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昀錚,曾德賢,張程
(航天工程大學,北京 101400)
隨著信息化、智能化作戰的來臨,現代戰爭中電子偵察衛星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競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4月,敘利亞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進行攻擊,美國以此為借口,聯合多國對敘利亞開展打擊行動。打擊行動之前,聯軍利用電子偵察衛星獲取電磁信號,掌握敘利亞軍事部署,以此確保打擊行動成功實施。電子偵察衛星成為各軍事大國獲取他國電子情報的有效手段。
如果把成像偵察衛星比作太空中的“千里眼”,那么在空間中電子偵察衛星就是“順風耳”。電子偵察衛星主要利用自身攜帶的裝置,對敵方雷達、通訊、導彈發射等信號進行追蹤監視,從而獲取敵方軍事部署以及電子情報。電子偵察衛星可以分成兩大類型:普通調查和詳細調查,其作用也不盡相同。普查型電子偵察衛星主要用于大規模探測敵方區域,確定其方位,并竊取其工作頻率;詳查型電子偵察衛星主要用于精細捕獲敵方雷達、廣播信號,以及通過搜尋式接收機來獲取陸地的無線電波。
美國的電子偵察衛星發展歷史比較早,并且經過多年的更新迭代形成了成熟的電子衛星偵察體制,民用衛星和軍用衛星均有相對應的系統。美軍軍用的電子偵察衛星有“大酒瓶”“峽谷”“折疊椅”“漩渦”“小屋”“水星”“雪貂”“門特”等不同的系統;民用電子偵察衛星主要有Hawkeye 360系統。
2020年12月,“NROL-44”電子偵察衛星在卡納維拉爾太空基地發射升空,專家分析稱,該衛星可能是“門特”系列電子偵察衛星。近年來,NROL系列衛星一直是美國太空中的耳目,經美國研發、發射和操作復雜的高空偵察系統,用來滿足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需求。“NROL-44”衛星主要利用太空天線,搜集船只、飛機、地面測控站以及各類雷達、通信等電磁信號,支援美國國防偵測任務。
2018年,俄羅斯發射國產新型電子偵察衛星“刺實植物”系列,該系列衛星主要用于發現雷達站、無線轉播器、導彈發射和其它軍事裝備的輻射,衛星機載設備可以實現攔截和分析相關設備發送的信息。俄羅斯可借助“刺實植物”衛星攔截敵人的潛在信息,全球追蹤對手活動情況。
2019年,“蓮花-S”與新型“芍藥—NKS”偵察衛星相互配合,組建發展新一代空間監視與目標指示力量—“藤蔓”系統。該系統采用“2+2”配置模式,可以對局部區域進行重復偵察,變換軌道對區域內目標進行跟蹤。相對于以往俄羅斯偵察衛星,其優勢在于時間和空間分辨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通過這4顆衛星,可以對北約國家在俄羅斯周邊部署做到盡在掌握。
2011年12月,法國發射4顆ELISA電子偵察衛星,主要用于對地面雷達信號探測,衛星之間相距千米,不僅可以偵測雷達信號,還可以進行信息交互,實現信號定位。2015年3月,法國空客公司與法國國防采購局共同建造3顆“谷神”衛星,其首顆“谷神”衛星于2020年投入使用。該衛星具備最新的空間信息偵察能力,通過組網協同實現對地面信號的聯合監測。
2019年4月,印度成功發射首顆電子偵察衛星“電磁智能衛星”(EMISAT)。該衛星重量436千克,部署于距離地面763千米的軌道,主要用于嚴密監控巴基斯坦電子情報網。印度電子情報衛星具有自動搜索和自動監測的優點,可以不間斷監測巴基斯坦軍事調動及其活動,偵察巴方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并找到該區域的通信設備。
現代戰爭爆發前,當電子設備的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出現反常,都會成為電子偵察的重要線索。1990年7月29日,美國通過電子偵察衛星發現伊拉克蘇制TALL KING雷達在停用數月之后突然啟動,美國情報專家根據當時的情況分析認為伊軍可能會入侵科威特。此后,電子偵察衛星不斷跟蹤收集伊軍軍用通信、化學武器、中程導彈等部署信息,使美國決策當局及時掌握伊軍入侵的情報。
2011年5月1日,美軍“海豹”突擊隊秘密越過阿富汗邊境,在巴基斯坦境內展開代號為“杰羅尼莫”斬首行動,成功擊斃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為歷時10年的抓捕行動畫上圓滿句號。而在斬首行動之前,本拉登的具體位置一度使美軍十分困擾。經過中央情報局細致分析,本拉登在逃亡過程中,從不打電話、上網,但是他需要向基地組織下達命令,由此推斷必定有人充當傳達命令的“信使”,2010年8月中旬,根據電子偵察衛星截獲到本拉登“信使”的移動電話號碼,美國情報人員迅速跟蹤“信使”對相關區域進行隱蔽觀察跟蹤。通過數月的努力,美國國家安全局最終確定本拉登具體位置。
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使用“微米”衛星和“喇叭”衛星共同對伊拉克軍事基地、薩達姆汽車衛隊、薩達姆總統府以及其他敏感地點的電子通信信號進行監測。“喇叭”衛星將收集到的數據傳往巴克利空軍基地進行破譯,為決策者提供重點情報。
利比亞戰爭中,電子偵察衛星為多國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情報信息,幫助其實現了戰場單向透明。在戰爭進行過程中,多國部隊通過電子偵察衛星實時截獲利比亞雷達輻射目標工作參數,掌握重要情報。2011年3月,以美國為首、法國為前鋒的多國力量對利比亞實施空襲。在此過程中,共使用10余顆電子偵察衛星偵收利比亞邊防的警戒雷達信號,使其掌握了SA-5型遠程地空導彈部署位置。
電子偵察衛星在現代戰爭中應用不止于此,還可以評估第三國介入情況,為國家戰略決策提供依據。通過電子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美國發現蘇聯早已加入伊拉克的入侵行動。早在1990年11月,美國電子偵察衛星在監聽伊軍通信時發現,有蘇軍軍官在指揮伊拉克坦克作戰,事后,這個情報被秘密報告給政府高層。1991年2月,美國電子偵察衛星截獲蘇聯向伊拉克提供衛星過頂時間的信號,經破譯發現,存在大量蘇聯顧問介入伊拉克戰爭。
衛星軌道越高,地面覆蓋面積越大,時效性越好,而衛星在低軌道的弱信號偵收和定位方面存在一定優勢。采用高低結合的方式既能保證時效性又能保證定位精準性。美國大力發展功能強大的高軌道衛星和分辨率高、發射靈活的低軌道衛星。
電子偵察衛星組網偵察主要可以增加覆蓋面和時效性,便于對目標連續跟蹤監視。另外電子偵察衛星和成像衛星可以相互引導偵察行動,又可以相互印證偵察結果,提高偵察情報的準確性。
目前,電子偵察衛星主要對各類信號進行監測。隨著各國對戰場態勢感知需求的不斷擴大,未來電子偵察衛星偵察種類會擴展到整個電磁頻譜。
由于現代戰爭的快速變化,戰時美國可選擇發射部署小衛星系統,支援美軍戰役層面的行動,彌補高軌電子偵察衛星戰略偵察層面的不足。小衛星系統還可以利用空間碎片完美融入到太空,從而達到“隱身”的效果。
誰能利用太空獲取精準情報,誰就能掌握未來戰爭的主動權。電子偵察衛星作為偵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滿足戰略、戰役、戰術等多層次任務需求,必將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