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屢創新高,源于其對技術的敬畏以及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
在今年慕尼黑車展上,一家來自中國的汽車公司格外引人注目,不僅在新能源汽車的展區占據了半個場館,而且每日都被圍得水泄不通,成為參觀人群最多的展臺之一。這家公司,就是比亞迪。
在9月4日的開幕現場,比亞迪攜海豹、宋PLUS"EV冠軍版、元PLUS(海外命名為BYD"ATTO"3)、海豚、漢以及騰勢D9亮相,涵蓋轎車、掀背車、SUV、MPV車型,成為歐洲市場上少有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推出新能源全車系車型的車企。
重裝亮相慕尼黑車展,體現出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自信。
數據顯示,今年1-8月,比亞迪累計出口近12萬輛。隨著比亞迪海外市場布局的日趨完善,下半年出口量有望再創高新。據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透露,比亞迪2023年全年出口量將達25萬輛。
截至目前,比亞迪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巴西、新西蘭等54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在以色列、泰國等國家,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形成領先優勢。今年7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投建三座全新工廠,以全產業鏈優勢加速全球布局。據悉,比亞迪還考慮在歐洲地區建立首個汽車整車工廠,目前正在進行選址工作,預計今年年內選定地點。
當然,比亞迪的耀眼之處絕不止于此。
繼2022年11月以超23萬輛的月銷首奪中國市場月度銷量冠軍之后,比亞迪在2023年上半年又創下了多個銷量紀錄:在國內,比亞迪奪得了今年上半年車企、品牌雙料冠軍;在全球,比亞迪上半年以125萬輛的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十車企榜單。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374.7萬輛,同比增長44.1%,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到28.3%,比亞迪銷量則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三成以上。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曾表示:“如果沒有比亞迪的參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腳步將推遲好幾年?!?/p>
多年來,在汽車領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能夠在銷量上進入全球前十行列的,一直是歐美日的傳統老牌車企,他們除了在全球范圍擁有大量的忠實粉絲外,在口碑上也有著很難撼動的根基。如今,這一局面正被比亞迪打破。此次上榜全球前十車企,不僅僅是比亞迪的“高光時刻”,更是中國車企在全球汽車市場崛起的最好證明。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此次沖進全球前十的車企是比亞迪?
眾所周知,產品力是決定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強大的產品力又離不開背后技術體系的支撐。比亞迪在銷量上屢創新高的背后,與其對技術的敬畏以及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不無關系。
自成立以來,比亞迪一直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凹夹g研發是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長征,在這條長征路上我們沒有猶豫,一直把技術研發作為我們堅定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在第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如是說。
早在2002年,比亞迪便在動力電池基礎上進行大量投入。2003年,比亞開始了混動技術的研發,累計投入超千億資金。尤其是最近12年,比亞迪有11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當年的凈利潤,很多時候甚至高達凈利潤的3-4倍。即便是在最困難的2019年,比亞迪也咬牙投入84億元之多。到2022年,研發投入進一步達到202億元,同時也遠遠超過當年凈利潤(166億元)。據悉,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研發投入142.46億元,同比增長120.2%。值得一提的是,其研發投入大幅超過同期凈利潤。
截至目前,比亞迪已建成11個研究院,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4萬項、授權專利超2.8萬項,每天專利申請19項、專利授權15項,獲得專利金獎4項。研發團隊也從成立之初的20人增長了2"000多倍,研發人員超9萬人,今年又有3萬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加入比亞迪,其中81%從事研發工作。
正是經過20年的技術積累和對新能源戰略的前瞻性和長期堅持,才有了比亞迪今天的厚積薄發。如今,比亞迪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魚池”,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芯片等新能源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已推出的刀片電池、DM混動、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云輦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為其技術創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也推動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變革。
在眾多創新技術的加持下,如今的比亞迪已正式完成比亞迪王朝、比亞迪海洋、騰勢、仰望以及方程豹的多品牌矩陣布局,產品類型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等主流市場,價格區間涵蓋幾萬元到上百萬元,全面滿足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的用車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8月,比亞迪已推出海鷗、宋Pro"DM-i、唐EV冠軍版、騰勢N7、海豹DM-i等十余款新車,并受到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和用戶的認同。據了解,今年4季度,比亞迪還將推出比亞迪宋L、方程豹豹5等新車。相信,隨著這些新產品的源源不斷的加入,將持續助推比亞迪的市場表現再上新臺階。
可以預判,在火熱的新能源賽道上,隨著技術、品牌、產品等層面的全方位進化,已經搶占了先機的比亞迪,向前奔跑的速度只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