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倩
(郴州技師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我國的經濟物質水平的提升,人民對于教育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藝術類的課程在大眾的視野中也備受關注。所以,在當下的技工院校中,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藝術課程,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同時也應重視美育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進而為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接受院校專業化的培訓之后,學生的核心素養扎實,就業后在工作過程中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在音樂賞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材將很多經典的音樂作品進行一個整理分類最終呈現到學生面前,對這些中外名曲與學生一起賞析品鑒并幫助學生學習樂理知識,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音樂中的無限魅力,用心體會到作者獨具匠心的感悟[1]。每一首經典的音樂作品都是擁有深厚的內涵,是作者“歷盡千辛”結合自己生活的感悟以及自身優秀的音樂素養,專業的音樂知識進行濃縮加工得出的結晶。好的音樂作品可以在學生賞析的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也會形成判斷事物好壞的價值標準。在學校音樂賞析的過程中不斷賞析經過時間考驗,擁有顯著價值的經典作品能夠幫助學生們陶冶情操、豐富生活、充實心靈,最終達到形成綜合的審美素養的目的。
好的音樂的社會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優質的音樂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審美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感知力,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審美能力,讓學生建立一種對客觀事物全新的認識評價能力,對是非曲直也有一定的評價規范,也就是這種規范能規范學生的言行,讓學生接受音樂旋律的陶冶,接受優美歌曲的熏陶,職業道德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形成、優化。也因此,在我國的經典音樂中都濃縮著前人的為人之道。表達了對仁人志士的崇高品德,因此學生們在觀看這些藝術作品時無疑會得到啟迪、感動。從而促使了其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積極人生觀等的建立,并不斷形成優秀的道德素質[2]。
歌曲鑒賞課程教育中學生作為主體,并非簡簡單單地讓學員聆聽幾首音樂作品,讓學員沉溺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老師只是給學員開啟了一扇窗戶,使學員可以透過歌曲鑒賞課程教育了解到更多的歌曲基礎知識,從而產生更寬廣的眼界和胸懷,特別是學員可以認識到有關歌曲的創作背景、過程和影響[3]。而學員在歌曲鑒賞課程教育中的學習環境將是更加輕松自然的,因為學員在了解相應的歌曲基礎知識之后就可以形成相應的思維,將會帶動學員對相應問題的思索,而學員也將會在不斷思索中獲得提高。而在歌曲鑒賞課程教育中,學員的眼界將更為寬廣,思維也更為敏捷;更關鍵的是,學習者的積極思考將激起學習者創新創造的愿望,從而帶動學習者多種素養的協調發展,為將來的學生的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歌曲欣賞課中所選擇的作品,均受到了音樂專家和社會大眾的高度肯定,蘊含著極大的正能量。音樂學習者們在鑒賞這些歌曲時,既可獲得美的熏陶,又能吸收到正能量,精神會更加豐盈而充實,情調也會更加優美而崇高。音樂所構筑的意象世界是對人類生活實踐的一個抽象化表述,也就是說它既來源于生活經驗而又高于日常生活。音樂學習者成為欣賞主體,就必須從相應的審美能力建立后就開始探索音樂所構筑的意象世界,音樂在無形間就會對人的日常生活發揮著引領作用,學生會在高雅樂曲的熏陶中轉變自身的思維和行動方式,并逐步改善不良習慣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由于技工院校音樂賞析教育起步較晚,在音樂賞析課程的投入以及對音樂賞析課程的改良方面落后于專業的音樂賞析教育。當下我國絕大部分技工院校音樂賞析課程都沒有完善的、專業化的教學模式,都以模仿傳統的音樂院校的音樂賞析風格作為自己的音樂賞析課程的模式,長此以往,當下的技工院校缺乏自己的創新,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自身音樂賞析教育的發展。
就一般情況而言,學校開設一門課程會根據自己已有的條件與資源來決定對這門課程的投入。音樂賞析也是如此,當下很多的技工院校開設了音樂賞析課程,但是沒有專業的教學設備,很多技工院校甚至沒有自己的音樂教室。在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技工院校音樂賞析課程的質量良莠不齊,學生得不到良好的培養,學不到好的知識,逐漸對這門課程喪失興趣,最終導致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無法達成。
當下的技工院校音樂賞析這門課程的教材多半由負責這門課程的音樂教室選定。這些教材專業性突出,內容較為復雜,多側重于理論教學,專業性較強。雖然這些技工院校開設了這門課程,但卻一直沒有適合這些非專業學生的統一教材,這就導致音樂賞析這門課程逐漸成為枯燥乏味的理論課程,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直線降低。
傳統的音樂教學將專業的教學理論知識與教學活動的開展模式相結合,這也使得音樂教學只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而不能實現學生美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音樂教師需要有效地改變教學方法。即改變以往對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的過度依賴,進而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由于音樂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無法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實現,這也導致了學生音樂表達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時,也不能有效地實現音樂教學的審美價值。
設立音樂賞析這門課程應配備專業的多功能音樂教室,此外理應配備一些基礎設備,如一架鋼琴以及一套專業的音響。因為音樂賞析課程是一門以音樂賞析為主的綜合性課程。在這門課程中多包括中外優秀的器樂、聲樂,歌舞劇等等賞析內容,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理應配備良好的基礎設備,以此來保證音樂賞析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以說是教育中的精髓。學校以及教師應思考如何提升學生對音樂賞析這門課程的興趣。應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安排上最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單純的樂理知識對于絕大部分的學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本人建議可以使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來提升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思鄉曲》時,可以讓學生觀賞一些抗日的經典影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體會這首曲子的深刻內涵。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合理安排音樂欣賞教學內容。例如,對于我校舞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筆者將增加歌劇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比重,這不僅有助于塑造歌劇在舞臺藝術設計核心課程中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對于我校展覽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筆者將增加古典名曲和器樂的比例,為展覽策劃與管理、展覽語言培訓和展覽講解培訓等核心課程提供幫助。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職業教學體系中,技工院校教師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培育優秀勞動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技工院校學生的職業素質將會對整個技工院校教學體系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需要對整個技工院校的職業教育狀況進行全方位剖析、查找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對應的改善對策,從而全面地提高技工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