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蘇州大學音樂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將美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構成部分,利于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熱情。新時代下,高校必須要通過找準學生黨支部建設與高校美育工作的結合點,創新活動開展形式和活動載體,可以基于目標、情感、內容相通實現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與美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新時代下黨支部工作創新和高校美育工作創新,更好地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培育政治立場堅定和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高校美育教育與學生黨支部黨建之間在目標、情感、內容等層面具備相通性。因此,應在合理高校美育教育與學生黨支部黨建之間緊密關系基礎上,準確認識二者融合提升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和美育教育實效層面的重要作用。新時代下,實現高校美育教育與學生黨支部黨建融合開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
第一,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共同的教育目標。高校通過開展美育工作意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通過學生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開展則側重對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等的有效引導,進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和遠大的理想信念。無論是大學生藝術修養、審美素養的培育,還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理想信念和“三觀”的引導,從根本上均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因此,高校美育教育與學生黨支部黨建二者在教育目標具備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以促進高校立德樹人任務落實路徑為最終目標。高校美育教育與學生黨支部黨建融合開展過程中,是以黨建為引領,以美育樹人的過程。其中,通過美育可以塑造大學生的美好心靈,促進學生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而強化黨建工作則重點在于思想價值層面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考方式、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通過黨建與美育的有機融合,逐步形成和完善黨建引領、美育浸潤、協同育人的育人體系,最終促進高校立德樹人任務的有效落實。
總之,在從理論層面把握二者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基礎上,在實踐中實現二者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互動,實現黨建工作與美育工作的雙融合雙促進,從而更好地落實高校“三全育人”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外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為了更好的迎接挑戰,高校學生黨支部要不斷提高創新意識,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內容,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不斷創新和完善黨支部工作機制和內容,目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部分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學生黨支部工作內容枯燥,工作形式較為單一。高校高度重視開展黨建工作。各專業黨支部在學校黨委的帶領下穩步有序地推進黨的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取得一定的實際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目前音樂專業學生黨支部工作內容相對枯燥,例如缺乏與學生專業實際情況的緊密結合、缺乏與學生個體實際需求的緊密結合等。二是,工作形式相對單一,工作實效性無法得到保證。目前,在開展活動時,形式主要以在線課程學習、線下學習活動等為主。這些形式相對單一,不利于調動起學生黨員的參與積極性。第二,音樂類專業學生的個性特征鮮明,黨建工作開展實效性有待提升。音樂類專業學生特點普遍具備較強的個性,他們思想活躍,敢于探索,勇于接受新事物。同時,他們很多都是從小開始學習音樂技能,花費了大量時間,因此,沒有時間培養更高的人文素養,且沒有較強的思辨能力,使得他們思想上學生黨性覺悟不高。對高校而言,在尊重音樂專業學生個性特征和需求的基礎上,提升黨支部工作效率和質量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目前,在音樂專業黨支部工作開展過程中,多數情況下是按照上級黨委要求,按照傳統工作思路和方法予以開展,對音樂專業學生的特征、個性等關注不足,在具體工作形式上還缺乏與專業特色的緊密結合,最終影響了黨支部工作開展的實效性。第三,音樂專業黨支部主題黨日實踐活動形式缺乏靈活性,影響黨建工作和育人工作的實際效果。由于音樂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學習活動、實踐活動等時,開展形式較為固定和單一,不利于調動起學生黨員參與積極性,造成主題黨日活動流于形式。當主題黨日活動無法吸引大學生黨員參與其中時,便無法發揮不出主題黨日活動的應有作用,制約了大學生黨員群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新時代下,實現黨建與專業建設相互滲透,黨建和人才培養相互滲透,對切實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美育育人與黨建工作的融合開展。為此,在闡述美育與黨建融合開展的必要性基礎上,下文側重以音樂專業黨支部為例探討新時代高校美育與黨建融合開展的具體路徑,具體如下:
通過開展音樂教育有利于推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同時,許多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具有重要的意義。音樂教育同樣也是美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美育與黨建融合開展視角下,注重把握音樂專業學生的特殊性。音樂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不同,他們肩負著服務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和促進我國音樂藝術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他們傳播藝術,進一步提高全民族的藝術素養,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取得更好的發展。音樂專業有著獨特的專業特點,學生頭腦靈活,思想活躍,價值觀多種多樣,政治態度不高。因此,在黨建與美育融合開展的過程中,音樂學院基層黨支部在開展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專業資源優勢,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創新工作形式和工作內容,從而探索出一條符合音樂類學院黨支部特點的基層黨支部工作開展道路,實現黨建美育工作的雙融合雙促進,在培養音樂專業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始終保持正確的思想思想意識。
新時代,要發揮黨支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凝聚力,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要充分地發揮出學校學生組織的載體作用和學生黨員的帶頭作用,具體而言:第一,充分發揮出學生組織的載體作用。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合本學院專業特色,組織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特別是調動專業興趣類社團的積極性,發揮社團的感召力優勢,吸引廣大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融入思政育人內容,提高活動效果。在開展專業教學時,可以充分結合時政內容,比如聲樂表演專業,開展以“追憶黨史、宣講黨性”為主題的社團組織活動或校園文化活動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僅能提高專業技能,還能進一步了解黨史,堅持黨的領導。在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時,應充分地發揮出音樂黨支部的主體作用。例如,通過音樂專業黨組織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并可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區域內巡回展出,提高了支部的戰斗力,使支部逐漸肩負起黨的各項工作,不斷地提升黨支部的影響力,發揮黨支部應有的作用。第二,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學院黨委要做好相關工作,設立黨員先鋒崗,成立黨員先鋒隊等,使黨員起到帶頭作用,做好新時代的先鋒模范和楷模。特別是疫情期間,學院黨委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開展豐富的黨員志愿服務,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例如,可以抗疫為主題開展歌曲創作活動,既可以發揮出音樂專業優勢,也可以將愛國主義教育等融入其中。通過開展蘊含豐富的愛國主義情感的歌曲創作活動,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熱情,以全新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也可以創作白衣天使、戰疫等相關主題的音樂作品,可以以滿懷激情的藝術創作表達,充分地展現出對一線防控人員的敬意,對于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發展,增強學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校肩負著育人的重要使命,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利于高校更好的開展育人工作,完成立德育人任務。在黨建美育融合開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音樂專業美育教育與學生黨組織黨建活動深度融合,具體如下:第一,注重黨建內容與音樂課堂教育活動的緊密結合。例如,在開展音樂教育和音樂實踐過程中,可以結合黨建理論內容,發揮音樂專業優勢,建設音樂專業特色的政治理論研究模式。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可以開展各種黨建活動,可以組織畢業季和音樂進基層等活動,發揮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用音樂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感。第二,注重黨建活動與音樂專業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緊密結合。開展“黨建+”第二課堂學生活動,使思政教育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藝術專業有其獨特的優勢,學院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使黨建工作形式多樣化,促進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例如,可以通過組織卡茲“頌歌獻給黨”文藝晚會等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內容,創新拓展黨建與美育融合開展的活動形式。例如,在音樂黨支部入黨積極分子黨課培訓課程中,可以通過音樂內容與黨史緊密結合,以時代為經緯,以音樂為坐標的講述黨史內容。這種新穎的形式開展黨課培訓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還可以增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例如,將百年黨史內容與《北方吹來十月的風》《不忘初心》《黃河大臺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祖國》以及《松花江上》等紅色歌曲進行有效地串聯,通過直擊心靈的旋律,富有內涵的歌詞,向入黨積極分子充分地展現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歷史。通過這種形式開展入黨積極分子黨課培訓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愛國主義情懷,增進學生的黨性修養,讓學生接受黨史教育的浸潤。第三,注重黨建活動與音樂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開展“黨建+”社會實踐,提高思政育人效果。學院要充分發揮各實踐平臺的作用,比如暑期社會實踐平臺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宣傳紅色文化,讓人們在喜歡的音樂表演等方式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學生黨支部還可以開展多種藝術下鄉志愿服務活動,比如“慶祝建黨百年,共同繪畫美麗鄉村”活動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
需要對傳統的主題黨日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滿足時代發展對黨建工作的要求,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創新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不僅能提高活動效果,還能使學生黨支部在活動中更緊密彼此間的關系,提高基層學生黨支部的整體水平,具體而言:
第一,可以將音樂教育融入到黨課教育之中,借助音樂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增強黨員教育的效果。在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時,可以使用紅色音樂貫穿始終,發揮音樂感染人和激發人的作用,提高學生黨支部的活動效果。黨員教育過程中,可以紅色音樂做背景,而黨課內容以黨史和新中國史為主,不同的內容使用不同的紅色音樂,音樂能很好地配合內容將那個時代黨和國家人民的精神面貌展現出來,激發人們的感情,引出更感人的故事,通過這種形式開展黨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了解,在不斷滲入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例如,借助音樂的親和力賦能黨支部黨課學習,以優秀紅色音樂作品和多樣化的形式,增進黨支部黨建工作對學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同時,音樂專業應當建立起黨建音樂數據庫,及時根據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實際需要合理地選擇音樂作品,用于開展黨課教育。如結合國慶日、五四青年節以及校慶日等開展音樂主題黨課活動等, 提升學生黨員教育的凝聚力感召力。
第二,將音樂教育與黨支部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形成音樂專業黨建品牌。在音樂專業中,為有效地提升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音樂專業應當突出音樂美育特色,將音樂美育與學生黨員教育緊密結合,將黨建工作、音樂美育工作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緊密結合,形成具備音樂專業特色的黨建品牌。例如,學校可以通過打造具備音樂專業特色的音樂類通識課程,將黨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等元素合理地融入到課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在接觸音樂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接受黨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內容的熏陶,喚起大學生黨員內心中的愛國愛家愛校情感,將文化認同、情感共鳴,最終內化為自覺意識。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通過創新教學形式的方式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互動頻率,引導學生自覺地思考、探索和分析音樂背后所蘊含的一些黨史、黨建相關內容,形成具備音樂專業特色的課程教學和黨建品牌。學生通過接觸大量的優秀的紅色音樂作品,可以潛移默化地將愛黨愛國愛家愛校的樸素情感,內化為自覺意識,外化為自覺行為,切實發揮出音樂教育與黨支部黨建融合的優勢。
新時代下,高校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必須順應新時代下高校美育工作、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尋求美育工作與黨建工作的契合點,積極創新黨建與美育融合開展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形式,提升學生黨建工作效果,有效地提升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則應強化“黨建+美育”在強化育人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總之,黨建美育融合開展可以實現黨支部工作和學生專業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探索新時代下美育與黨建融合開展路徑,更好地促進高校音樂類專業優秀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