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梅
〔巴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新疆庫爾勒841000〕
新疆大淵博棉花交易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疆棉花加工企業棉花質量指數排名,巴州5家棉花企業以79.3以上的綜合得分位列第2、4、5、8、10名,在全疆前十排名中占50%。
依據棉花國家公證檢驗數據,截至2022年2月,巴州棉花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98.00%,比2021年同期提高8%;長度級28 mm以上所占比例95.00%,比2021年同期提高18.00%;馬克隆值A級所占比例20.00%,比2021年同期提高14%;斷裂比強度S1+S2所占比例30%,比2021年同期提高4%;長度整齊度U1+U2所占比例25%,比2021年同期提高2%,棉花質量主要指標和整體水平均明顯優于2021年同期。
自2021年棉花收購季以來,巴州市場監管部門扎實開展“監管護棉”專項行動,加大對棉花收購、加工、銷售環節質量監督和執法檢查的力度,嚴厲打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違法行為,嚴禁混等混級加工和加工超水棉,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異性纖維的混入,多措并舉持續推動巴州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抓棉花質量監管就是落實自治區黨委1+3+3工作部署,貫徹棉花質量監管要求就是學黨史落實為群眾辦實事。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棉花質量監管工作,將涉及棉花的重大事項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公檢上要求保質保量,在監管上要求抓嚴抓實。年初,局領導多次協調,積極爭取將巴州庫爾勒市、尉犁縣和輪臺縣三個最大產棉區納入棉花質量補貼試點區域,2021年9月22日,又組織召開了全州棉花質量提升暨監管工作會議,通過通報質量狀況、簽訂目標責任書、實施定期質量報告和質量宣誓等方式,強化對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監管。
巴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一方面在日常監管上要求科所聯動、監檢合力、密切配合,圍繞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要節點全面開展棉花質量監督檢查和數據核查工作;一方面傾力解決基層監管人員不知干、不會干的問題,一方面加強對各縣(市)局的業務指導,通過視頻調度、業務培訓、以查代訓等形式開展教育培訓和傳幫帶活動,不斷夯實提高基層棉花質量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
一是壓實基層監管人員履職盡責的責任義務,全州棉花質量監管工作全局一盤棋、全線一條心,監管沖鋒在線,檢驗保障在后,各項工作任務責任到人,按照時間點、進度表、任務圖作戰,按照工作任務數量、完成質量、報送時效周統計、月排名,確保州局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能落到實處。二是壓實企業履行質量義務的主體責任,將2020年度質量監督檢查的問題清單變成2021年實施檢查的履職清單,針對棉花收購加工行業特點和時間節點,通過舉辦質量明白人培訓考試和企業自主公開承諾的方式,增強棉花企業提升棉花質量的使命感和落實好監管要求的緊迫感、責任感。
一是圍繞自治區、自治州黨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對棉花質量提升的要求,在新收購年度初期早謀劃、抓落實、撈干貨、求實效,實施以下工作:1234監管要求(即每家棉花企業設立1個棉花質量補貼宣傳牌,2個異纖危害防治宣傳牌,刷寫3處以上質量標語,配備4名以上專職異纖挑揀員);統一3牌(即在全州統一籽棉收購價格公示牌、垛位牌、異性纖維人工挑揀日公開、周排名、月獎勵公示牌,統一3本:籽棉收購檢驗記錄本、皮棉跟班檢驗記錄本和儀器雜質檢驗記錄本);具備2書(即棉花質量提升目標責任書、承諾書);4個公示(即在大門顯著位置公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公示誠信經營等級評價、公示質量補貼試點企業、公示承諾書);4個公開(即在檢驗室公開棉檢員信息、公開包材檢驗報告,公開檢驗儀器設備檢驗證書,公開在用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證書),并統籌各縣(市)市場監管棉花質量監管力量,在全疆率先完成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質量檔案工作。
二是在三絲治理環節,鼓勵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對新疆利華棉業2項三絲清理實用新型專利項目獎勵10萬元。在開秤收購前要求企業制定、落實三絲記錄和獎懲制度,貫徹三絲治理、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理念;要求企業必須具備4名以上專職異性纖維挑揀員,必須實施技術改造,未安裝三絲清理機的不得開秤收購;要求企業門崗人員履行一崗雙責,不戴純棉白帽子人員不允許進入廠區,化纖篷布不允許遮蓋棉花,異纖袋子不允許盛裝棉花,寵物、畜牲等不得進入廠區。同時,加強三絲治理先進管理模式的推廣,組織全州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觀看了利華棉業三絲精選車間人機配合精揀操作,垛區人工精挑和關鍵控制點機器清理異性纖維的視頻。全州棉花質量監管人員來到棉花收購加工現場,觀摩和調研企業三絲挑揀、挑揀記錄和獎勵制度的實施情況,通過上述舉措在思想上解決企業不重視、不想做的問題,在行動上解決不會做和做不好的問題。
三是嚴格落實一試五定要求。首先是在監管層面,局檢驗檢測中心制作了企業籽棉收購一試五定標準化流程和操作小視頻,經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向全疆普及示范和學習推廣。同時,該局發揮統籌優勢,組織各縣(市)棉花質量監管人員在利華棉業五廠現場觀摩了一試五定全流程操作。其次是在企業層面,要求全州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按照統一的封皮、統一的表式、統一的內容制作棉花收購檢驗單,籽棉收購檢驗記錄本、皮棉跟班檢驗記錄本和儀器雜質檢驗記錄本;明確要求企業扦樣單與檢驗單位相符,檢驗單與過磅單相符,過磅單與結算發票相符,結算發票與平臺上傳數據相符。
新收購年度以來,全州市場監管部門嚴格監管,堅持問題導向,嚴查企業是否落實質量義務,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認真開展收購和加工環節的質量監管,確保棉花公平交易,維護棉農合法權益,確保企業按照國家標準和軋花工藝流程規范加工。該局以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為契機,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花加工企業誠信經營等級評價管理辦法的規定,按照輕微質量問題、一般質量問題和嚴重質量問題對棉花加工企業予以降等降級,科學評定企業質量信用等級,積極探索發揮企業質量信用監管的有效性,將對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單一的質量監管提升為對一個現代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面規范和治理予以監管,規范了企業經營,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自2021年新棉收購以來,巴州市場監管部門圍繞監管護棉在收購前期、收購中期和收購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不間斷檢查,例如:巴州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州發改委、州農業農村局、州稅務局、州消防支隊等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庫爾勒市、尉犁縣、輪臺縣轄區內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進行了監管護棉監督檢查。與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監管護棉飛行檢查組一起對企業實施檢查,對輕微和一般問題要求立查立改,對嚴重質量問題通過行政執法方式下達文書限期責令改正,對違反自治區棉花加工企業誠信經營評價暫行管理辦法的當場記錄不良行為要求整改,對企業質量管理不到位、質量意識淡薄的當場約談,當場教育批評。如庫爾勒市市委常委帶隊分成2個專班,組織8個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在開收前對企業進行綜合檢查,一個部門一個問題整改落實不到位的不允許開秤;輪臺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帶隊,每家企業親自跑,每項工作親自抓,對每家企業的狀況予以熟悉了解;且未縣市場監管局組織企業在垛區、在車間質量宣誓,繃緊棉花質量弦不放松,力求在新收購年度提升棉花收購、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新年度棉花產品質量。
2022年,巴州市場監管局棉花質量監管工作將聚焦提升棉花供給品質,嚴格落實“專業倉儲+在庫公檢”制度,進一步規范皮棉入庫管理,強化監管措施,持續、深入開展“監管護棉”行動,保障棉農、棉企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棉業秩序,力爭棉花質量監管工作再出新成績,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