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濤 李丁
當前,在我國政府嚴格的管控措施下,疫情蔓延的勢頭已經得到了遏制,但就全世界范圍來看,疫情依舊嚴重,并且近期國內外仍有反復不斷的疫情情況發生,當前依然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而工程項目建設期間,涉及到的人員成分復雜,流動性較強,并且人員之間接觸較為密切,極大地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為切實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工程項目這一人員管理問題,必須要實行實名制的管理。本文以此為出發點,著重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間,實名制管理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以期能夠為工程項目建設中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對我國社會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作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仍在世界范圍內肆虐,對工程項目而言,其建設期間涉及到的人員眾多且密集,一旦在人員管理中存在漏洞,就有可能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就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來看,必須要實行實名制的管理模式來對工程項目相關人員進行管理,通過實名登記、體溫測量等措施來切實掌握施工人員的流動狀況、健康狀態等信息,切實保證項目的安全生產,為項目建設的參與人員筑起一道屏障,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實行。
所謂實名制管理指的是基于身份認證的一種重要人員管理模式,對工程項目的建設而言,參與建設人員眾多,管理難度本身就比較大,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實現對相關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必須要實行實名制的管理模式,進而才能掌握相關人員的基本信息,做到有序調配,切實為工程建設而服務。疫情防控工作也對工程項目的人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實名制管理工作,能使得相關人員的流動信息、健康狀況等基本內容得以明了,一旦發生疫情事件,也可以快速追根溯源,開展疫情防控作業,避免疫情的進一步擴大。
1. 人員成分復雜
工程項目所涉及到的人員成分極為復雜,不僅有參建單位各級現場管理人員,還有大量的農民工,而這些人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所接觸到的人群、環境也有很大的差別,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這些人員是否曾處于敏感環境、是否與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等情況均不得而知,而又因為工程項目建設的原因,使得這些人員聚集到一起,無疑是對工程項目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嚴峻考驗。
2. 作業聚集性強
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活動與其他工作不同,很多施工作業都有著極強的聚集性,需要施工人員集中在某一區域進行作業,這就同疫情防控期間減少人員密切接觸的要求相悖,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不僅如此,工程項目的餐飲、住宿,以及一些關于工程建設交流性質較強的例會等,均無法通過線上活動展開,這些客觀情況的存在,均使得疫情感染風險增加,同時也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3. 人員流動性強。
工程項目在施工建設過程中雖然采取了封閉施工形式,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完全的封閉效果。在項目的施工期間,根據施工需要經常會有新的施工人員進場,也有施工人員離場,表現出極強的人員流動性。加上材料運輸、外出采購等活動,使得工程項目中相關人員同外部環境的接觸也比較密切,工程項目內部疫情防控的難度也增加了不少。
1. 做好實名制宣傳與培訓工作
實名制管理模式的實行離不開宣傳與培訓工作,在實際的實名制管理中,應當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內容,確保實名制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首先在宣傳工作上,要將疫情防控的要點以標語的形式在工程項目現場進行張貼和懸掛,時刻提醒作業人員做好疫情防護措施。同時要積極宣傳實名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獲取相關人員的支持與配合,以減小實名制實際管理的難度。其次在培訓工作上,要積極對相關人員開展實名制培訓,以促使其了解實名制登記、檢查的流程與方式,比如說健康碼的正確使用等,以避免在實際的實名制管理中有意外情況發生。此外,工程項目還要加強同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疫情發展態勢,以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保證工程項目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切實推動工程項目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施工人員的健康安全。
2. 加強工程項目實名制進出管理
工程項目部作為項目人員工作、居住與生活的重要場合,在疫情防控期間,應當做到完全的封閉,通過實名制的形式嚴格對進出人員進行管理。項目部應當加強門衛工作,并在門衛室配備測溫槍、噴霧消毒設備、實名登記表格等,對于進出項目部的所有人員都要進行消毒、測溫與登記工作。外來人員及車輛因工作需要進入項目時,也要如實填寫來人姓名、時間、聯系方式,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等內容,并落實消毒與測溫工作,以避免病毒跟隨進入工程項目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工程施工現場要做好圍擋防護工作,避免不相干人員進入現場,給施工活動帶來不利影響。施工便道要根據施工需要適當保留,其他的則應當予以封閉,以加強對人員進出的管理,同時要落實施工現場的實名制進出以及測溫消毒等工作。
3. 利用信息化技術強化實名制管理
工程項目的實名制管理中,傳統紙面實名登記的方式落后且效率不高,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則為項目的實名制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實際管理中,相關人員應當積極對信息化技術進行利用,在實名登記方面可利用智能手機掃碼實名登記形式,只需要在系統中對個人實名信息進行填寫,每進入一個場所就進行一次掃碼,這樣一來便可以直接通過后臺讀取到其個人信息及進入對應場所的時間,自動生成其最近活動軌跡,以判別其是否為高風險人員。在測溫方面,則可以在出入場所設置自動化紅外測溫儀,對進出人員體溫進行自動化的測量,并將測量到的體溫信息上傳至后臺,生成健康檔案,以落實疫情防控期間的健康檢查工作。此外,還可利用云平臺對作業現場進行監控,遠程進行上下班簽到、打卡調查等,以提高項目人員管理的有效性。這些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不僅滿足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還可以用于工程指揮與管理,及時了解工程進展,保證工程建設質量。
4. 建立實名制風險分級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實名制管理離不開管理制度的支持,為保證實名制管理工作切實到位,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應當建立起實名制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對應的責任人身上,并在實際的管理中,對這一制度進行落實,以確保實名制管理的有效性。同時也要促使相關責任人明確管理責任,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對相關措施進行嚴格的執行,以避免風險意識不足、數據分析混亂等問題的出現,從而營造出一個和諧、穩定的疫情防控環境,切實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展開。
5. 創新實名制管理方式
工程建設項目多,工人流動量大,經常性發生短期工現象,導致實名制管控出現漏洞。加之各個工地采用實名制登記方式不同,農民工為了拿到工資,常常需要在不同工地辦理該工地農民工的工資卡。不僅給現場管控增加困難,而且大大增加了農名工的操作復雜性。為了解決上述難題,本文建議,整合各方監管資源,采用“農民工一卡通”,集進出場實名制打卡、農民工工資卡、行程碼、健康碼、醫保、社保等功能于一體。這樣,即實現了一卡多能,大大減少了農民工每到一個工地,進行登記一次的情況,更加利于農民工用工管理。
綜上所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給社會經濟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工程項目開展相關施工活動,必須要對實名制管理制度進行落實,做好實名制宣傳與培訓工作,加強實名制進出管理,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實名制風險管理制度,以提高工程項目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保證項目施工安全,切實保障項目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推動工程項目建設活動的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