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山西運城建工集團有限公司(044000)
對于裝配式建筑外墻保溫,保溫一體化是指保溫層和保護層同時施工,不僅具有隔熱保溫功能,而且耐火功能良好。實踐證明,保溫一體化施工不僅能夠達到傳統外墻施工技術的結構要求,同時也能進一步延長外墻保溫使用年限。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在保溫一體化施工中,需要增加厚度為60~80 mm的混凝土保護層,雖然能夠強化建筑外墻結構的耐高溫和耐久性,但是因其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會相應增加施工操作的難度[1]。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振搗過小,容易造成混凝土保溫層密實度不足,導致蜂窩、麻面、漏筋等病害。如果振搗過大,則有可能導致保溫板位置發生偏移。為避免上述問題,加強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周期,保溫一體化施工用到的保溫一體板,可采用工廠加工方式完成,并在施工現場完成拼裝[1]。
某工程為裝配式建筑項目,建筑面積95 632.82 m2,外墻施工采用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采用預制保溫板,與建筑外墻墻體鋼筋連接,外墻和預制保溫板同時澆筑,連成一體,避免建筑外墻結構層與保溫層使用壽命不一致情況,不僅提高了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無需采用外貼保溫施工,因此施工順利,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本工程采用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無論是工程質量,還是施工進度,均能發揮明顯優勢,并且此施工技術安全性高,使用材料綠色環保節能。
2.2.1 保證保溫結構壽命
與傳統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相比,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能夠實現保溫層與建筑外墻同時施工,從而避免保溫結構施工不合理現象,延長保溫結構使用壽命[2]。
2.2.2 保溫結構性能良好
在保溫一體化結構施工過程中,保溫層采用預制混凝土,與墻體同時進行澆筑,并且外側設置保護層,可進一步強化建筑外墻的防護性能,對減少火災損失具有明顯幫助。
2.2.3 保溫施工操作便利
本工程采用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外墻施工現場完成保溫板拼接與安裝,可有效降低施工難度。此種施工方法操作方法便于推廣。
2.2.4 降低外墻施工成本
一體化保溫板拼接安裝后,僅需與外墻一起澆筑混凝土,不再需要抹灰。無論是內側,還是外側,均可直接涂抹施工涂料,可減少外墻施工工序,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施工管理成本[3]。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中,主體結構施工采用預制外墻構件,根據實際需要,統一加工,等到混凝土預制板養護時間達到施工規范和技術要求時,將其運往施工現場,并進行吊裝。保溫板外側混凝土保護層會將保溫層與空氣隔絕,相當于內置保溫層與外界完全隔離,也就極大地避免了火災事故的發生,并且形成復合A級外墻外保溫系統。保溫板和外墻結構同時澆筑,不僅能夠發揮保溫和隔熱效果,還能保證保溫層材料的耐久性。
本工程采用預制外墻板,其中的不銹鋼保溫拉結構件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承重拉結件;二是限位拉結件。承重拉結件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豎直和水平荷載,這些荷載來自于地震以及建筑外葉墻自重。限位拉結件主要作用是承擔平面以外所產生的水平荷載,包括溫度變化產生的拉壓力、風吸或者風壓所產生的荷載等。上述兩種拉結件均選用不銹鋼材質,承重拉結件抗拉強度≥600 MPa,屈服強度≥350 MPa。限位拉結件抗拉強度≥800 MPa,屈服強度≥690 MPa[4]。值得注意點是,拉結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要采用附加鋼筋進行輔助,具體型號、數量以及尺寸由生產廠家確定,并且提供安裝技術指導,以保證符合本工程施工需要。
當預制混凝土保溫板強度達到標準后,放線人員可開始進行頂板放線。
利用激光經緯儀設備實現精準測量,結合測量數據形成立面控制網,確定各固定件的具體位置,并做好標記。結合施工設計要求,準確地在樓板上彈出離墻板邊線20 cm的控制線,包括墻體左右兩邊的控制線、門窗洞口控制線以及墻體50 cm位置邊線等。彈完所有的邊線和控制線后,在墻體一側進行墻體型號的標注。預制墻體標高采用不同厚度的鋼板進行調節控制,鋼板尺寸為40 mm×40 mm[5]。墻體的四處都應當進行設置,并在吊裝預制墻體前采用鋼板調節標高,保證上層預制墻體的標高。
本工程樓地面預制墻板預留20 mm長度距離,主要是為了確定專用密封砂漿標明墻位置以及樓面接觸位置的標高。如果發現墻體長度比較大,容易增加灌漿路徑,因此做好分倉處理。根據施工需要,分倉長度應保證沿墻長方向≤1.5 m,然后封堵各倉接縫周圍。采用30 mm×25 mm橡膠條對外墻外側進行密封,該橡膠條后期禁止拆除。而針對外墻內側(包括內墻),本工程采用專用密封砂漿,對其進行分區灌漿處理,單邊入墻厚度≤20 mm。對于上述部位,均要預留出漿孔、排氣孔、灌漿孔,且必須保證排氣孔分布的位置與灌漿口位置為最遠距離。當墻體吊裝、固定后,需要對墻體進行校正,無問題后用密封砂漿封堵內墻四周以及外墻內側等部位。
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預制墻板吊裝在各樓單元實行流水施工方式,每個單元內墻和外墻均采用逆時針順序進行墻板吊裝。
預制混凝土保溫板吊裝操作遵循三點原則,分別為慢起、快升、緩放。在吊裝作業前,嚴格檢查吊裝設備情況,并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進行試吊。監理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實施吊裝。
為保障施工人員安全,構件起吊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要與預制混凝土保溫板保持一定距離,嚴禁直接站在吊物下方。嚴格根據施工設計要求,明確起吊點,起吊后保證構件平穩。
如果施工現場需要暫時停止吊裝作業,則及時組織相關人員對吊裝作業中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臨時加固,避免造成不必要損失。
預制保溫板吊裝時,除施工工種人員在場外,其他工種工人一律離開。當墻體吊裝和固定后,觀察每個樓層窗臺情況,特別是針對凸窗位置進行安全防護。
為確保保溫板澆筑過程中位置的精確性,澆筑前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吊裝、固定以及校正無誤后,對建筑墻體根部與樓板之間的灌漿層、墻體端部現澆周圍位置進行封堵,采用專用座漿料,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砂漿流入到灌漿層,降低對墻板、樓板連接結構的不良影響[6]。
通過本工程實踐證實,采用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可發揮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經濟效益方面看,施工難度低,施工速率高,可加快建筑外墻保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從社會效益方面看,無需在現場進行二次加工保溫板,減少建筑廢料的產生,是綠色節能施工的突出體現,符合建筑領域節能環保的發展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