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春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二中學,云南 景洪 666100)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作用下,初中數學更加突出了對學生能動思維和個性化認知能力的考查,在相應考試的考查方向和具體題目的設計上也彰顯出了更為多元的思路。這就意味著,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摒棄過去傳統的“一刀切”“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生本性的方式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習慣做出更好地引導。除此之外,初中數學教師還要著力于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進一步完善趣味課堂的營造工作,從主觀層面上切實把握住學生、吸引住學生,為其他方面教學改革策略的有效執行提供必要保障。在筆者看來,上述目標的達成應當以下列幾點措施為主要抓手:
正所謂“有的放矢”方能“百發百中”,只有實現了對學情的準確、豐富掌握,教師的教學工作才能夠取得真正有效的成果。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相當一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對“學情”的認識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僅僅將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思維認知速度等作為調查內容,而沒有認識到學生的思維習慣、興趣、性格等因素對于數學學習的巨大影響力;此外在學情的搜集渠道上,不少初中數學教師也常常以作業批改作為主要乃至唯一的手段,這就難免導致“盲人摸象”一般的片面結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放大自己的學情搜集范圍,對學生不同方面的條件予以綜合調查、掌握,同時大力開辟出更多的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渠道,以使自己擁有更為翔實的工作開展參考,從而為后續環節的有效開展提供先決保障。
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本學期所有考試的試卷收集起來,通過對每個學生在不同題型、難度及考查方向的題目中的作答和失分情況,判斷出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和短板分布;同時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互動表現,來推斷出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此外,教師還要積極與學生進行課下交流,聊一些比較自然、輕松的話題,以此作為掌握學生性格和興趣愛好的渠道等等。
完成對學生各類情況的精準掌握后,初中數學教師便要以更為精準的思路來開展教學計劃的制定工作,針對每個學生所具有的不同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短板分布和思維特點等元素,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學習檔位,并為每個檔位的學生制定各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具體的檔位劃分辦法可以概括為:將知識基礎較差、理解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劃為“提升檔位”,知識教學以基礎部分內容為主,重點鍛煉學生對概念性內容的記憶并提高學生基本運算的準確率;將基礎相對牢固但不善于對既有學習成果進行變形應用或綜合使用的學生劃為“優化檔位”,教學工作要側重于對學生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強化,在例題訓練階段要提出準確率和解題速度的雙要求;最后將成績突出、綜合素質較強的學生劃為“鞏固檔位”,教學方法以引導學生開展自由討論和自主探究為主。
例如對于《統計調查》這一部分的教學,對于處于“提升檔”的學生,教師可以暫時把教學任務鎖定在引導學生掌握數據調查的幾種主要方法以及數據統計所應遵循的若干原則上來,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概念和方法認知;對于“優化檔”學生,則可引入不同調查方法的優缺點比較,并鍛煉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統計思路的能力;而對“鞏固檔”的學生,教師則要更多地布置一些應用類的任務,鼓勵學生以結組的形式自由開展探究思考,讓他們自行嘗試完成任務等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在我國教育界流傳已久且廣受認同的一句至理。在經過一定階段的身心發育并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后,絕大多數初中生都已經具備了相對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時也存在著較強的自我表現訴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務必要樹立起“生本位”思想,將更多的課堂資源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互動探究。要想保證這一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初中數學教師就必須做到在知識講解中“點到為止”,不要將知識內容拆解得過分細致,留出一定的知識空間供學生作為思考、探究的余地。另外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也要以引導者和觀察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一來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二來則為后續教學環節的安排與調整搜集可靠信息。
比如在完成《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章內容的總體串講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兩條直線之間不是相交就是平行’,這句話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那么還存在什么樣的‘第三關系’?”而后便可組織學生結組探討。當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普遍表現得沒有頭緒時,教師可以通過指示屋頂的日光燈和地面的瓷磚縫等方式來給予他們一些必要的點撥,引導學生得出這句話應該具有“兩條直線處于同一平面內”這樣的前提條件的正確結論。
游戲無疑是每個孩子都十分喜歡的一種活動,即便是已經步入青春期的“大孩子”,初中生們對于游戲而言也常常表現得毫無“抵抗力”,且經??梢栽谟螒蜻^程中表現出更強的行為能力和思維悟性。結合學生的這一普遍特點,初中數學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課堂訓練時,可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以及具體課題的內容、目標,借由一些具有參與感和趣味性的游戲來進行,讓學生能夠“邊練邊玩”,在體驗更為輕松、愉悅、刺激的課堂感受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達成訓練目標。為了使這一活動的教學效果更加良好,初中數學教師還可引入競賽機制,讓學生們互相競技、切磋,利用初中生的好勝心理來進一步優化課堂氛圍與教學體驗。
例如在進行《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這一課的練習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戶外,組織他們進行一場“尋寶游戲”:教師事先在學校的不同地點藏好標有特殊標記的“寶物”,而后將“寶物”的位置以坐標的形式畫在“寶圖”上,并為每一組學生提供一張“寶圖”;各組學生要根據自己手中的“寶圖”,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有關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及前端關于位置、方向的知識在規定時間內找到盡可能多的“寶物”,用時最短、“寶物”到手數量最多的一組即為游戲的獲勝方。
傳統的數學教學常常以課時作為基本單位,這雖然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細嚼慢咽”,但卻不利于學生整體數學思維的構建。初中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整體水平,有目的地引入大單元教學理念,帶領學生以單元作為基本教學單位,將本單元中的所有知識點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系和作用形式有機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條,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形成具有一定格局的立體數學思維。
例如在講解完《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這一單元內容后,教師可以通過樹狀圖的形式為學生在黑板或電子白板上勾畫一張思維導圖,將本單元中的知識內容首先分解成“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這兩個大模塊,而后分別以具體的例題為鏈條串聯出對應的子模塊和知識要素,最終再結合典型應用場景形成知識閉環,進而構建出完整的單元知識體系。
除了以上措施外,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布置給學生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參與感的實踐活動任務,讓學生能夠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既有學習成果的二次理解,并幫助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折線統計圖》這一部分的知識后,引導學生調查一下最近一段時間附近幾家超市日常用品的價格,再將它們分別反映在一幅折線統計圖中,用來表現各個超市的物價走向,等等。
新的改革意味著新的局面,新的局面代表著新的策略,而新的策略必然能夠取得新的成果,這既是教育改革不斷推行的根本原因,也是教育事業得以長效發展的根本動力。初中數學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在新型中考政策頒布、實施的背景下做好教學工作的優質轉型,圍繞分層教學落實、互動課堂構建以及“大單元”教學三大主題設計、執行系統性的改革策略,重視對學生個性資源、能動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幫助學生實現數學學習從外向化到內向化、從牽引式到探索式的根本轉變,從而為學生日后進一步的數學學習以及課程核心素養的持續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