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436.611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2.011
1 蘋果休眠期(11月底至次年3月底)防控技術
1)樹形一般采用高光效樹形及簡化修剪。使用拉枝器和刻芽技術,保持中心干直立粗壯。抹去基部 30 cm 以內的枝條,剪去不在位置上的枝[1]。科學合理的修剪病蟲枝,同時疏除枯死枝、直立枝、競爭枝等,改善樹體通透性,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抗逆性。2)3月底是蘋果腐爛病發病的盛期,徹底刮除腐爛病斑,刮除面積大于病斑周邊1~2 cm,徹底消滅病菌潛伏場所,隨后涂抹5%菌毒清水劑10倍液或波爾多液消毒,7 d后再涂1次,同時刮治輪紋病,徹底刮凈枝干上的病瘤,然后直接涂抹菌清,防止水分流失,促進傷口愈合。3)人工剪除蘋果蠹蛾、介殼蟲、黃褐天幕毛蟲、黃刺蛾等害蟲的越冬蟲繭、卵塊。對全園進行集中清理,將剪下的病蟲枝、落葉落果、刮下的潛藏幼蟲、繭塊樹皮、腐爛、輪紋病皮及上年綁縛在樹干的誘蟲帶或草把進行集中清除,運到園外深埋或燒毀,減少越冬菌源、害蟲基數。4)對冬剪的2 cm以上較大傷口和鋸口涂抹愈合劑、防水漆、白乳膠漆等進行保護,防止雨水、病蟲害侵襲和凍害。5)對樹干和大枝基部進行涂白。配比是1 kg生石灰粉加4 kg水配成石灰漿,再加入100 g鹽、100 g石硫合劑和少許豆油。對樹干和大枝基部進行涂白能夠滅菌殺蟲、防止日灼,提高樹體抗旱抗凍能力。
2 蘋果生長期(4月初至10月底)防控技術
2.1 防治腐爛病 4月初仍是腐爛病發生比較重的時期,要安排專人全園巡回觀察,發現后及時人工刮治涂藥,防止病害蔓延。
2.2 防治根腐病 和觀察腐爛病同時進行,發現癥狀后及時灌根,可結合花前施肥澆水進行。灌根以樹干為軸心,呈放射狀挖溝5~6條。溝寬40~50 cm,溝深45~60 cm,具體視根系深淺程度而定,溝長延到樹冠外圍。灌根使用藥劑可選75%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
2.3 萌芽前噴藥 4月上旬萌芽期,對全園果樹淋洗式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主要防治越冬的食心蟲、蚜蟲、葉螨,以及蘋果炭疽病、輪紋病等病蟲害。
2.4 誘殺害蟲 4月上旬,安裝頻振殺蟲燈利用特定波長誘殺害蟲,主要防治食心蟲類、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頻振殺蟲燈懸掛在樹干高度的2/3處,接蟲口距離地面高度不超過2 m,注意誘集到的蟲體要帶出園外焚燒或深埋處理;4月中旬利用蚜蟲、潛蠅、葉蟬、白粉虱的趨黃性,在園區懸掛黃色黏蟲板,密度為每667 m2懸掛20~30張。為避免誤殺有利的生物天敵,7月蚜蟲高峰期過后及時回收處理黃色黏蟲板;樹冠處吊掛瓶裝糖醋液,配方為糖、醋、酒、水比例為1.0∶4.0∶0.4∶10.0,誘殺金龜子、食心蟲、卷葉蛾等。將裝有糖醋液的瓶子吊掛在樹上,定期清理蟲體、補充加液,8~16 d需要更換1次糖醋液;8-10月,在樹干基部第1分枝下的5~10 cm處綁誘蟲帶或綁草繩、瓦楞紙板等引誘害蟲在里面越冬,12月解除燒毀。誘蟲帶對紅白蜘蛛、介殼蟲、卷葉蛾等害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
2.5 生物防治 懸掛迷向散發器,防治蘋果蠹蛾、李小食心蟲、斜紋夜蛾、梨小食心蟲。3月底至4月初在果園均勻懸掛北京中捷四方公司的迷向絲,每667 m2掛40~45根;深圳百樂寶公司的迷向絲“澳福姆”,每667 m2掛33~36根,掛在蘋果樹的背陰面,樹高約2/3處;保護天敵如中華草蛉、七星瓢蟲、捕食螨等,控制害蟲數量。
2.6 套袋期的防治 蘋果套袋是農業防治中一項主要措施,也是目前生產綠色果品最有效最直接的技術。在套袋前噴藥2次,一次是在花后,時間是4月20日左右。第2次是在套袋前3 d內,時間是5月25號左右噴施殺蟲殺菌劑,防治蚜蟲、卷葉蛾和輪紋病、炭疽病。藥劑選擇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30%滅幼脲1 000倍液。摘袋后繼續對果面進行保護,防止病菌、害蟲再次危害,要選擇對果面安全的優質低毒的高效農藥。可選用的藥劑有甲基托布津、菌毒清、多菌靈等低毒藥劑,噴施時加入0.2%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2次,可提高樹體抗逆性。摘袋后還應補施鈣肥,防止蘋果因苦痘病果實表面出現小紅點或裂果。農藥都有一定的安全期,一般為10~15 d,在蘋果上市之前20 d的安全期限內不得使用化學農藥。
2.7 防治蛀干害蟲 果實采收后,在全園排查是否有天牛危害,重點檢查主枝、主干部位。發現天牛后,可用細鐵絲伸進蟲洞,戳死幼蟲。也可以向蟲洞內注射48%樂斯本乳油50倍,然后用浸滿藥的棉花堵住蟲洞。
參考文獻
[1] 翟秀春,孫連娣,李仁貴,等.開魯縣塞外紅蘋果綠色防控綜合栽培技術初探[J].林業科技,2020,45(05):39-41.
[2] 黑曉蕓,劉煥祥.蘋果綠色防控技術[J].北京農業,2015(3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