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保交樓”“造車變現”……許家印手中的底牌不多了。
12月2日晚間7時,許家印現身恒大集團,召開保交樓工作專題會議。他的出現,讓此前一些傳聞不攻自破。
不只是“保交樓”的壓力,近日來恒大面臨一系列的麻煩。有消息稱,為降低成本,恒大汽車集團總部將解散,總部人員架構調整,大部分人面臨裁員,小部分人下沉到工廠。
恒馳汽車內部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此前恒馳汽車人員架構是按同步研發9款車型配置的,但鑒于當下疫情及市場原因,公司進行了戰略調整,集中資源確保恒馳5的生產交付,以及恒馳6、7的研發量產。本次優化淘汰整體比例為10%,部分業務條線或高于此數,另有25%員工停薪留職1至3個月。
“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2019年11月,許家印當著全球1100多位汽車零部件企業高管的面,用上述15個字展望恒大造車之路。
許家印進軍造車業雖然來得并不算早,但也算趕上了“最好的年代”。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1%,到2019年時達到5%,如今更是突破了20%。
ALL IN新能源汽車三年之后,2022年10月29日,恒大汽車將首款車型——100輛恒馳5交付給首批車主。恒馳汽車方面表示,后續批次車輛將陸續交付。
7月6日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時,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曾表示,恒馳5市場反映良好,大賣已成定局。其官方銷售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恒馳5累計預定數量超3.7萬輛。但目前仍無法查閱到恒馳5至今為止的真實交付數據。
恒馳內部人員曾表示,恒馳5 定價17.9萬元是虧本的,為的就是能有好的銷量表現。官方號稱恒馳5是“30萬以內最好的一款純電SUV”。
據稱,恒馳5采用從德國本特勒收購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搭載由聯電開發的“三合一”電驅系統,最大功率150kW,續航里程602km,可輕松實現APA全自動泊車、遙控泊車、超級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等。愛達克、博世、大陸等都在恒馳的供應商名單里,給消費者以“提到就是賺到”的印象。
不過,這款被恒馳汽車寄予厚望的車型卻在交付后出現不少問題。有車主表示,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中控屏字體重影、剎車異響、自適應巡航無法開啟、車輛續航里程剩余12公里時突然趴窩、座椅通風打不開、座椅加熱關不了等異常現象。
事實上,目前不少智能電動汽車都存在“先開賣后開發”的“半成品交付”現象。智能駕駛被視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主要優勢,但目前市面上不少車型僅在硬件上具備實現L3乃至L4級自動駕駛能力,真正的自動駕駛功能需要通過后續的OTA推送陸續開通、不斷完善。甚至,部分車型在交付之初連最基礎的巡航等功能都尚未開通。恒馳5正屬于這一類車型。
新能源汽車產業巨大的機會,不僅吸引了小米、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先后入局,也吸引了恒大等房地產企業玩起跨界造車。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既是風口上的產業,也是前期投入巨大、后期九死一生的產業。
造車第一關便是“燒錢”。此前恒大集團曾表示,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恒大集團未來10年轉型發展的重心。恒大2019年宣布進入造車領域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投入達到474億元。
根據恒大汽車(00708.HK)財報數據,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恒大汽車虧損逐年遞增,分別為14.29億元、44.26億元和73.94億元。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車已虧損47.87億元,全年財報未按時發布。2022年4月1日,恒大汽車宣布停牌,直至今日尚未復牌。
目前,即便是銷量相對較高、更受市場歡迎的國內新造車企業也普遍未實現盈利,近年來更有不少入局造車的企業快速隕落。賽麟汽車從高調入場到被拍賣不過一年時間,陷入經營困局的漢騰汽車走向破產重組,號稱德系四強之一的寶沃也已經宣告破產。也因如此業界紛紛猜測,產品力不強的恒大是否將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企業。
許家印曾在2020年放出豪言,恒大汽車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如今,恒馳5顯然未達預期,恒馳6、7能否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仍是未知數。許家印的造車夢究竟是否還有機會照進現實,如今看來愈發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