“圓的認識”的過程中畫圓的過程經驗,認為圓的周長的大小應當與圓的半徑、直徑有關。有學生大膽地提出圓的周長應當是圓的半徑、直徑的倍數的猜想。基于此,學生積極完成學習單中的第二個活動,即主動計算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通過小組交流,學生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 倍多一些,但彼此計算的倍數卻不同。這樣的一種計算過程,深化了學生對圓周率的感受、體驗,讓學生最終感悟到圓周率是一種無限不循環小數。
圍繞重難點設計學習單,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少走彎路。但少走彎路并不意味著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掐頭去尾燒中段,而是要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數學學習過程。圍繞重難點設計學習單,就是要將課堂大部分時間用來探究學習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從而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感受、體驗。
學生的具體學情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小學數學學習單設計、研發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自我已有知識經驗、認知傾向等設計研發學習單。圍繞具體學情設計研發學習單,能促進學生的數學自主性學習活動。圍繞具體學情設計、研發學習單,就是要求學習單上的內容能切入學生數學學習的最近發展區,就是要求學習單能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從現實水平過渡、提升到可能水平。
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學情不同,就決定了圍繞學生具體學情的學習單的設計還要展開必要的分層,以便讓學習單的引導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比如教學“圖形的變換”(蘇教版六年級下冊)這一部分內容時,基于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以及圓錐等的立體圖形的體積,筆者設計研發了這樣的學習單,助推學生的自主性活動:
【活動1】卷一卷。拿一張長方形紙,能否將這張長方形紙卷成圓柱?有幾種不同的卷法?不同的卷法,側面積相等嗎?表面積相等嗎?體積相等嗎?
【活動2】削一削。引導學生將一個正方體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柱,或者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圓柱、圓錐和正方體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是不變的嗎?
【活動3】轉一轉。拿一張長方形的紙,分別以長方形的長、寬為軸旋轉,能夠得到什么立方體?體積是多少?同樣的一張紙,怎樣旋轉體積更大一些?在此基礎上,分別用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以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為軸旋轉,可以得到什么圖形?體積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卷一卷”“削一削”“轉一轉”等活動,讓數學教學由原來的“求積”轉向“空間表象”的形成。
圍繞學生的具體學情設計、研發學習單,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展開自主性的思考、探究。如此,學生的認知能不斷獲得發展,思維能不斷獲得進階。學習單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要探究什么,而且讓學生認識到應當怎樣探究。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不能認識到要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就難以解決問題,從而難以獲得應有的實效。
學習單不僅僅指向學生的探究、思考,還指向學生的學習應用。指向實際應用的學習單,能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遷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習單的導學功能,運用學習單激活學生的思維、認知等,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實際問題。圍繞實際應用設計學習單,能促進學生的自主遷移,支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正如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賴丹鳳老師所指出的那樣,“教師不應扮演決定教學過程和方向的獨裁者,而應當成為一個教學的觀察者、引導者和推動者”。
學習單應當聚焦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從而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習單在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生命成長過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習單的設計、使用和研發應當成為一個新常態。比如教學 “整數除以分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這一部分內容,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除以整數”,因此相應地積累了一定的活動經驗。教學中,筆者設計研發了這樣的學習單:
【猜想】整數除以分數可以怎樣算?
很多學生基于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紛紛猜測“整數除以分數等于整數乘分數的倒數”。
【驗證】 用你自己的方法去驗證你的猜想。
在此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證明。有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證明,如M;有學生用畫圖的方法進行證明,首先單位“1”里面有M 個,而A 里面有A個1,所以A 里面就有;有學生舉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進行驗證,比如4 個月餅,如果每一個人分得其中的,一共可以分給多少人?如果每一個人分得其中的,一共可以分給多少人?
應用性的學習單促進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遷移。通過多樣化的探究,學生對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進行了有機的知識整合。不僅如此,有學生還舉出了分數除以分數的例子,等等。在多元化的比較中,學生掌握了相應的數學知識的本質。
學習單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載體、媒介。一張有特色的、高效的學習單,往往能針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重點,能突破學生數學學習的難點,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具體學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設計研發學習單。通過學習單,促進每一位學生展開高質量、高品質的深度學習。
學習單突破了傳統的教師、教材、課堂等相關因素的制約。通過基于數學學科的重難點、基于學生具體學情、基于學生實際應用的學習單,能夠有效地驅動學生的數學學習。學習單促進了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深度變革。學習單是數學高效課堂的支撐,必然能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助力提速。學習單是學生數學學習的 “自助餐”,是教師教材改造的“調適單”。借助于學習單,能釋放出教學“正能量”,實現對目標的理性突圍。學習單是高效課堂的載體和抓手,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