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新疆克州人民醫院,新疆 克州 845350)
各種醫療設備設施的更新完善,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醫療設備設施在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設備設施不斷更新發展,各種醫療設備設施被引入,有利于醫療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但設備設施的大量應用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對于設備科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傳統的管理措施和條例已經無法解決當前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需要尋找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醫院的各項設備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引進了先進的儀器檢查設備,但由于醫院對設備管理的重視度不高,導致設備管理技術發展比較滯后,管理經驗不足,設備信息化管理遭遇重重障礙,發展比較緩慢。目前醫院的信息化管理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進行,信息化應用比較片面,并且信息化管理普及不到位,只有部分科室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大部分科室還是沿襲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同管理方式的應用不利于醫院的統籌管理,不能為醫院的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進行信息化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數據的獲取和使用,但由于在醫院中各個科室的專業度都比較高,數據類型比較復雜,并且每個科室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結構下,數據的及時有效獲取難度比較大,并且數據具有大量性、多面性以及不確定性等情況。當前對于醫院設備信息化管理的具體條例還不完善,執行標準不一,導致信息系統的數據利用率不高,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
在醫療器械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由于不同科室部門存在不同的利益趨向,導致不同的部門科室所側重的信息管理的重點都不相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大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上,不愿意接受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由于信息化管理普及度不夠高,很多科室還未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導致很多有效的數據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對醫療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設備科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進步與發展。
由于各種醫療設備的發展進步,醫院引入了大量的設備設施,設備設施的管理難度加大,日常設備的檢查量加大,給設備科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根據調查研究顯示,部分醫院的設備設施定期檢查不到位,甚至有些醫院的設備設施長期空置,沒有很好的發揮它的作用。在醫院引入相關設備設施時,對設備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討論,設備購買的主動權由科室專業醫生決定,但可能存在主觀能動性以及預估失誤等情況,導致設備設施的使用率不高,出現浪費資源的現象,也進一步增加了設備科設備管理的難度。
由于醫院對設備管理的重視度不高,導致設備科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較欠缺,并且醫院往往沒有對設備管理人員開展定期學習培訓,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對醫療設備設施的的認知度不高,在醫院日常的設備維護、維修以及設備管理中,往往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很大程度上對醫療設備設施的的有效使用產生不利的影響,可能存在維修不當導致設備的損壞或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等,給醫療過程或患者造成不利的影響。
設備科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是當前大勢所趨,醫院以及設備科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對于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與發展對設備科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影響。醫院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對信息化進行普及,保證每一個科室都實施信息化管理方法,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進行規范,保障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應用。
信息化管理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需要相關計算機大數據的應用,所以相關的設備管理人員應該提升自身的計算機實戰操作水平以及大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術,對于醫療設備設施具有正確、科學的認知度,醫院應該組織定期的培訓學習會,對于相關的設備信息化管理人員實施針對性的培養,對于不同的信息系統管理人員、信息系統設施維護人員以及具體設備設施的管理人員采取不同的培訓方法,進一步加強對設備科相關管理人員專業知識技能的提升。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創建專業的設備信息化管理團隊,明確職責,保障醫院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有效的指導數據,同時要定期對醫院的醫療設備進行維護、檢修,以免意外情況的發生。
為了不斷的完善信息化管理,在醫院日常的設備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指標標準,相關的管理條例要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出發,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衡量,同時可以借鑒其他醫院的管理條例為我所用,但不是照搬,要根據實際情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條例,為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保障制度。
信息共享平臺是設備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載體,通過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還可以促進信息數據的更新,增加數據平臺的數據量。對于信息化管理平臺,需要對于醫護人員以及患者建立不同的數據訪問平臺,從而有效的實現數據的共享,對于醫護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信息平臺的建設,在現階段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對平臺進行不斷的完善及有效的深度拓展,保障各個科室的數據得到共享,可以有效提高醫護人員之間的合作,也有利于對患者的治療,還可以督促醫護工作人員以及設備信息管理人員提高工作的嚴謹性以及自覺性,有效地實現醫院設備利用的最大化,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實現資源的節約。
(1)系統建設。院內建立中心服務器,服務器含有不同端口,可與交換機以及工作站連接,服務器使用透析室專用系統,系統通過交換機收集血壓器、稱重器及透析機所載信息,患者各項信息進入數據采集器,由采集器將數據傳遞進入交換機后通過中心服務器處理并存儲,各科室設置工作站,通過工作站進入后臺可對患者數據進行查閱及修改。
(2)臨床使用流程。患者入院后,建立電子門診信息,并構建電子門診卡,醫生問診及相應體檢完成后,由責任護士將指標及初步診斷結果錄入工作站,包含透析記錄、化驗結果、用藥指標及手術參數等,并由儀器操作人員獲取信息執行血液透析治療,在血液透析治療結束后,設備科管理人員詳細記錄患者體重或脫水情況等信息,將數據錄入工作站,同時在治療結束后一定時期細致觀察患者體征,掌握其身體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情況。設備科管理人員使用特制卡片對患者進行標注區分,按治療效果分類,便于后續執行護理操作。此外,醫護人員通過信息化系統進行自動排班,并在系統內標注需行護理措施患者,責任醫生進入控制臺錄入具體措施,設備科管理人員通過系統查看后實施配藥以及血透準備措施。
(3)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對院內物資進行掃描統計,對物資批次、生產日期以及廠家均詳細記錄,領用時可由系統智能調配,并詳細記錄領用、清潔及維護信息,便于查詢追溯。物資進行使用時,通過掃描物資條形碼,可獲取其各項數據,判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4)安全管理。設備科管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需妥善按照系統所示數據進行處理,除正常治療支持外,系統因與儀器連接,詳細記錄儀器使用情況,出現參數異常時系統會給出提示,避免過量治療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此外,責任醫生在進行配藥及參數設置時,系統根據歷史信息及系統內常規劑量進行對比,發現劑量異常及時通過工作站做出提示,避免錯誤數據進入信息交換。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數據的廣泛應用,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也在不斷發展。但設備信息化管理的難度比較大,設備科工作人員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因為醫院對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重視度不高,傳統的管理方法根深蒂固,對醫院的正常的工作效率產生不利的影響。為了發展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提高日常工作效率,需要醫院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轉變傳統的觀念,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進步,增強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度。
傳統醫院設備科信息管理中,設備科管理人員需花費大量精力在病患接診以及檔案建立中,患者不同化驗單眾多,在進行記錄時極易出現錯誤,同時,因記錄介質為紙質材料,在數據保管上存在一定限制,同時,因設備科管理人員工作繁重,易造成設備管理不良事件,進行設備管理時因人力不足等問題,無法較好關注患者治療詳情,導致相關工作銜接難度加大,其指標也相應更差,而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極大程度減輕了設備科管理人員工作強度,將其從繁瑣的記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有效的利用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同時,因數據準確,能夠參考的信息更多,也減少了責任醫生參數或劑量設置錯誤的情況。設備科管理人員工作強度降低,其注意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工作中更能發揮其主動性,一方面能夠謹遵按照相關要求有效的完成設備信息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放置更多精力于安全防范上,有效保障了患者治療效果,因此指標相比實施前得到有效提升。
為了保障可持續發展,以科學技術作為支點,引進設備信息化管理方法,加強信息化管理方法與日常工作的結合,同時醫院可以引進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信息化管理團隊,使醫院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同時加強各科室的緊密聯系協作,提高各科室之間的工作效率以及配合度。設備科信息化管理方法的運用是大勢所趨,對于醫院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