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強國有企業黨委對企業法治建設的領導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當前,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要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依法治企道路,持續推進國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體推進依法治企與合規經營,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健全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體系,不斷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國有企業黨委;法治建設;依法治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國際化經營等領域任務繁重,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復雜多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堅持依法治企,推進國有企業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既是國有企業穩健發展的內生需要,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國有企業黨委領導是推進企業法治建設的根本保障
2021年10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設的意見》指出:“堅持企業黨委(黨組)對依法治企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發揮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推進國有企業法治建設,必須堅持國有企業黨委的領導,這樣才能為國有企業推進依法治企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人才保障。
(一)有助于推動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
堅持國有企業黨委對企業法治建設的領導,將黨的全面領導融入依法治企重點任務,深化法治國企建設,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正確定位黨組織、董事會、經理層等各個治理主體的責任,有利于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水平。
(二)有助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關鍵是要使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堅持國有企業黨委對企業法治建設的領導,通過與公司治理相結合,持續完善制度建設,將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轉化為企業規章制度,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國有企業貫徹執行,夯實管理基礎,不斷增強制度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為國有企業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供制度保障。
(三)有助于中國特色國企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國有企業黨委對企業法治建設的領導,完善國有企業黨委領導法治建設的方式和機制,可以推動國有企業依法治企理念更加強化、公司治理機制更加完善,可以將中國特色國企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動能。
二、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國有企業黨委在深入推進企業法治建設中成效明顯,依法治企能力持續加強,依法合規經營水平不斷提升,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一)國有企業黨委對企業法治建設的領導進一步加強
1.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主體地位更加明確。國有企業黨委一以貫之地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將法治建設納入企業整體進行統籌安排部署,推動并落實黨的領導融入國有企業治理體系,進一步明確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的法定地位,切實發揮了黨委在企業法治建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2.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的組織機構逐步健全。強化黨委對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企業法治建設領導小組,黨委書記擔任組長,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抓政策研究和決策部署,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嚴負其責、嚴管其轄,推動落實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成立黨委全面依法治企領導小組,聽取法治建設情況匯報,審議企業法治建設規劃和工作部署等重要事項,切實推動法治國企建設;成立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員法治觀念不斷增強。
(二)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意識進一步加強
1.建立了保障職工民主管理權利的制度。國有企業黨委通過前置審議重大事項、領導企業依法選舉,在國有企業制定薪酬獎懲、勞動紀律、休息休假等規章制度以及改革發展、重組合并、資本運作等重大事項時,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切實保障職工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確保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國有企業一貫到底。
2.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和歸屬感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黨委高度重視企業工會法治建設,通過督促工會干部學習黨關于工會建設的政策理論、工會管理法律法規等知識,進一步樹牢工會工作法治思維,為干部職工開展調解、提供法律援助等幫助,引導干部職工愛崗敬業、理性表達訴求,促進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凝聚發展合力,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不斷注入動能。
(三)依法治企與依法決策能力進一步提升
1.領導干部法治理念和程序意識進一步樹牢。國有企業黨委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定期組織學法活動,黨委班子成員堅持每年集中學法不少于兩次,通過擴大會議方式,將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子公司經營班子納入學習范圍,通過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法律、黨章黨規等理論知識,用法治思維武裝頭腦,堅決遵守“決策必問法、違法不決策”的原則。
2.法治建設切實發揮了輔助支撐決策作用。國有企業黨委通過領導建立企業權責清單、各治理主體決策結構清單、“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法律審核清單,將法律審核嵌入重大決策流程,將合法合規性審查作為重大決策事項必經的前置程序滲透到經營決策的每一步,為重大決策提供法治保障。
(四)法治工作隊伍履職能力進一步提升
1.建立了一支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國有企業黨委高度重視法治人才隊伍頂層謀劃,堅持把是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是否懂法、是否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重大疑難問題作為領導干部選拔、考核、續聘的重要內容,按要求配備總法律顧問并推動進入領導班子,配備與企業規模及業務需求相適應的法律專業人才,為企業法治建設提供專業和人才保障。
2.建立了法治工作人才分級分層培養機制。每年組織開展總法律顧問年度工作述職,以述促建;建立法治合規知識學習、培訓制度,堅持持續優化法治合規培訓內容和方式,分層分級組織開展全員培訓,支持法治人才每年集中培訓不少于8小時,選派法治人才參加上級單位組織的法治建設專項檢查、法律糾紛案件辦理,持續提升法治人才隊伍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
三、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企業法治建設的路徑
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南,也為法治國企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國有企業黨委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探索深化國企法治建設的路徑,領導并推動國企法治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堅持走中國特色依法治企道路
1.持續推進黨組織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相融合。國有企業黨委領導下的全體職工是依法治企的主體,推進國企黨組織與法人治理結構深度融合,將黨的建設與法治建設一體推進,既可突出國企的政治屬性,確保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的主體地位;也可增強全體干部職工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確保國企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推進建立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國有企業黨委要領導建立健全黨組織頂層謀劃、董事會全面領導、經理層主責推動、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協同配合的法治建設和治理結構體系,推動法治合規要求落實到治理體系、規章制度、各領域、全過程,將企業法治工作融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中,以法治建設為牽引,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構建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
(二)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領導確立依法治企的戰略發展目標。國有企業黨委要以上級單位戰略目標及本企業發展規劃為導向,把全面依法治企作為企業發展基本戰略之一,通過研討決定企業法治合規建設規劃,將法治合規建設納入企業總體規劃,與企業改革發展重大任務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同獎懲。
2.領導推進業法融合,建設國有企業法治合規體系。國有企業黨委要以“防風險、強保障”為目標,推動企業法治工作轉型升級,構建業法融合新模式,把法治工作融入合同管理、授權管理、法律糾紛案件管理等業務流程中,落實總法律顧問列席黨委會、董事會參與研究討論涉及法律合規的相關議題,推進法治信息化建設,并與科研、生產、經營、財務等系統互聯互通,以業務驅動法治,用法治保障業務,防止法治與業務“兩張皮”。
(三)一體推進依法治企與合規經營
1.統籌推進依法治企與合規管理。國有企業黨委要推動配備首席合規官,督促企業各部門各司其職,結合企業法治建設和合規管理的特點,協同做好企業法治合規工作規劃,推進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和合規管理體系有機融合,一體落實法律風險風范與合規管理風險識別機制、盡責調查機制、措施制定及整改機制,加強資源共享與工作協同,減少內部資源消耗,提升國有企業治理能力,防范經營風險。
2.推進建立后評估制度。國有企業黨委應督促經理層建立規章制度執行、案件后評估制度,深化開展制度執行情況穿行測試,全面分析業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而補齊短板、完善機制,進一步提升制度效能;要強化案件管理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做好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后半篇文章”,有效發揮“以案促管”機制效能。
(四)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1.多措并舉推動涉外法治建設,提升涉外法治保障能力。國有企業黨委要圍繞企業發展大局、涉外法治工作大局,超前謀劃、多措并舉推進涉外法治建設,加大開展涉外法律合規培訓,加強對國際規則、外國法律及投資目的國法律政策的研究,學習海外投資企業合規管理的先進經驗,增強使用規則的能力,發揮涉外法治建設對國際化經營的規范、引領和保障作用,推進企業法治體系融入現有國際體系,防范企業走出去的法律風險。
2.推動建立涉外法律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國有企業黨委要以國際化發展為導向,督促建立制度化、信息化、規范化的涉外法律制度體系,健全完善涉外法律制度,確保涉外法律工作有法可依;推進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眼光和視野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完善涉外法律風險排查處置機制,編制涉外法律合規風險清單,全面抓好涉外風險管控。
(五)健全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體系
1.建立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體系。國有企業黨委要積極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探索建立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體系,編制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清單,加強對領導干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能力的培訓,督促領導干部帶頭遵守法律、執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增強全體干部職工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
2.建立法治建設考核和責任追究體系。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將領導干部法治建設責任落實作為重要考評項,將個人及主管業務領域的故意違法違紀行為作為考核的一票否決項,督促領導干部切實履行法治建設領導責任;把法治建設納入政治巡察、政治監督、審計監督的重點內容,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充分利用好執紀問責利劍,堅決懲治違法違紀違章行為,為企業營造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環境,以領導干部的實際行動帶動企業全體干部職工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進而形成推進全面依法治企的強大合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J].求是,2022(04).
[2]岳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來源、邏輯體系與實踐路徑[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07):53-63+155.
[3]譚勁松,朱人杰,秦帥.國有企業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結構:一個基于國企多元化目標的分析框架[J].財務研究,2020(05):3-14.
(作者單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
【責任編輯:江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