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國資國企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蹄疾步穩深化國企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和黨的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紅利不斷顯現,為國資國企破浪前行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澎湃動力。

堅持黨建引領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黨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將學習貫徹工作與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國企黨建深度融合,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出臺《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區屬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完善《自治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考核辦法(試行)》,開展“國企黨建質量提升年”“國企黨建質量鞏固年”“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年”“國企黨建質量深化拓展年”活動,實施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八大工程”特別是“青馬工程”“陽光工程”,區屬企業100%實現“黨建進章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黨委前置討論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建立了黨委前置討論研究清單審批制度,全部建立了“第一議題”制度,推進了黨建項目化、規范化、標準化,推動了黨組織全覆蓋、黨建工作全覆蓋,實現了黨建考核與經營業績考核“雙掛鉤”,國企黨建虛化、弱化、邊緣化得到了有效解決。
聚焦高質量主題國有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帶領全區國有企業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全力以赴開拓市場、搶抓機遇,聚焦戰略、組織、運營、財務、科技、風險等重點領域,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組織“國資國企地市行”,持續深化內控體系建設和提質增效穩增長,不斷推動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基本形成了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管理體系,企業總體管理能力得到明顯增強,以良好效益為寧夏經濟大盤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全區國資部門監管和統計資產企業資產總額從4173億元增長到10594億元、凈資產從1030億元增長到3235億元,分別增長了1.54倍、2.14倍,年均增速分別為10.9%、13.6%,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143億元、利潤總額616億元、已交稅費1004億元。2022年1—9月,監管和統計資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83億元,同比增長24.8%,高于全國地方國企增速16.9個百分點,在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增速中排名第二;利潤總額112億元,同比增長67.3%,高于全國地方國企增速79.2個百分點,在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增速中排名第四;上繳稅費163億元,占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45.6%,同比增長56.3%,高于全國地方國企增速29.8個百分點。
優化國資布局國有經濟結構更趨合理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立足小集團、大產業,不斷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首次編制《全區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集約發展、集群發展,推進產業布局區域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發展現代化。先后實施兩輪脫鉤改革,完成區直機關所屬87戶企業脫鉤移交工作,工商類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率達到99%,有效解決了政資不分、政企不分問題。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重組整合行業龍頭企業,監管區屬企業從34戶重組整合至目前的9戶,形成了國有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產業公司3類公司發展格局。在脫鉤重組基礎上,指導企業加大內部整合力度,壓縮管理層級,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完善投資、融資、運營、管理一體化體系,企業投融資功能和資本運作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銀西高鐵、中南部飲水工程等一批事關自治區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近10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3000億元,實現全區人民“高鐵夢”,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和拉動作用明顯提升。
深化國企改革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凸顯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堅持頂層設計先行,制定出臺《關于深化自治區屬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改進和加強自治區屬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實施意見》《自治區屬國有企業分類分層監管實施辦法》等政策及配套文件46個,“1+N”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全力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寧夏區屬企業全部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應配盡配,推進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全面完成全區43戶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廠辦大集體改革、管理層級法人機構壓減、“僵尸企業”處置、重點虧損子企業治理、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基本完成;特別是完成了36家中央在寧企業、區屬企業、政策性破產企業約1200萬平方米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旌纤兄聘母锶〉脤嵸|性進展,引入一批區外優勢企業推動股權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企業達到108戶,混改面43.9%,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區屬企業全部實現了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實行全員績效考核,三項制度改革這個“老大難”“硬骨頭”破局深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機制基本形成。
立足“管資本”國資監管效能不斷提升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認真履行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重要職責,加大授權力度,聚焦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實施分類監管,制定并動態調整監管事項履職清單和下放事項清單,監管事項由54項減少為19項,取消下放授權35項,賦予企業更大自主經營決策權,厘清了監管職權和責任事項,界定了國資監管邊界,明確了監管事項履職流程,為推進國資委職能轉變、規范國資監管提供了依據。落實區屬企業外部董事季度報告、企業董事會年度向國資委報告工作制度,強化產權、財務、監督稽查等基礎管理,優化業績考核,堅持“兩利三率”,在考核營利能力和功能性任務基礎上,“一企一策”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處置“僵尸企業”、科技創新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有效發揮了考核“指揮棒”作用。建成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實現國家、省、市三級監管數據互聯互通。成立自治區國有企業困難問題協調化解專班,建立領導包抓機制,按照問題分類分片包干,有力推動了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解決,實現了保穩定、穩增長、促發展目標。
履行社會責任保障民生服務大局更加有力
十年來,自治區國資委帶領國有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政治責任和社會擔當,為全社會樹立典范、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構建國有資本收益共享長效機制,10年來累計上繳國有資本收益9.3億元,完成區屬企業10%股權29.67億元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鸸ぷ?。強化環境保護,寧夏建投、寧夏電投等企業助力碧水藍天凈土行動,加快城市建成區污染企業搬遷改造、關閉退出。助力鄉村振興,國資系統累計投入近11億元幫扶44個鄉鎮的72個深度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助力市場主體穩定,集中開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欠款專項行動,積極落實對承租國有房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租減免政策,累計為中小微企業減免房租3213.59萬元。劃撥400萬元黨費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國資國企系統黨組織和黨員在一線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設立黨員先鋒崗服務隊,組建志愿服務隊,深入社區防控一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