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發表文章指出,隨著長期累積的人口負增長勢能進一步釋放,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十四五”期間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而近期多地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人口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比如,山東德州市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6月該市出生人數為15323人,同比下降了9.3%。其它省市,浙江寧波市同比下降10.70%,安徽阜陽市同比下降18.58%,江蘇常熟市同比下降13.78%,貴州貴陽市同比下降3.3%;作為戶籍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同口徑下同比下降9.5%。
無獨有偶的是,今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兒約38萬,創22年來最低紀錄;2021年韓國出生人口26.06萬,綜合生育率降至0.81,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紀錄,2022年上半年則繼續下跌,二季度生育率進一步降低至0.75。在人口問題上,中、日、韓可謂是“難兄難弟”。
與“少子化”如影隨形的是“人口老齡化”。國家衛健委在文章中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預計2035年前后進入人口重度老齡化階段。相較而言,我國還面臨著“未富先老”的困境。
“少子化+老齡化”將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如養老負擔加重、消費需求減弱、創新動能不足等。以養老負擔為例,截至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這一數據比2010年提高7.8個百分點,大約每5名年輕人要贍養1位老人;而到了2050年,預計老年人口撫養比將超過43%,差不多2名年輕人就要負擔1位老年人。
毫無疑問,妥善解決“一老一小”問題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穩定,是國家總體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問題,必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舉措,持續減輕生育負擔、優化生育環境,完善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印發《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從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社會保險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為養老托育服務業提供支持。文件提出,養老服務機構和托育服務機構屬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范疇、承租國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年底;同時,鼓勵非國有房屋租賃主體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合理分擔疫情帶來的損失。
上述政策是在疫情背景下,切實減輕養老托育服務機構負擔的利民舉措,也是近年來國家保障和鼓勵養老托育業發展的系列政策之一。由此可見,國家對人口問題的重視程度。
實現社會經濟全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口的高質量發展。因此,必須不斷完善“一老一小”保障體系,讓支撐社會發展的中堅群體無后顧之憂, 為合理的人口結構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