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綿松
(中冶焦耐(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0)
建筑行業發展極為迅速,在推動城市化進程的過程當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往往忽視了重要的細節,導致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中質量問題頻發。質量才是建筑工程首要關注的要點內容,如果無法保障質量,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將如同空中樓閣。為了能夠使建筑行業長久穩定的發展,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質量管理,加強管控力度,積極地落實各項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這樣才能夠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基石保障,同時也是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出的基本保障。
建筑工程一旦完成基本施工工序之后,后期只能進行維護而不能隨意改造或者是重建,具有不可逆轉性。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過程當中,為某些特別的因素而造成質量問題的發生,很難用最低成本消耗又具有較高效率的施工方法進行修復,而且如果面對的質量問題較為嚴重,整個建筑工程將會迎來無法驗收的嚴重后果,這樣的后果使建筑單位以及投資者和業主都會承受非常嚴重的損失。
建筑工程是復雜程度較高的綜合性工程,單個建筑項目的地點以及環境不可更改,但建筑單位在投資建筑項目的時候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會綜合考慮不同項目之間的需求而考慮成本投入,在多線管理的過程當中,要想能夠做到更高效的質量控制,就需要建立起科學而規范的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體系,才能夠在不同的項目中間維持好質量管理的平衡。
建筑工程通常很難完成批量生產,這是因為所需要投入的資金及人力成本巨大,無法達到量產的基本要求,而且不同的建筑項目業主的需求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的過程中,很難用統一的模板,只能根據不同的工程實際情況以及同類型的工程項目來建設起適合自身的管理體系,這樣也是最能夠保障施工質量的方式[1]。
建筑工程所需要涉及的方面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保證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全面掌握,這也為質量控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施工管理與施工質量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落實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質量,也是工程安全以及質量的基本保障。而施工質量則能夠反過來體現出工程管理的情況和基本價值,因此管理及施工質量兩者都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石。
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設的整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和質量問題,要想能夠為安全施工提供堅實的保障,就一定要對工程施工建設加強重視,重視工程管理工作,同時落實好質量控制的基本措施。
在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最為明顯的質量問題就是材料以及設備的質量管理問題。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涉及范圍較廣,重要環節較多,人員參與數量龐大,具有較長的建設周期,因此,在建設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是十分常見的,而材料與設備問題則是所發現的眾多質量問題當中較為明顯的一種。如果所運用的建設材料的質量在不符合國家質量規定標準的情況下進入了建設場地內部,那么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進行估量的。通常都是因為建筑單位為了減少施工成本,選用材料性價比不高,或者是不對材料質量進行基本檢測,在購買材料的過程當中弄虛作假,不考慮材料本身的質量品級,導致劣質材料投入施工當中,從而導致建筑工程出現較大的質量問題[2]。
設備質量合格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當中的基本要求,使用合適的機械設備,能夠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同時也能夠保障其施工的基本安全。因此,對于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必須要定期做好檢測,及時地進行調試和維護,才不會出現機械設備的故障,從而影響到工程的進程以及工程施工的基本質量。但往往因為對機械設備使用的不重視,使用方法不恰當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施工中出現一些質量安全問題。
工作人員是保障工程建設正常進行的基本因素,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以及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現在主要面臨的影響施工質量的人為方面的因素在于,有些工作人員本身可能沒有擁有較高的施工技術水平,面臨一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施工環節時,自身的能力較難勝任。當然這也與施工單位對于工程建設質量的重視程度有關,所選擇的施工團隊的質量水平是否有提前做好考察,是否有進行行業內部的比較,擇優錄取[3]。與施工人員自身操作的規范程度有關,在施工建設的過程當中沒有按照工程建設的標準來進行規范操作,也會導致后期質量驗收的過程中發現有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發生,這些對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的推進也有很大影響。最后也和管理人員有一定關系,管理人員對基層工作人員沒有做到專業督促和監管,對于質量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施工管理制度是基本的行事準則,也是考察工作人員工作水平是否達標的基本參考,只有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才能夠發揮出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督促工作人員重視自身的崗位工作內容,減少問題的發生。但往往管理制度中的責任并沒有落實到個人,也就導致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缺少規范的約束,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導致建設過程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引發安全事故。在事故發生后,由于責任制度的不明確,還會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4]。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單位所采取的管理方式較為類似,最為常用的就是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但這種模式往往不能夠很明確地劃分出個人的管理范圍以及個人所需要承擔的管理責任,這也為質量問題埋下了隱患。
成本是施工單位最為重視的部分,要避免成本的浪費,讓所有的投資可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了更加合理地進行成本的配置和投入,要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提前做出一定的預算。但往往正式開展施工建設知識,在生產環節所投入的預算往往沒有按照方案進行,還是出現了較多的成本浪費現象,導致企業最終所能收獲的經濟效益是不符合預期的[5]。
在進行材料購買的初期就需要提前考慮好質量以及價格。首先必須確保所購買的材料是符合國家質量規定要求的,在市場中進行多方比較,選擇性價比最優的材料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要選擇合規的購買渠道進行購買,不要從非法的購買渠道去購買價格較低的材料,這樣很難保障材料的質量安全。在購買材料的時候,對于所選定的供應商家,還需要查看其廠商的營業資質以及材料質量檢測報告,確保渠道正規以及材料質量過關,才可以完成購買手續,對于售后管理方面也要提前做好考慮,避免出現后期出現質量問題。材料進場之前也要進行抽樣檢測,反復進行質量檢查,確保符合建筑工程項目的基本要求以及質量標準,一旦發現材料在抽樣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立馬退回廠家并且重新協商運一批新的材料,直到確保每一批次的材料都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才能夠正式投入使用,在這個過程當中,監督人員一定要發揮好監督作用,做好質量監督管理工作[6]。
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是最后一道質量安全保障的防線,也是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工程施工的最終質量是否達到了驗收的標準,不僅和建設環節息息相關,也和管理工作有很大的關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部門一定要發揮自身的管理作用,落實好各項管理工作,特別是對建筑建設工作人員的管理一定要重視起來。最好能夠實行個人責任制,也就是將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項責任衣物分配到每一個部門以及每一位主要負責人身上,進行分層管理更加適合規模較大的以及參與人數較多工程項目。每一層次的負責人都有一定的管理職責,在不同環節內出現施工質量問題,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主要負責人,由負責人出面解決問題,及時完成處理才能夠減少損失。管理工作人員在管理的過程當中會承受一定的壓力,會在制度的鞭策下體現出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合理的獎懲制度更加能夠督促工作人員認真工作,如果因為個人的原因使建筑工程出現了質量問題或者是蒙受了重大損失,工作人員將會被予以辭退。或者因為個人利益,而在材料質量或者是人員安排上動手腳,導致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企業也將按照管理制度規定,嚴肅進行處理,以避免后續再有同樣的錯誤發生[7]。對于個人表現突出,為把控工程施工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員工,企業要進行積極的獎勵,不僅是在精神上進行鼓勵,物質上也能夠有一定的體現,讓所有的員工都能夠認真努力,積極負責,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落實好質量管理的各項措施,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建筑工程管理優化,推動管理制度的完善。
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無論是因為管理工作的失誤,還是因為質量問題的影響,只要發生了安全事故,就一定會對建筑工程的建設進度以及質量安全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對于工作人員上崗前一定要進行的一項培訓項目就是安全管理培訓,在正式上崗之后,還要定期進行安全會議和安全培訓,確保不會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發生較大的安全事故。
同時,一旦發現工作人員在施工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不當以及不正規的行為,比如說不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場地,或者是在精神疲勞的情況下連續長時間進行高強度工作,都要由管理人員及時進行勸阻和提醒,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當然,提升工作人員的施工技術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高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施工技術以及各行各業的施工標準都在不斷地提高,必須要求工作人員的個人技術水平能夠符合工程項目建設的基本要求,對于一些針對性更強、要求更高的項目,就要提前做好專業人才的招聘,避免由于個人技術能力不達標而引發施工質量問題。
樹立正確的工作意識,工作人員能夠將自身的利益與集體利益結合起來,具有大局觀念,擁有責任意識,能夠重視工程建設,這樣才能為質量控制做出一定的貢獻[8]。
建筑施工單位為了在完成施工項目之后能夠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但是又不能夠損傷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就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讓每一個部門、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能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施工單位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成本機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根據建設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合理地分配成本,做到合理使用,這樣能夠達成成本預算的基本要求,后期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也能夠保障結果的準確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是減少成本投入的好手段,同時對社會資源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建筑企業在完成建筑工程項目的過程中,需加大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的把控,但是在這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難題和挑戰。因此,企業應在能夠確保施工質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高施工效率,做好成本管理,維護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的基本效益,重視工程管理工作,加大監督力度,落實好各項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發揮出企業自身的基本優勢,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安全穩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