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句話源自《尚書》,據說是舜傳位于禹時講的一段話,告誡我們做事要不偏不倚,有節有度,執中而行。
而在當下,疫情防控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經濟運行,還是社會運轉,甚至是國際形勢,都脫離不了疫情這個大背景。因此,把握好疫情防控的“度”顯得尤為關鍵。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正式公布。此次方案的一些調整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如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
實際上,此次改版方案總體內容共158頁,涵蓋公共措施、疫情監測、疫情處置等方方面面,可謂疫情防控的百科全書。同時,方案再次強調不能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采取隔離、限制出行等“層層加碼”的措施。
近段時間以來,以上海為代表多地出現疫情反復,對社會經濟正常運行造成較大沖擊。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不少地方出現“一刀切”“層層加碼”等現象:有貨車司機被困高速公路難進難出,有人被扣“惡意返鄉”帽子有家難回……
搞層層加碼、一刀切,看似為了疫情防控履職盡責,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懶政怠政。不僅寒了民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同時也讓疫情下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為了杜絕此類現象,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明確提出“九不準”,堅決防止各地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進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針對性。此次新版方案出臺,是總結了前段時間疫情防控工作經驗教訓所作出的科學決策,將有力地指導各地方規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方案減少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等舉措,并不意味著放松警惕,而是精準防控的體現,同時要求我們更加科學規范嚴謹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我們看到方案提出加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這也是疫情防控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體現。
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全民戰”,一味地“緊”只會崩斷防控之“弦”。只有尊重科學、尊重民意,做到張弛有度,最終才能打贏這場“全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