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杰
近年來,群眾舞蹈已經逐漸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形式,并且隨著時代發展其在形式上也越發變得多樣化。群眾舞蹈不僅可以讓人們在業余生活中放松身心,還可以切實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同時,通過將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群眾舞蹈中,還可以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單位,應立足于長遠發展,加強對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從而推動群眾文化建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群眾舞蹈是圍繞群眾進行創作,以自我娛樂為開展目的的一種群眾性舞蹈活動,其具有廣泛的參與性。與其他舞蹈藝術形式一樣,群眾舞蹈的創作靈感也是從廣大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得來的,換言之,群眾舞蹈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藝術形式,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群眾舞蹈不僅是群眾通過舞蹈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徑,也是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具體體現。與其他舞蹈形式相比較來說,群眾舞蹈的難度并不是很高,即使是毫無舞蹈基礎的群眾也能夠很好地掌握,能夠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群。群眾舞蹈還能夠起到全面健身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也越發強烈,在很多地區,人們逐漸開始通過群眾舞蹈這種形式來強身健體,所以說,群眾舞蹈不僅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還具有一定的實用特性,在使群眾業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的同時,還能使群眾的身體等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群眾舞蹈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變得更為豐富,其在內容方面不僅展現了新時代廣大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還能夠更好地傳遞群眾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觀念。而在形式上也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形式:一種是民間舞蹈,主要是指由廣大群眾自發組織、自由創作的群眾舞蹈形式,在舞蹈內容上貼近群眾的實際生產生活,具有親和力,受到群眾的廣泛喜愛和認可。并且每個地區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群眾舞蹈,所展現的舞蹈內涵也更加豐富多樣。另外一種是社交舞蹈,其作為群眾舞蹈的一種可以讓參與者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從而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奠定基礎。
首先,群眾舞蹈具有娛樂性特點。群眾舞蹈是圍繞群眾開展的以自娛自樂為目的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不同于其他專業化的舞蹈,群眾舞蹈不需要舞蹈表演者有多么扎實的舞蹈基礎和技術,其在根本上是為了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讓參與群眾舞蹈的人們能夠從中獲得快樂,在身心上放松,消除負面情緒,從而使群眾的身心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群眾舞蹈無論是主題,還是內容等方面都是對廣大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狀態的一種生動形象的展現,將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動作提煉出來,并經過藝術美化將其巧妙地融入舞蹈動作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群眾舞蹈活動的準入門檻,使群眾更容易掌握舞蹈動作要領,而且還能切實增強群眾舞蹈的娛樂性。
其次,群眾舞蹈具有民間性和普及性特點。群眾舞蹈的民間性主要是指其是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著不同特色的民間舞蹈,經過歷史的不斷積累沉淀,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逐漸演變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舞蹈形式。而普及性則是指群眾舞蹈難度不高,即使是沒有任何舞蹈基礎的群眾也可以熟練掌握,使各個年齡段群眾的舞蹈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成為人們業余生活中不容忽視的一種休閑方式,在陶冶人們情操的同時,切實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
最后,群眾舞蹈具有自由性特點。群眾舞蹈的創作編排相對來說較為自由和隨意,不會受到過多的限制,讓舞蹈創作者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另外,群眾也可以結合自身的思想情感、生活狀態以及對藝術的獨特追求等,對群眾舞蹈進行自由的創作編排。由此可見,群眾舞蹈不只是專業舞蹈創作者才能創作,而是每一個喜歡群眾舞蹈的群眾都可以共同參與到群眾舞蹈創作編排中,換言之,群眾舞蹈是一種真正來自群眾且服務于群眾的舞蹈形式。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形勢下,廣大群眾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也就是說,當人們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已經得到切實保障的情況下,人們對生活的品質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身心均得到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提升綜合素養等目的。但是就當前群眾舞蹈發展現狀來看,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方面,群眾舞蹈缺少獨有的地方特色。群眾舞蹈是一種以群眾為主體的舞蹈形式,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群眾舞蹈中可以將不同地區、民族的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通過群眾舞蹈這種形式不僅可以記錄下時代的發展變遷和民族的歷史等,還可以使優秀的民族精神以及歷史文化精華等潛移默化地影響群眾,讓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進一步增強。由此可見,群眾舞蹈本身就應充分展現其民族和地域特色。
但是從目前的群眾舞蹈發展情況來看,絕大部分都缺少地域及民族特色,在創作編排群眾舞蹈的過程中,并未深入當地群眾的實際生活中充分掌握他們的生活習慣,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更是缺少足夠的了解,無法準確地把握其中的精髓。
另一方面,群眾舞蹈題材過于單一。群眾舞蹈在創作編排過程中,題材的選擇非常重要。群眾舞蹈源于群眾生活,而群眾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能夠用以作為舞蹈題材的自然也很多。但從當前群眾舞蹈的題材內容來看,單一化問題仍然存在,各地開展的群眾舞蹈大同小異,缺乏新鮮感。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之下,作為群眾舞蹈創作者必須具有創新意識,舞蹈選材既要多樣化,又要貼近群眾生活。特別是在當前多元文化蓬勃發展的階段,能夠為群眾舞蹈提供更加豐富的創作靈感和素材,通過文化融合的方式使群眾舞蹈能夠得到創新,從而在發展過程中可以與時俱進,切實提高群眾舞蹈的品質,使其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群眾的文化需求。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應充分認識到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普及群眾舞蹈。因此,群眾舞蹈在其發展過程中,應不斷進行優化創新,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而這就需要文化館積極招收和培養專業化舞蹈人才,讓其能夠為群眾舞蹈作品創作編排的創新貢獻力量,還可以為群眾舞蹈文化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群眾舞蹈創作編排過程中注重創新,與群眾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舞蹈活動的熱情,還能夠使群眾舞蹈的藝術表現力進一步提高,推動群眾舞蹈文化得到更好的普及推廣。所以說,文化館館員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制作相關微課視頻等形式,使文化館培訓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高效。由此可見,通過應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可以不受時空的約束,讓人們不管身處何時何地都能夠學習群眾舞蹈文化,進而使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范圍逐漸擴大。
群眾文化是從群眾的生活中而來,而文化館要想使群眾舞蹈得到更好的普及推廣,就要吸取國內外優秀舞蹈作品的精華部分,取長補短,將多種元素有效融合在一起。文化館館員應深入基層,深入挖掘生活中那些有價值的創作素材,并充分融合不同地區舞蹈特色,使舞蹈作品能夠更加新穎獨特,舞蹈動作的表現上也更加規范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深入發掘生活元素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這樣可以使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既具有生活氣息,又不失藝術涵養。就群眾舞蹈來說,參與活動的通常都是沒有舞蹈基礎,甚至是從來都沒有接觸過舞蹈的人,所以,文化館館員指導群眾排練舞蹈時,專業性不需要太強,這樣才能夠激發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反之,則極易使群眾排練的積極性受挫,進而使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不能夠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因此,作為舞蹈的創作者要能夠深刻地理解群眾舞蹈的內涵,并通過自身豐富的經驗,輕松呈現不同舞蹈表演風格,以此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這樣不僅可以讓群眾更好地參與到舞蹈中,還能夠將舞蹈作品的內涵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首先,文化館要打造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使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新穎獨特的舞蹈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中。作為專業的舞蹈人才應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善于捕捉身邊的故事,并通過藝術加工的方式將其轉化為舞蹈動作。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對群眾舞蹈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在群眾舞蹈的創作編排過程中,既要與群眾生活貼合,又要符合群眾的藝術審美需求。
其次,群眾舞蹈形式在共性的基礎之上又要突出個性化,在創作形式上秉持自由開放的原則,文化館館員應積極走入社區、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場等,使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從而使群眾舞蹈能夠更加具有影響力。群眾舞蹈主要面向的是普通群眾,所以舞蹈動作應難易程度適中,并結合音樂、服裝以及道具等作為輔助,使群眾舞蹈更加具有藝術氣息,這樣也能夠使其普及推廣上效果更佳。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創編群眾舞蹈的過程中,應突出動作簡單、韻律優美以及節奏感強等特點,以此來吸引群眾廣泛參與。
最后,不斷創新舞蹈表演形式。文化館安排館員深入了解本地區群眾舞蹈文化開展的實際情況,與企事業單位、社區等進行合作,優化整合資源,共同組織相關文娛活動,并且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推送群眾舞蹈文化等相關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讓群眾了解到更多群眾舞蹈方面的知識,還可以調動起他們參與群眾舞蹈創作的動力,進而在藝術素養方面得到真正的提升。
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群眾舞蹈的普及推廣應緊跟時代步伐,使群眾舞蹈內涵更加豐富,以此來滿足廣大群眾的多元化需求。而群眾舞蹈離不開音樂的相互配合,只有兩者相得益彰,才能使群眾舞蹈更加具有藝術魅力。一方面,確保配樂能夠符合群眾的審美。群眾舞蹈要想實現真正的創新,舞蹈的配樂也要做出改變,例如由傳統向流行音樂逐漸過渡,并且許多專業舞蹈所使用的音樂也被逐漸運用到群眾舞蹈中。文化館應安排工作人員提前做好調研,挑選能夠符合大多數人喜好的歌曲,并以此為基礎對其進行藝術加工,根據音樂的意境和節奏來合理設計舞蹈的肢體動作。另一方面,適合的音樂能夠促進舞蹈的內容呈現。音樂是否合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群眾舞蹈的藝術展現效果,因此,文化館應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大膽嘗試新的音樂類型,滿足群眾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群眾舞蹈活動,使群眾舞蹈得到更好的普及推廣。另外,文化館工作人員可以幫助群眾挑選符合舞蹈主題的服裝和道具,道具不必精致,但要能夠將舞蹈的地方特色充分展現出來,就算是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只要是合理運用,也能夠讓群眾舞蹈具有不一樣的魅力。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大力推進群眾文化建設步伐,其在發展上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群眾舞蹈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變得越來越豐富,使群眾的業余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應擔負起自身職責,加大群眾舞蹈普及推廣力度,針對群眾舞蹈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普及推廣策略,使群眾舞蹈能夠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