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436.621.2 文獻標識碼:B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2.015
在河北省桃產區,害蟲有桃蚜、梨小食心蟲、桃蛀螟、蘋小卷葉蛾、桃潛葉蛾、桃紅頸天牛、桑白蚧等,其中以桃蚜、梨小食心蟲、桃紅頸天牛危害最重,部分產區桑白蚧發生較重。桃蚜在各產區均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由于繁殖能力極強,繁殖速度快,抗藥性產生快,一旦暴發,世代重疊,一般常規農藥很難控制。梨小食心蟲在各產區普遍發生,近年來,隨著果實套袋技術的推廣應用,減少了梨小食心蟲的侵染渠道,但不套袋果園梨小食心蟲仍危害嚴重。桃紅頸天牛幼蟲在樹干內蛀咬隧道,造成皮層脫落,樹干中空,致使樹勢衰弱、產量降低,甚至死亡絕產。近年來,桃紅頸天牛在各產區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1 桃蚜
1.1 為害特點 以成蟲或若蟲群集于新梢和葉背吸食汁液,被害部分向背面翻轉、皺縮扭曲,嚴重引起落葉,削弱樹勢。1 年發生近20代,以卵在枝條芽腋間、裂縫處、干卷葉中越冬。在河北省保定地區,3月中下旬卵孵化,初孵若蟲群集在幼嫩芽上為害;幼嫩葉片展開后,桃蚜轉到葉片背面為害,并排出黏液。夏季有翅蚜遷飛至周邊蔬菜等寄主上。秋季有翅蚜陸續返回到桃樹上產卵以后,以卵越冬。
1.2 防控措施
1.2.1 農業防控 結合冬剪,徹底清園,行間和附近空地也應兼顧到。桃樹行間或附近不宜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
1.2.2 生物防控 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瓢蟲、食蚜蠅、草蛉、寄生蜂、蜘蛛等天敵可控制蚜蟲種群數量,在天敵數量多、能夠抑制蚜蟲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施用化學農藥。
1.2.3 化學防控 萌芽前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藥劑防控應掌握兩個關鍵時期:一是露紅期至開花初期越冬卵孵化盛期到低齡若蟲期,建議選用印楝素、吡蚜酮、氟啶蟲酰胺等化學藥劑。春季花前防治后加強監測,重點監測靠近地頭和周邊雜草多的地方,對點片發生的蚜蟲提倡針對性挑治,以減少用藥。二是落花80%以后、葉片卷曲之前。建議選用氟啶蟲胺腈、噻蟲嗪、螺蟲乙酯等。
2 梨小食心蟲
2.1 為害特點 幼蟲為害新梢和果實,危害新梢多從梢尖葉柄基部鉆蛀到髓部,嫩尖逐漸萎蔫下垂枯死。為害果實,幼蟲鉆蛀到果肉,直向果心,孔外有蟲糞排出,周圍變黑、腐爛,不能實用。
2.2 發生規律 在河北省1年發生4~5代,以老熟幼蟲在枝干老翹皮下、縫隙處等越冬。越冬代幼蟲在3月下旬羽化。成蟲發生在3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世代重疊不整齊。多雨年份為害加重。晚熟品種在近成熟期為害較重。
2.3 防控措施
2.3.1 農業及物理防控 新建園盡可能避免桃、梨混栽,發芽前刮除老翹皮,徹底清園;果實套袋;及時撿拾落果、摘除蟲果,集中深埋。
2.3.2 性信息素迷向干擾 早春成蟲羽化前,懸掛梨小食心蟲迷向素。根據不同廠家產品,每667 m2懸掛30~40根,距離地面1.5~2.0 m。大于3.33 hm2(50畝)連片使用效果更佳。
2.3.3 生物防控 在梨小食心蟲卵孵化盛期,田間釋放天敵,如赤眼蜂等。選擇在無大風無降雨,較好的氣象條件下放蜂。一般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5:00后,卵卡別在梨樹中部葉片的背面,懸掛高度不低于1.5 m。亦可選用蘇云金桿菌噴施。
2.3.4 化學防控 根據田間梨小食心蟲性誘劑監測結果,成蟲高峰期后3~7 d防治效果較好,可選用藜蘆堿、苦參堿、阿維€訪鷯纂濉⒙瘸姹絸蜂邇璧取?
3 桑白蚧
3.1 為害特點 主要以若蟲和雌成蟲群集固著在枝條上吸食汁液,蟲體覆蓋整個枝條,被害處因不能正常生長而凹陷,影響桃樹正常生長,嚴重時導致枝干枯死,以 2~3年生的枝條受害最嚴重。
3.2 發生規律 河北省1年發生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干上越冬。4月下旬產卵盛期,雌蟲干縮而死。5 月上旬卵開始孵化,初孵若蟲蛻皮后形成介殼。6 月上旬第 1 代成蟲開始羽化,7 月上旬雌蟲開始產卵,第 2 代若蟲集中在 1 年生枝條基部危害,8 月中下旬達到盛期。雌成蟲發生在9 月上旬,交尾受精后在枝干上越冬。管理粗放果園發生較重。
3.3 防控措施 結合修剪,做好冬季清園,剪除受害枝條。用硬毛刷或鋼刷刷掉枝干上的蟲體,噴灑蚧螨靈或菊酯類藥劑。抓住若蟲發生盛期,蟲體未分泌蠟質時期進行防控。建議選用噻嗪酮、螺蟲乙酯、高效氯氰菊酯等。
4 桃紅頸天牛
4.1 為害特點 以幼蟲鉆蛀桃樹樹干韌皮部和木質部,造成樹干中空,皮層脫離,向外排出大量木屑和蟲糞,造成樹勢衰弱," 樹體死亡。
4.2 發生規律 桃紅頸天牛2~3年發生 1 代。6月下旬成蟲羽化,7 月中旬達到高峰,7 月底至 8 月初為羽化末期。成蟲多于在弱樹、老樹樹皮縫隙中產卵,卵期 7~8 d,幼蟲孵化后蛀入韌皮部,在皮層下和木質部鉆蛀不規則隧道,于第3年5-6月化蛹,成蟲出洞。
4.3 防控措施
4.3.1 農業措施 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合理修剪,提高樹體抗性,避免樹體受凍。及時清園,刮除老樹皮,防止成蟲產卵。
4.3.2 物理防控 鉤殺或挖除天牛幼蟲;捕捉桃紅頸天牛成蟲:在成蟲羽化期,利用天牛成蟲午間靜息枝條的習性,進行人工捕捉,雨后晴天,成蟲最多;包扎樹體防止成蟲在樹干上產卵;樹干涂白;在成蟲高發期(6月底至7月底),利用糖醋液誘殺成蟲,效果較好,糖、醋、酒、水比例為1.0∶1.5∶0.5∶16.0。
4.3.3 生物防控 田間釋放管氏腫腿蜂、花絨寄甲等天敵昆蟲,注意保護啄木鳥等天敵。
4.3.4 化學防控 可選用15%吡蟲啉微膠囊劑、氯氰菊酯微膠囊劑、殺螟松乳油防治天牛成蟲;用磷化鋁毒簽或片劑堵塞天牛幼蟲蟲道,用濕泥封堵熏蒸熏殺天牛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