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將傳統產業與其他業態進行融合,達到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推動,能實現1+1gt;2的乘數效應。本文以產業鏈為切入點,選取傳統制造業中的電線電纜產業,通過構建線纜產業鏈統計分類,對無錫線纜產業鏈布局現狀有所了解,同時擴展到全域傳統制造業,結合“鏈式思維”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的現實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提升協調發展水平、著力培育鏈主企業、傳統新興產業并駕齊驅等建議,謀深謀細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路徑。
關鍵詞 "傳統制造業;“鏈式思維”;無錫
傳統產業,尤其是傳統優勢制造業,無論從產業生態優化、產業鏈完善、經濟穩增長,還是促進共同富裕等諸多方面考量,都是無錫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就是夯實實體經濟的根基。然而,近年來傳統制造業發展逐漸緩慢,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一、“鏈式思維”融入傳統產業的現實意義
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不完整、產業能級不夠高等既是無錫傳統產業發展的現實困境,也是全國其他城市傳統產業發展的現實通病。各城市就如何“喚醒”傳統產業進行研究探索,其中將“鏈式思維”融入產業發展是行之有效的路徑。它可以有效打破企業單打獨斗分散式經營的局面,打破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塊式發展的壁壘。具體來看,有以下三方面意義:一是凝聚產業發展合力,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產業集群會縮小產業體系的空間范圍,從而降低生產、供貨成本。此外,產業集群中的企業管理相對比較集中,可實現社會資源集約利用。二是競爭倒逼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優勝劣汰。產業集群的形成會吸引大量企業入駐,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又會倒逼技術創新,有利于創新氛圍的營造。三是集群具備絕對優勢,有力促進區域發展。產業集群是區域參與經濟競爭的新生力量,是提升城市能級、區域地位和國際影響的中堅力量。
二、“鏈式思維”構建產業鏈統計初探
鏈式思維構建產業鏈統計分類,是以區域某主導行業為基礎,基于行業涉及的產品在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通過向上和向下的延伸探索,力求在本地打造行業全產業鏈。本文從電線電纜產業切入,構建電線電纜產業鏈統計分類并進行相關分析。
(一)電線電纜上下游產業鏈分類
電線的主要結構為“導體+絕緣”,電纜的主要結構為“導體+絕緣+護套”。通過該定義確定線纜產業上游行業主要為提供制造電線電纜產品原材料的基礎材料行業,如銅、鋁及其合金,制造交聯絕緣套及護套料的橡膠行業,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化工行業等;中游行業主要為提供電力電纜、通信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纜及裸電線、繞組線等其他類型電纜的線纜生產制造企業;下游行業主要為對電線電纜有需求的行業,如工程機械、通信行業、電力行業及建筑行業等。目前,與電線電纜行業密切相關的電力、工程機械、通信、船舶、交通等行業需求旺盛,尤其是連續增長的家電制造業和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的海洋工程等特種裝備制造業更是電線電纜行業持續發展的保證。
(二)電線電纜產業鏈統計分類
基于上下游產品分類,按照“模糊對應”思路,并參考《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整理出上游原材料加工制造環節包含6個行業小類,中游主體產品制造環節包含4個行業小類,下游應用領域為使用電線電纜產品的相關行業(見表1)。因大部分領域涉及多個統計分類,所以很難進行行業歸口統計。以“鏈式思維”構建完整統計分類的思路為:上中游產品產出+下游應用產出,在摸清楚上中游規模、效益的前提下,下游領域更多探索如何基于現有基礎,進行產業鏈式布局,從而對整體領域實現有效供給。
三、電線電纜產業鏈構建實證分析
電線電纜產業是無錫重點傳統制造業,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步至今,歷經30年的風云跌宕,產業規模從百億能級成功躍居千億能級,產業層次從“低小散”持續向“高精尖”攀升,市場版圖由國內向國際市場擴張。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支撐工業經濟發展
“十三五”以來,無錫電線電纜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總體保持穩定發展態勢。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以下簡稱“規上”)線纜產業總產值2211.34億元,2021年達到2931.34億元,五年連上7個百億臺階,年均增長5.8%。2021年全市規上線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925.67億元,利潤總額82.94億元。線纜產業總產值占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3.7%,是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上游規模略勝一籌,產業布局趨于均衡
從產業鏈布局看,2021年無錫電線電纜產業鏈中的上游基礎原料產品制造環節實現產值1547.61億元,中游電線電纜主體產品加工制造環節實現產值1383.73億元,上游規模略勝一籌??v觀歷史數據,上、中游產業布局總體呈現震蕩均衡趨勢,2016年無錫電線電纜產業上、中游規模比例為61.1:38.9,到2021年的52.8:47.2,占比差距從22%縮小至5.6%,上中游規模趨于均衡。
(三)空間集聚效應凸顯,宜興引領作用最強
從企業數看,2021年無錫規上電線電纜產業企業460家,宜興、江陰企業數分列前二,分別為209家、145家,合計占全市的77%,市區占23%;從產值看,宜興占全市比重高達68.1%,其次是江陰(20.1%),市區僅占11.8%;從線纜產業戶均產出看,宜興戶均產值9.55億元,高于全市平均(6.37億元)3.18億元,戶均產出為八板塊之首。宜興集聚了全市線纜產業近七成的產值,引領作用最強。
(四)頭部企業支撐有力,未來發展存在隱憂
本文選取了宜興線纜基地2021年產值前10的企業進行調研,均為中游產品制造企業。2021年這10家企業實現產值630.87億元,同比增長31.6%,占宜興該行業規上企業總產值的46.7%,拉動地區規上線纜產業產值增速14.5個百分點,龍頭企業在整個行業中起到了較好的帶動作用。但企業也普遍反映未來發展存在隱憂:一方面,原料價格波動。電線電纜行業具有“料重工輕”的特點,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加大了公司成本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面,產銷周期長。下游企業中電力公司占據了較大份額,電力系統一般會在二、三季度進行招投標,供應商下半年交貨,銷售的季節性特征會造成中游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出現波動。同時,國內電線電纜生產企業眾多,且多以中低壓線纜為主,同質化競爭嚴重。
四、“鏈式思維”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存在的困境
(一)“鏈式思維”融入產業規劃布局還不夠
無錫產業結構偏重、偏傳統,大多數傳統制造業位于產業鏈中游且多以基礎加工制造為主,利潤空間兩頭受擠,企業抗風險能力差。企業之間產品、技術、經濟關聯性缺乏,通常每個企業內部就可以完成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加工的全過程,企業單打獨斗、分散經營的特征明顯。受傳統思想制約、地域文化局限,大多數企業抱有“小富即安”心理,且企業“外包意識”普遍較弱,行業內部缺乏細致的分工,傳統產業“一盤棋”意識不強,行政界限淡化還不夠,牽頭部門在產業鏈梳理和整體布局的閉環作用發揮還不夠。如宜興電線電纜產業上、中游規模比例約為2:3,上、中游形成有效業務鏈接的比例不足50%。
(二)鏈主企業集聚打造及全方位服務還不夠
不少產業鏈缺乏帶動作用明顯的“鏈主”企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高成長性企業不多,發展的速度和質態不夠高。參照貝恩和日本通產省對產業集中度的劃分標準,選取產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三項指標,分別計算無錫規上線纜產業集中度指標CR4、CR8值,得出無錫電線電纜產業市場還屬于競爭型市場結構,這表明無錫傳統制造業鏈主企業打造還不夠。另外,無錫的營商環境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對不同產業和企業的政策扶持覆蓋面還不夠,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發展信心不足,更要認識到優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的重大作用。
(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視程度還不夠
地方政府和企業更熱衷于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技改不夠重視??v觀無錫近年來的產業政策,更多的是傾斜于新興產業領域,缺少有針對性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專項政策。但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相互影響。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不應忽視傳統產業,要加強傳統制造業企業的技術改造,力促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共同推動工業倍增式跨越。
五、助推無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建議
(一)放大區域格局,提升全域協調發展水平
一方面,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科學調研摸清各地區的優勢產業,明確重點領域和發展路徑,基于重點產業空間布局,充分發揮各地區智能創新發展先行區(開發區)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另一方面,要放大區域格局,“跳出產業看產業”,把傳統優勢產業發展放在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中考量。要立足全產業鏈謀劃布局,推動傳統產業從某一領域向全域延伸,把話語權、自主權掌握在無錫,把利益鏈、價值鏈留在無錫。與此同時,要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化與周邊發達地區科研院所合作;聚力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積極爭取各類資源要素;搶抓“一帶一路”、RCEP等合作機遇,拓展國際市場,統籌市內外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全域協調發展水平。
(二)激發主體活力,著力培育一批“鏈主”企業
發展的活力來自市場、來自企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企業降本減負,全面落實近年來無錫市出臺的產業扶持和企業減負各項政策;強化金融服務支持,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助推小微企業做大做強。打造服務效率最高、管理最規范、市場最具活力、綜合成本最佳的營商環境。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企業家創業積極性,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錫商精神和工匠精神,切實保護好企業家合法權益;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在培育龍頭企業上狠下功夫,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行業影響力、生態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從而吸引配套企業圍繞其集聚,構建“鏈主”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
(三)強化思想認識,實現傳統新興產業并駕齊驅
電線電纜產業、紡織及服裝加工、精密機械及汽車配套工業、電子信息及家電業、特色冶金及金屬制品業、精細化工及生物醫藥業等都是無錫重要的傳統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要清醒認識到,傳統產業不是落后產業、夕陽產業,而是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調結構、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做優傳統,做強新興,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并駕齊驅,促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一是給予專項政策支持,鼓勵傳統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產權轉讓等方式加強存量資產優化整合;二是引導廣大小微企業大力攻堅細分領域,努力成為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三是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作者單位:無錫市統計局)
【責任編輯: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