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是關乎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民生水平的重要性工程,道路交通網絡是否發達,很大程度影響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更決定城市運行活力,對未來城市發展潛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在無形中,道路交通工程的質量受到了各方關注,為了達到城市居民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道路交通工程全過程質量控制工作,應成為工程建設各方的工作重點。具體而言,應強化以下方面工作的落實。
1.項目經理
項目經理是道路交通工程項目的負責人,應當負責統籌施工全過程質量各項工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和工程質量相關的標準要求,加強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領導,明確工程質量目標的同時,組織有關人員完成工程項目質量計劃的編制。日常項目工程質量領導小組會議的召開,同樣應由項目經理主持。
針對項目各質量管理工作,項目經理應加強對工作落實情況的有效監督,明確工程質量情況,以保證實現各質量目標。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性問題,如果有概率對工程質量造成較大負面影響,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并委派技術負責人,查證引起相關質量問題的技術漏洞。為了達到較好的質量管理效果,項目經理應集中組織項目內工作團隊力量,針對性質量攻關,彌補質量薄弱之處。在質量標準的制定上,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效統籌各類質量管理工作落地執行。
2.項目技術負責人
道路交通工程實體的建設,離不開具體的施工技術,各類可能引發的質量問題,原因可能和施工技術未達到技術標準息息相關。這也充分說明技術管理對于質量管理的重要性,由此更加凸顯了項目技術負責人的重要價值。項目技術負責人作為項目中的重要人員,應以質量管理為己任,在依照國家規定和行業標準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同時組織質量管理有關文件,建立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提高質量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水平。項目實施期的各類質量工作會議,項目技術負責人都應出席,對上一階段的質量管理問題進行集中總結,并提出下一階段的質量目標。若項目近期發生過質量事故,應當召開分析會,分析技術因素對質量事故發生率的影響,同時結合質量檢查工作記錄,提出質量后續改進方向和措施。與此同時,項目質量檢查匯報情況,項目技術負責人需要集中進行匯總,征求來自基層領導的意見,集中建議,令質量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3.施工班組
施工班組應當保持對設計圖紙的熟悉,在前期技術交底中,對于施工注意事項不明確的地方,應及時和項目技術負責人溝通,避免影響后續施。施工過程中應當遵循按圖施工的原則,同時注意施工日志的記錄。針對項目的坐標、標高、軸線等,應做好復核工作,避免影響后續施工質量。
1.物資采購
道路交通工程項目的實施,需要特定物資,物資的采購應當統一進行,并符合材料、工程設備等質量要求。具體的采購計劃應結合工程工期要求和預算標準,由項目管理部形成書面要求,向項目部提出,并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之后方能實施。
2.物資驗證
對于進場的各類物資,應當由材料檢驗人員基于質量驗證要求進行驗證,驗證過程應當形成書面記錄,并在項目技術負責人的監控下進行。對于通過驗證的,可以正常入庫、儲存,后續依照領料單發放;針對未能通過驗證的物資,應經過物資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幾道評審,決定這批物資后續去向,在堆放時應和合格的物資做區分。
3.物資標識
現場應通過標牌的設置,標識物資相關信息,信息主要包含物資名稱、產地、規格、檢驗狀態等。針對未通過驗證的物資,標識應重點區分,令其不合格的狀態一目了然,避免和正常物資混淆,在處置時也應當依照其他不合格品類的控制標準。若需要移動物資,應避免破壞標識。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的物資,更需要特別注意保管。
4.物資搬運、儲存
現場施工難免會遇到搬運物資的情況,涉及搬運時,應當依照合同要求,加強運輸管理,并在項目材料部的主持下,下達搬運作業指導書。如果物資相對脆弱,容易散落,或易碎性較強,亦或是防壓、防震等要求,應當在運輸時格外小心,在作業指導書中明確保護措施,適當施加運輸保護。
物資的儲存應當作為重要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統一性,選擇合適的場所,符合物資保管有關技術標準。物資儲存施工現場應每隔7天進行一次檢查,對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物資,應當集中匯總,上報至項目經理處。儲存材料在發放環節上,同樣應全程記錄,同時避免破壞標識,現場驗證工作應同步落實。
1.技術準備
技術準備工作能否落實到位,是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首先應當重視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該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進行,由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批準之后實施。在正式施工之前,應當做好設計交底工作,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以及施工班組等,都應當參加設計交底會議。對于設計圖紙存在異議之處,應當及時在會議上提出,并形成書面記錄。
2.施工過程控制
施工過程控制計劃的編制,應當依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具體應包含檢查人員日常職責、工程質量控制重點、工序執行標準等。編制的主體應為項目技術部,經由技術負責人批準。過程能力的評定,需要由不同施工員共同努力,并在項目工程部的主持下,評定施工過程質量,令施工現場的人員、施工機械設備和施工工藝等,達到施工質量要求。施工過程應當形成書面文件。針對道路交通工程的特殊和關鍵施工工序,應加強重點控制,在控制計劃中形成具體規定。最后,技術部應當加強機械管理監控工作的落實,若發現需要檢修的設備,應及時告知供應商,并對維修過程形成相關記錄。
1.落實三檢和交接檢制度
不同班組在施工完畢后,應當先履行自檢義務,自行檢查已完工序質量。班組成員自檢之后,應當在自檢之后告知工長,在班組長的陪同下,對已完工序質量進行檢查。若工長同樣檢查合格,應繼續向項目技術部上報,由技術人員檢查工作質量。任何一次檢查過程,檢查人都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當通過項目部檢查之后,通知現場監理工程師,若通過監理驗收,則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加強隱蔽工程的檢查與驗收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階段,存在若干隱蔽工程,常見的包括基層、基坑、管道、溝槽等。隱蔽工程施工過后,應當在質量人員和監理人員批準之后,過渡至下道工序。若發現隱蔽工程施工過程中,地質未能符合前期勘察資料狀況,則不能擅自處理,應當報告至項目技術負責人。每一次針對隱蔽工程的檢查,不僅應檢查質量情況,還應當基于設計圖紙,嚴格對照隱蔽工程的施工長度、高程和具體位置等,每次檢查結果都應當在施工日志中嚴格記錄,同時針對現場情況進行拍照與錄像,便于后續施工資料的檢查。所有隱蔽工程的檢查和驗收資料,都應當整理歸檔,歸入工程檔案之中。
3.正確落實現場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的采購應當依照用料計劃量要求統一采購,材料供應商應通過招標的形式,選擇信譽較好、合作時間較長的供貨商,以保證較好的售后服務。材料進場時,工地上的檢驗員應結合檢驗標準要求,檢查材料的生產廠家、名稱、規格等信息,在待檢位置暫時存放,同時完成物資驗收單的填寫。只有通過驗收的材料,才能依照正常流程入庫存放,針對不合格的材料,應當及時做好標識,和合格材料相互隔離。對于防水材料、砂石、水泥、鋼材等此類需要取樣檢驗的材料,應當在監理人員的監督下,及時送至中心實驗室。材料出庫時,應憑借領料單和用料需求正常領取,若沒有領料單,不能準許材料出庫。
材料的存放和日常管理,同樣是影響道路交通工程質量的重要元素。以鋼材為例,應當依照鋼筋不同規格,將其放在鋼筋棚指定位置,將鋼筋規格標牌掛在鋼筋上。為避免鋼筋腐蝕,鋼筋不能和地面直接接觸,應當將石子墊在鋼筋底部,并充分夯實石子,同時在石子上墊好木板,在架子附近應當采用立桿充分固定,達到足夠的外架剛度要求。集中存放鋼材的地方,應當架設防雨棚,施工現場中應有和鋼筋棚相通的道路,便于鋼筋材料的運輸。
砂石、石子、管材等材料的存放,應在材料上掛上標識牌,寫明材料規格、名稱等,同時在附近設置排水溝,避免雨水過于集中,影響材料性能。
4.加強工程試驗檢測
項目現場應設置材料試驗人員,依靠試驗設備,測定水泥、砂石、粗細骨料等物理性質,當符合各項標準時,后續才能正常使用。針對鋼筋、錨固砂漿、混凝土等,應做好試樣分析工作,同時集中整理各項試驗資料。
綜上所述,道路交通工程全過程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項目各類人員都需要明確個人職責,從物資材料管理、施工過程管理、質量管理制度、具體工序等環節入手,全面提升施工質量,為工程整體質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