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瑜
(中國日用化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近些年來,新媒體由于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得到了快速發展,深刻影響著期刊的出版、傳播、營銷、閱讀等各個環節。為解決新媒體時代期刊用戶流失問題,不斷提升期刊的影響力,傳統期刊積極開展轉型工作,隨之改變了編輯的角色定位與職能職責。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結合新媒體時代期刊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主動變革自身的角色職能,在實際工作中深度應用網絡技術,不斷提升編輯工作效率,為期刊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期刊文字編輯承擔著滿足社會受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職責,屬于社會發展的產物。在新媒體時代下,網絡出版發展較為迅速,網上信息的傳遞與發布簡化了原有的編輯出版工序,如選題策劃、審稿排版、校對印刷等,深遠影響到原有的編輯過程及工作內容。特別是近些年來,在期刊編輯領域開始廣泛應用網絡采編系統,期刊文字編輯的系統化、一體化特點日趨明顯。為應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期刊文字編輯不但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對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深入學習和應用,依托現代技術更好地完成編輯任務。新媒體根本性變革了期刊的出版方式與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期刊開始利用網絡完成原創作品及編輯加工和印刷發行,對期刊文字編輯的角色認同、職責理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文字編輯在期刊社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編輯的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到期刊質量。在新媒體時代下,期刊文字編輯要加快自身轉型步伐,利用專業優勢與職業素養對文章的學術價值進行高效識別,以便與紛繁龐雜的信息資源、轉瞬即逝的信息更新速度相適應。傳統紙媒出版形式雖然無法被網絡出版形式完全取代,但傳統出版方式具有十分復雜的流程環節,編輯人員需要在選題、審稿、排版、校對等工作中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與新媒體時代的要求不相適應。而網絡出版能夠有效補充傳統出版的不足,其具有更加廣泛的受眾范圍和更加迅速的傳播速度,對文字編輯人員的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技能水平。一方面,依托新媒體平臺與數字技術,期刊社與讀者、作者之間能夠便捷地互動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期刊文字編輯不能夠單獨關注后臺的編輯工作,還需要密切聯系作者與讀者,實現零距離的互動目的[1]。為保證溝通交流效果,期刊文字編輯需具備耐心、應變能力以及服務意識等。以超星構建的“域出版”平臺為例,讀者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可以實時評論期刊文章,即時溝通聯系期刊編輯。而編輯則負責回復、解釋讀者提出的各種專業化問題,提升讀者的忠誠度。另一方面,隨著現代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深度應用,對期刊文字編輯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文字編輯不但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功底和過硬的編輯專業技能,還需要積極學習內容加工、論壇管理、素材整合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術,以便適應新媒體時代網絡出版的發展要求[2]。
過去期刊文字編輯的主要職責是加工、審查文字內容,利用編輯工作積累經驗,促使自身的文字編輯能力得到持續提高。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紙媒出版模式逐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其具有固定和僵化的出版模式,雖然受眾群體較為穩定,且在圈內的知名度和權威性較高,但也會對圈外受眾的流動進入造成限制。同時,在傳統出版模式下,編輯承擔著相對簡單的業務角色,單單負責處理文字內容。而隨著網絡出版的興起和發展,期刊文字編輯則需篩選、整理與加工網絡內容,要求從文字處理逐步轉變為文本策劃。期刊文字編輯不僅要編排、校對文字內容,還需要通盤把控圖像、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源,對不同類型資源的搭配比例、結構布局等進行統籌考量。在期刊編輯過程中,既要對單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完整的呈現,又要巧妙地運用音頻、圖像等,如作者頭像、專家學者的推介視頻等,或采用專題的形式同步推出紙質期刊與網絡期刊,這樣不但能夠對期刊文章的嚴肅性、專業性優勢進行保留,也可幫助讀者對文章的創作背景等相關信息更加深入的了解,促使期刊、讀者、作者之間的交互性、共鳴性以及可視性得到增強,有助于期刊傳播效率和效果的提高[3]。以《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為例,為吸引更多的讀者,在組稿約稿環節一直采用專題的形式,綜合運用一系列網絡出版平臺進行發布,包括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通過與讀者、作者展開實時、深入的互動,期刊的整體影響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主動轉變為出版策劃人的角色,統籌開展內容定位策劃、信息資源采寫、內容監督把關、傳播途徑設計等各項工作,大力提升自身的全方位能力,充分適應新媒體時代網絡出版的要求。
在傳統期刊出版模式下,文字編輯發揮著單一的學術編輯職能。為了應對新媒體的沖擊,推動網絡出版的發展,文字編輯人員需逐步過渡為復合型的功能角色,積極轉變為市場營銷者。期刊具有相對穩定的讀者與受眾,且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期刊的潛在受眾規模逐漸擴大。在新媒體時代下,出版市場環境的開放性、包容性得到顯著提升,期刊的傳播市場及潛在受眾得到進一步擴大,為期刊的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在期刊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同質化問題,無法有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阻礙了期刊出版單位的整體發展。面對這種情況,期刊編輯人員需將市場推廣者的角色承擔起來,明確認識到市場推廣的重要性,依托網絡出版平臺、渠道等對潛在的網絡受眾廣泛宣傳本單位的網絡閱讀資源,將網絡傳播擴散的效率優勢、便捷優勢等充分利用起來,促使期刊的綜合影響力得到提高[4]。在新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受眾開始利用新媒體獲取信息資源。因此,期刊編輯人員在宣傳推廣過程中,要積極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包括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在介紹期刊特色的基礎上,與讀者展開深層次的互動與交流,不斷擴大自身的受眾規模,推動期刊出版單位持續健康發展。
期刊文字編輯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才可以更好地勝任新媒體時代期刊文字編輯工作。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深入學習網絡出版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在日常工作中主動應用新媒體等現代技術,切實提升期刊編輯的效率和質量。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期刊文字編輯的職能范圍得到拓展,承擔的工作量顯著增加,導致期刊文字編輯的心理壓力、工作壓力明顯提升,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問題,嚴重影響到期刊文字編輯質量。面對這種情況,期刊出版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利用宣傳教育、激勵引導等方式,協助編輯將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來,通過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展現個人價值[5]。期刊文字編輯要全面看待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充分認識到自己承擔的重要職責,堅定自身的職業信念,積極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以便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此外,在新媒體時代下,期刊網絡出版受到高度重視,網絡出版雖然改變了期刊的生產傳播方式,但文章質量依然是期刊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而組稿審稿工作的開展情況,會對期刊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充分重視組稿審稿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術素養及專業能力,對各類稿件的質量水平進行迅速、準確的判斷,敏銳捕捉學術領域的熱點話題,依據精心策劃的選題組織優秀稿源。具體來講,可從這些方面著手:一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主動、深入地學習專業技能,儲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更好地勝任審稿工作,減少心理焦慮問題。二是要利用線上線下的學術交流,對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跟蹤和了解,以前瞻性的視野開展選題組稿工作。三是發揮新媒體等網絡資源的優勢,與此領域的專家學者積極交流,依托專家學者的建議對熱點話題與欄目進行精心組織和策劃。四是要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既要對投稿作品中的高質量文章進行快速篩選,又要依托新媒體平臺、網絡出版平臺等挖掘潛力新人,同步承擔文字編輯、策劃等工作,這樣不但自身的專業水平可以得到提升,而且還能夠為期刊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6]。
在新媒體時代下,期刊編輯與出版流程發生較大變化,期刊文字編輯不但要具備較高的的知識能力與豐富的工作經驗,精通專業領域內容,還需要將出版策劃人的職責發揮出來。在期刊出版的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等各個環節,編輯都需要與作者等關聯主體展開溝通和交流,因此,對期刊文字編輯的社會活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編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先要分析調研與編輯相關的工作,總結梳理工作經驗,且主動參與出版單位及相關方組織的社會活動,與編輯同行、作者等進行深入交流,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提升自身的社會活動能力。同時,與傳統出版相比,新媒體時代網絡出版的交互性特征較強,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依托網絡采編系統與編輯、作者、外審專家等進行密切交流和協作,促使審稿出版等工作得到順利完成。通過加強交流與協作,能夠將文章校對出版中的問題及時找出來,提前解決和優化,促使期刊的質量以及傳播效果得到保證。總之,如果期刊文字編輯具有越強的交互協作能力,將會縮短期刊的出版周期,更加順暢地與各出版平臺進行合作,促使期刊的整體影響力得到提升[7]。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依據任務目標,對各種資源進行高效協調分配,對各個群體之間的活動進行融合,推動期刊的整體發展。要想提升自身的交互協作能力,期刊文字編輯一方面要結合新媒體時代的期刊發展要求及自身工作職責,科學設立階段性目標,在日常工作中應用積累的相關經驗。另一方面要增強主動意識,學習交流溝通方面的知識與技巧,與多方協作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網絡出版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出版物概念,在傳統紙質期刊的基礎上,增加電子期刊以及利用互聯網公開發行的刊物。為適應期刊出版業的發展趨勢,期刊文字編輯需深入掌握網絡采編系統信息處理、網絡傳播等相關知識與技術,且在編輯出版工作中主動應用,以便提升期刊編輯與出版效率。例如,很多期刊出版單位已順利建設和應用網絡采編系統,該系統涵蓋類型多樣的模塊,包括人員管理、稿件管理、發行管理等,對稿件的審編校流程進行了全面覆蓋。基于網絡采編系統的支持,既可以對稿件、作者、發行等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解,又能夠對各模塊信息進行高效跟蹤、統計與檢索,促使編輯工作效率、期刊出版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積極學習電子文本處理、圖片處理等先進技術,將各種網絡出版平臺充分利用起來,促使期刊傳播效果得到增強。此外,期刊文字編輯不單單負責編校與出版文章稿件,還需要主動參與到期刊推介、市場營銷等工作中,對期刊的網絡出版渠道進行拓寬[8]。例如,期刊編輯可密切聯系百度學術搜索、超星“云出版”、中國知網等相關網絡出版平臺,利用多種渠道向受眾呈現期刊內容。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可將主題檢索、知識發現、開放鏈接等作為期刊網絡出版的重要考慮內容,如自動鏈接引文文獻等,這樣期刊的市場呈現效果可以得到極大程度的增強。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促進了網絡出版的發展,變革了期刊出版領域和編輯流程,隨之改變了期刊文字編輯的角色與定位。期刊文字編輯不單單要處理原有的文字內容,還需要積極學習新的技術和工作方法,逐步向出版策劃人、市場營銷者等角色轉變,以便適應新媒體時代網絡出版的發展要求。因此,期刊文字編輯要及時、主動地調整自身角色定位,依據期刊編輯流程以及出版渠道的變化,明確自身的轉型發展方向,深入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術,逐步實現轉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