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山西省廣播電視傳媒集團 太原 030000)
現階段,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也在特定范圍內推動了媒體行業的有效革新與發展,這種潮流形勢促使我國以往的廣播電視的新聞編輯工作倍感壓力重大,因此,以往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理念與新聞策劃形式的革新與優化工作刻不容緩,而如何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有效增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力度,成為現階段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因此,本文探究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策略具有實質性的價值與意義。
就當前多數廣播電視節目而言,其嚴重缺乏表現力,新聞內容枯燥、單調且空洞,若是沒有后續報道作為支柱,很少能引起人們的關注,給人指導和幫助。以會議新聞為例,廣播電視新聞在播報會議新聞時,大多以會議人員與會議畫面為播報核心,未能對會議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挖掘,也未能表現出會議內容會對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新聞播報的內容應當要密切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與受眾產生共鳴,但廣播電視新聞在報道有關會議內容時過于枯燥與籠統,很難達到以上要求。相反,新媒體在該方面便可以做到優化與完善,一些門戶網站可以及時地總結會議內容,通過簡潔明了的文字語言傳達會議的核心內容與精神,著重凸顯重點,從而備受受眾的青睞[1]。
以往媒體將新聞作為信息傳遞的核心工具,對于一些新聞事件的解讀只是停留在表層,觀眾未能清晰地去了解事件發生的始末,以及其中具體的事件緣由,從而導致觀眾的好奇心無法得到有效滿足。新媒體則是通過圖片、視頻以及文字等多種形式向受眾去展現新聞的現場與過程,并對新聞事件進行評價與剖析,一些媒體還會對新聞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在此形勢下,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借助報道形式的創新、報道內容的豐富來不斷提升自身占據的市場份額。
隨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人們在物質生活獲得滿足后,開始轉向心理與精神層次的需求。廣播電視節目作為人們接收外界訊息的核心路徑,其對廣播電視節目的需求和以往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由于網絡媒體平臺的高流量性與即時性,人們不再是只追求信息的實效性與內容的豐富多元,而是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整個風格與呈現效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與標準。新媒體平臺內容繁冗多樣,缺乏嚴謹的內容審核與質量把控,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臺的節目質量以及新聞內容受到受眾更多的信賴與要求,所以對于廣播電視的每一檔節目而言,其都應當有著多樣且較為權威的信息來源渠道,以及特色與個性化十足的編輯風格[2]。融媒體時代下,領域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作為以往媒體形式的廣播電視節目,其面對著迅猛的沖擊與挑戰,若是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隅之地,就必須將重點放在主動的創新與改革上,而革新圍繞的核心便是人們精神需求的把控。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必須從多維度的角度去熟悉與探究不同人們的需求與特征,準確定位受眾群體,清晰時代發展趨勢的核心,并對編輯工作展開透徹性、全面性的革新與優化,在編輯工作開展中以受眾的精神需求為切入點,或者直接邀請觀眾到節目當中,從而進一步增強節目的民生關注度,進而對受眾的精神需求進行高度滿足。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高度飽和,是當前媒體發展時期尤為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是最為有效的出發點。在關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個性優勢與價值的前提下,也要重視其各自的缺點與弊端。傳統媒體時效性不高,信息傳播范圍比不得新媒體傳播;而新媒體信息內容魚龍混雜,嚴重缺乏嚴謹細致的質量監管,新聞真實性無從考究。對于廣播電視編輯人員來說,應當將二者進行高度整合,在切實把握新聞質量的前提下,促進廣播電視節目時效性的提高與傳播范圍的擴大,為廣播電視節目汲取新興的元素。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相互促進,可以為媒體全方面的融合與革新提供有利的保障。
現階段,電視節目的類型與數量急劇增多,各個電視頻道之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電視行業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但由于新媒體的產生,廣播電視收視率急劇下滑。廣播電視若是想要在這種潮流背景下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促進收視率的提升,就應當轉換發展與生存方向,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利用融媒體時代不斷進行轉型與創新[3]。
在新媒體的猛烈沖擊之下,廣播電視的傳統營地已然備受威脅,只有實施積極地創新與變革,才可以使廣播電視行業重新煥發生機,并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據立錐之地,并取得全新的突破與革命性的成功。而在廣播電視事業的創新過程中,缺少不了廣播電視編輯這一重要角色的助推,所以這就要求廣播電視編輯必然要積極轉變自身陳舊的編輯觀念,不要一味地拘泥于傳統的編輯思想中,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新聞觀,利用新興的思想去開展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為廣播電視編輯工作注入更為鮮活的動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之后,新聞編輯內容質量提升的關鍵在于編輯自身意識的創新與業務能力的提高。新媒體發展迅猛的今天,新聞編輯必須要通過敏銳的嗅覺去捕捉信息中的重點與熱點,才能更加符合大眾的要求。另外,編輯還應當樹立科學、合理的創新意識,在日常資料搜集與整理時,要善于從細節之處去挖掘一切具有價值的新聞。要成為一名高素質的新聞編輯,必須善于觀察、善于發現以及善于鉆研,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探究與摸索,進而促進工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眾所周知,新聞的核心在于其可信性與真實性,廣播電視以新聞節目播報為關鍵,對于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廣播電視編輯工作而言,其定然要確保新聞的權威性與可信度,否則很難保持充足的市場競爭力與寬廣的發展空間,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之下,即使信息傳播效率顯著增強,成本得到降低,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聞的權威性帶來了很多影響。基于此,廣播電視編輯在工作開展中,應當時刻遵循客觀以及務實的新聞編輯與制作理念,在審稿環節落實好監督把控以及管理工作,對所有工作環節中細枝末節給予重視,對內容一層層的篩選并添加自身的思想與情感;編輯在工作開展中還應當注重對新聞內容細微之處的把控,利用敏銳的洞察力與預見性,去提前明確新聞對受眾以及社會各界帶來的影響,以求高度還原新聞事實,保障其真實性與權威性,進而促進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提升。其次,現階段很多電視節目內容大多相似且具有同質化的現象,人們很容易對這類節目產生觀看疲勞,因此,電視編輯應當不斷創新節目內容,在節目內容上盡量做到“親民”,這樣才能夠符合群眾的大眾化思維,激發受眾觀看節目的欲望[4]。
以河南民生頻道的《民生大參考》這檔節目為例,其正是采用親民且接地氣的新聞采訪、調查與解決的形式,將采訪內容經過編輯與加工,使其成為集娛樂節目特征、新聞節目特征以及記錄節目特征為一體的娛樂化的新聞節目。這種新興的、個性化的節目形式與內容獲得群眾的一致好感,所以,廣播電視編輯在構思與創新節目內容時,應當盡可能做到貼近群眾與“接地氣”,這樣才能為節目質量的增強帶來有利的支持。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給廣播電視編輯工作帶來的不僅是巨大沖擊,更是全新的機遇與契機,廣播電視編輯若是要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據一隅之地,就定然在激烈的競爭背景下不斷地創新與變革,積極主動地研究媒體行業未來的走向與發展趨勢,并在傳統媒體工作的基礎上高度整合新媒體,在明確定位受眾群體的基礎上,從節目互動、編輯工作理念以及自身的職業素養方面,實施多方面的革新與完善,從而用創新為廣播電視節目注入新的活力,進而促進廣播電視行業穩定、健康以及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