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芬 徐志著 郭雪慧
(1.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2.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延安 716000)
榜樣教育是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職院校學生修身養性、成長成才、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途徑。面對“00后”高職學生個性突出、追求標新立異,且普遍對官媒官網興致不高、更愿意相信身邊看得見的人和事的特點,科學選樹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需求相適應的榜樣,并通過教育宣傳引導把榜樣立在學生心里,激勵大家將榜樣的示范行為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可以幫助學生以更高的熱情和更強的認同發現真善美、學習真善美、成為真善美,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用正能量武裝自己,成長為踏實可靠的技能型人才。
榜樣通常指的是在人格塑造、意志品質、行為淬煉等方面具有引領、激勵、帶動作用的人或事。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領域,榜樣所蘊含的精神意志、道德規范、價值取向是不同的,但其功能和作用并沒有本質不同。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榜樣是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是主流價值觀的代表,是精神旗幟和行為規范模板,是大家學習踐行的典范,蘊含著崇高的精神信念和突出的先進事跡,對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教育作用。
第一,先進性
榜樣的言行操守、道德品質、精神信念等符合主流價值體系,符合我國一直以來推崇的價值取向,在社會大眾中具有突出的表率作用,是人們嚴于律己、奉獻社會的指引標準,更是內在品質與外在言行的統一,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第二,生動性
榜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呈現,是大學生將“高大上”的價值要求與個人日常學習生活聯系起來的橋梁,是可以在身邊感受到的超越常人的堅定信念、高尚品德和價值追求的生動體現,是宣傳教育中優秀品質的人格化身,它把冷冰冰的教條變成了有溫度的踐行,能夠幫助使大學生把抽象的理論解讀轉變為可見可學可悟的具體行動。
第三,示范性
榜樣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閃光點是可供社會大眾模仿、學習、看齊的。榜樣之所以是榜樣,就是因為他領先于常人的意識理念和卓越行為,而人們恰恰可以通過對榜樣的思想談吐和行為舉止進行觀察、審視和效仿,將榜樣的崇高風范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為,實現從旁觀到思考再到跟隨最后達到同化的蛻變。
第四,時代性
不同的群體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榜樣。身處國家大踏步向前發展的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承擔著技能報國的重任。榜樣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引導、激勵更多人以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為己任,積極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把實現“中國夢”作為至高榮譽,竭力在時代浪潮中寫下個人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自媒體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愈加廣泛,再加上各種價值理念的交融碰撞,大學生的心理感受、精神需求和個體意識日益增強,過去自上而下傳達式的榜樣選樹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訴求。因此,榜樣的選樹方式需從“既定式”轉變為“參評式”,可以在每學期末,通過班級民主推選確定出“受歡迎”、“優質范”的班級模范代表,鼓勵大家向身邊人看齊,約束自身,逐漸成長為同學們心里的榜樣;重點選樹在校內外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作為榜樣,榜樣的價值在于示范和激勵,只有經受過實踐檢驗的人才能把課本中的價值觀生動地傳遞給身邊人;嘗試把利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方式不斷輸出主流價值觀的學生作為榜樣,鼓勵他們利用自身影響力展現中華美、傳播正能量。
榜樣的選樹不應局限于國內外的歷史名人、業界翹楚、典范代表等,相較于這些“高大上”的人才,小人物身上的閃光點更容易得到高職院校學生的認同,畢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成為大眾敬仰的超人。因此,榜樣的選取范圍應囊括學生學習生活的不同領域、不同階段、不同方面,全面覆蓋大家的瑣碎日常,增強對榜樣的認同感;以學生的現實要求為中心,不框定學生意愿,在尊重他們想法的基礎上,選樹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符合學生人生規劃的榜樣,例如,身邊的榜樣可以是勤學苦練的電競高手、傳遞快樂的高情商社交達人、高效學習廣泛涉獵的優質舍友等;榜樣的選擇要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相適應、與青年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與學生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相適應,避免教育方向偏差導致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
榜樣之所以成為榜樣,是因為他在某一方面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種高度可以是大公無私的品質,也可以是助人為樂的素養,可以是專業扎實的能力、也可以是勤奮好學的堅守。只要能為其他同學提供正向的引領作用,就可以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例如,95后“橘子哥”陳凱因為暖心捐贈一箱蜜橘成為網絡紅人后,不賣慘不貪功,踏實經營,他就是青年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典范。因此,不停留于榜樣淺顯的表面,而是透過其簡單的言行舉止,揭示他們平凡事跡背后的真相,分享他們成長成才的尋常點滴,尋找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特點,高度凝練榜樣身上蘊含著的時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可以有效增強榜樣的教育感召力。
對先進榜樣的過度美化往往成為榜樣人設翻車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對榜樣進行宣傳部報道時必須注意,榜樣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他們也有缺點,只是他們能用高尚的品德約束自己,用理想和追求鞭策自己。因此,不要夸大榜樣的優點、過分拔高榜樣的形象而一味地忽略榜樣的不足,給大學生造成榜樣都是完美無缺的錯覺;不能對榜樣的正常生活、學習、情感和欲望進行苛求,通過刻意追求完美來營造榜樣的神圣和崇高,使大學生出現因為不愿受到榜樣形象的桎梏而選擇放任自身的結果,最后對榜樣產生質疑排斥的心態。
榜樣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價值認知、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產生特別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榜樣的存在可以幫助大家明辨是非、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約束督促自己,提升個人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感,具有十分突出的育人價值。
“榜樣們”,除了在自身所處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外,往往還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道德素養較高,精神能量較大。如果僅僅只是能力強,而德行不行,那也是不能稱之為榜樣的。所以,一個榜樣的樹立,往往伴隨著道德品行較高,精神力量強大的特征,譬如愛崗敬業、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等精神力量。而這些精神方面的能量更能為大多數普通人,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讓人們知道什么是應該堅持的品行。而榜樣身上所具有的這些品質,通過報紙、網絡的宣傳,以及線下組織的學習,更能在全社會掀起一股風潮,幫助人們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價值引領風潮,對于改善社會風氣,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也能起到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對更多榜樣人物事跡的挖掘,特別是一些身邊人、普通人、小人物身上發生的事情,更能夠觸動學生。例如,默默為大家服務的同學、響應號召充當防疫志愿者的黨員同志、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的平凡英雄、刻苦學習人窮志不短的三好學生、心懷報國執念英勇入伍的訓練標兵等等,他們是普通戰士、普通學生,他們也是和我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普通人,但是他們卻以普通的身份在普通的崗位上干出了不普通的事情,學生們更容易在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平凡而熱烈的人生追求,引起大家對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反思:為什么同樣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自己卻干不出他們這樣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還會成為拖后腿的那個人。通過反思,可以幫助人們改變自己的處世態度,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對待他人。而且通過對這些先進榜樣人物的學習,能幫助普通人提高自信心,讓他們相信在平凡的崗位上是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情的。
榜樣不光給人們樹立了一個標桿,同樣的也成為了人們學習和追隨的一個方向。通過榜樣的事跡,能夠激勵人們在面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有更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同時,透過榜樣的成長經歷,也能為人們的奮斗提供一個方向,樹立一個目標,指引著人們向著更遠的方向走去。在眼下這個“佛系”“躺平”越來越占據網絡潮流的時代,通過對榜樣的樹立,為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鼓舞著他們要找到自身的價值,發揮自己的作用,激勵著學生以榜樣為模板提升個人道德品質和專業素養,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
榜樣的力量更多的在于為人民群眾樹立了一個標桿,指引著人們努力的方向,為大家做了一個示范,告訴大家怎樣才能做成一件事情,怎樣才能成就一件事情,怎樣才能在一個凡的崗位上干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通過對榜樣事跡的深入了解,往往會發現,這些在大街小巷,報紙期刊宣傳的人物。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從事的工作也是和我們大同小異的事情,有些所從事的工作可能看上去還沒我們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但他們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工作中,干出了引人注目的事情,這才是榜樣的真正作用。他們告訴了我們,不要感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的枯燥無味,自己所從事的事情是怎樣平平無奇,這些都不是我們“躺平”的理由。通過對榜樣事跡的宣傳,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細小的事情認真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我們也能成為一個不平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