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管網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710)
天然氣長輸管道大多為地埋式鋪設,保證了天然氣管道的長期穩定運行,與公路運輸天然氣相比較,長輸天然氣管道運輸具有受地形地貌和氣候的影響小、環境污染小、運輸距離短、氣密性好、易于遠程集中監控和管理等優點,所以建設長距離、大管徑、高質量的天然氣管道是保證天然氣安全運輸的重要環節[1]。天然氣管道的工程質量的好壞對天然氣管道的運行安全起決定性作用,隨著長輸管道項目建設的迅速增多,參建單位的人力、物力、技術支持等力量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加上施工環境復雜多變的因素,管道施工事故不斷。
以廣東省內的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建設為例,目前廣東省已建天然氣長輸管道已超過3 000 km,途經山川、水網、淤泥、流沙等復雜地質條件地段很多,通過定性分析法、定量/半定量分析法對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施工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天然氣長輸管道高風險作業主要有:(1)線路工程:山區/陡坡段施工、爆破施工、水上/水下施工、試壓、聯合吊管下溝。(2)穿越工程:頂管(含工作井施工)、河流或公路大開挖、盾構豎井、盾構設備的運輸/吊裝/拆卸、盾構掘進、鉆爆隧道施工。(3)站場工程:高度≥4 m 或層數≥2 層的落地腳手架搭拆、高度≥3 m的裝修和支拆模施工、深度≥3 m的基坑/槽開挖。(4)其他:復雜地質條件施工(如:淤泥、流沙、沼澤、松軟土等)。
現場作業人員除了焊工、起重工、電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外,其余的作業人員多為農民工,個人素質、安全意識普遍不高,又缺乏安全教育培訓,對高風險作業認識不足,施工過程經常出現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不安全行為。部分人員不具備相應高風險作業的技術能力和資質,如起重吊裝作業、爆破作業人員沒有獲得從事相應工作的資格證,未持證上崗,勞務工人未經過上崗前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
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低,缺乏安全素養和責任心,安全執行力不強,經常為了工程進度、成本而忽視安全,對現場工作環境“臟亂差”視而不見,不及時糾正作業人員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不安全行為,思想上麻痹大意,甚至施工和監理單位管理人員也違章指揮、違規作業。
現場使用的機具、設備有缺陷,或者機具、設備未經檢驗合格就投入使用,存在安全隱患。比如聯合吊管、山區/陡坡作業使用的吊機裝載力不足、高度限位器損壞失效,性能不滿足施工要求,導致發生設備傾覆、人員受傷事故;管道試壓作業時,閥門未進行有效隔離鎖定,開啟閥門時,人員在閥門正前方,管道內可能出現壓力為完全釋放,將作業人員打傷等。
長輸管道施工均為野外施工,有些作業的氣候環境非常惡劣,對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在高溫、潮濕的氣候環境下,作業人員容易發生中暑事件;在嚴寒的氣候環境下,作業人員容易發生凍傷事件。在山川、河流、魚塘、水網、沼澤等惡劣的地理環境中,施工難度大大提高,如在高山、溝壑地段進行管道敷設,縱、橫坡度大,機械和人員作業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機械設備容易失穩傾覆;在魚塘、水網、沼澤地段進行管道敷設,需進行排水、清淤、加配重塊深埋,由于淤泥承壓性差,清淤作業容易發生機械下陷、塌方事故[3]。此外,野外作業蚊蟲叮咬容易傳播病菌。
施工單位對高風險作業管控不嚴。一是高風險作業沒有制定相應的專項方案,或者高風險作業專項方案內容不合理,可操作性差,在實踐中出現編制的方案與現場實際脫節,存在現場風險識別不充分、制定的安全保障措施針對性不足等問題,專項方案難以發揮指導作用;二是施工機組在作業前沒有進行安全分析、每天班前會沒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不清楚高風險作業存在哪些風險因素,應該采取什么安全技術措施來保證作業安全;三是對機械設備管理不到位,現場使用有缺陷、不滿足安全性能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作業過程容易造成人員傷害事故;四是對分包商管理不到位,存在違法分包、轉包的情況,無法對現場進行有效管理,導致現場管理失控;五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經費沒有足額提取用于現場人員安全培訓、現場安全保障措施落實等安全生產工作中。
監理單位監管不到位。一是對高風險作業方案把關不嚴,導致編制作業方案和實際作業內容脫節;二是對進場報驗的作業人員、機械設備審核不嚴,部分作業人員、機具設備未經報批就入場作業;三是現場監督不力,未能及時發現施工方案與實際作業脫節,未及時發現和處理未經報驗就進場作業的作業人員和機械設備,且對施工現場出現的安全事故隱患熟視無睹,導致現場安全隱患沒有及時得到整改,現場“低老壞”“臟亂差”問題現象嚴重。
業主沒有制定高風險作業管理制度,明確相應高風險作業及管理要求,理清施工、監理和業主各方參建單位的工作界面和職責,也沒有建立高風險作業監督、檢查、考核和獎懲機制,管理流于形式甚至不監管,導致承包商管理失控。
做好高風險作業安全管理,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4],明確高風險作業范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業主各方職責,避免出現高風險作業管理要求不明確、界面劃分不清晰,致使管理混亂而產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導致在高風險作業管理過程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施工單位組織現場踏勘,對其負責施工范圍內的高風險作業進行識別,并將識別出來的高風險作業登記建檔,重點管控,在監理工作例會上報告項目所涉及高風險作業內容、登記和更新情況、主要風險及管控措施,監理單位進行監督和指導。在施工過程時識別出新的高風險作業時,及時進行更新。
監理單位對監理范圍的高風險作業進行重點監控,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并在業主組織的工程例會上對高風險作業的管控情況進行匯報。
對于識別出來的高風險作業,施工單位應編制高風險作業的專項施工方案,明確安全保障措施及責任人,報監理單位審批,業主備案,監理單位要嚴格對專項施工方案內容的可行性進行審查。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還需要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專項施工方案內容應包括:(1)工程概況:高風險作業概況和特點、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2)編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施工圖設計文件、施工組織設計等;(3)施工計劃:包括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4)施工工藝技術:技術參數、工藝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檢查驗收等;(5)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組織保障措施、技術措施、監測監控措施等;(6)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備和分工:施工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其他作業人員等;(7)驗收要求:驗收標準、驗收程序、驗收內容、驗收人員等;(8)應急處置措施;(9)計算書及相關施工圖紙。
加強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培訓是提高人員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安全活動、安全會議、安全事故圖片/視頻觀看分享、現場實踐等形式,不斷提高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操作技能、風險辨識和防范能力、應急處置能力,以安全意識和技能的提高逐步消除作業過程的不安全行為。
嚴格按照審批的專項方案進行施工。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變更施工方案,因工程技術等其他原因,確實需要進行專項方案變更的,應當在修改后重新報批,審批通過后方可組織施工。
嚴格落實作業安全分析(JSA)。施工單位在每天進行高風險作業前,需要開展作業安全分析(JSA),識別和分析當天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風險消減控制措施,明確相應控制要求和責任人,監理人員進行過程的監督和指導。
嚴控高風險作業安全措施確認。施工單位制定高風險作業安全檢查表,對于識別出來的風險,在風險消減控制措施落實后,施工負責人需現場對照安全檢查表逐項檢查確認,簽字確認后方可施工,避免現場核查確認走過場。比如在山區/陡坡段(橫坡大于等于15°,縱坡大于等于30°)施工,需確認機械性能正常,操作人員具備相應資質,坡度在機械爬坡能力以內,山坡無坍塌、滑坡隱患,無立體交叉作業,吊具完整完好,布管、焊接等作業時機械行駛或停置距管溝保持安全距離,布管前檢查管溝,山坡無塌方等隱患,布管位置距管溝邊緣間距,管道兩側采取防滾管措施等。
加強高風險作業隱患排查力度。在高風險作業期間,施工單位安全員、監理人員應全程旁站,及時發現和糾正現場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對于現場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對于現場發現的嚴重安全隱患、重復出現的“低老壞”“臟亂差”問題,應加大對施工單位的處罰力度,并通報批評。同時,隨著高新科技在工程建設中的推廣應用,業主通過遠視頻程監控的科技手段,在施工現場設置移動式布控球,通過移動布控球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遠程監控,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遠程監控發現很多常規的問題,另一方面,視頻監控對施工、監理單位也是一種震懾。如果施工單位為了逃避監控,故意關閉移動式布控球或者將移動式布控球設置在無法監控到現場作業的,企業將對施工單位進行嚴肅處理,對屢教不改的承包商和負責人,企業將其拉入黑名單,限制其參與公司其他項目的投標。
加大承包商安全生產經費投入監管力度。承包商建立安全生產專項費用使用的臺賬及票據,監理人員通過周檢、月檢、專項檢查等方式,定期對承包商安全生產費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承包商安全生產經費足額用于現場施工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維修維護、應急演練等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做到專款專用,落到實處,對于安全經費投入不到位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并在合同中扣除相應安全措施費。
加強自動化、機械化等新技術在工程上的應用,減少人員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導致發生施工事故,比如管道組隊采用內對口器替代外對口器、焊接采用全自動焊替代手工焊和半自動焊、工藝設備撬裝化代替現場組裝等等。
建立完善考核和獎懲機制。合理的獎勵有助于提高承包商的積極性和“主動安全”的意識,有助于提升作業現場管理實效[5]。對此,企業應建立完善承包商考核機制,制定承包商HSE獎懲管理辦法,嚴格考核,獎懲并重。對于安全管理工作業績良好的承包商,予以獎勵,對于現場安全投入不足、現場“臟亂差”“三違”行為頻出的施工單位,不應僅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監理單位和業主管理人員也應一同考核,承擔連帶責任,并優先考核現場不履職的監理單位人員,避免監管打折扣。對于初次發現的安全隱患或不安全行為,應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落實整改措施,對相關人員重新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對于重復性出現的,則應采取將相關作業人員“清理出場”,要求相關單位停工學習培訓、經濟處罰等措施。
加強高風險作業應急管理。制定貼合現場實際的高風險作業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所需的應急救援物資,根據現場施工進度情況和作業內容,定期組織開展相應的應急演練,演練后進行評估和分析,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發生事故時可以快速響應,及時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隨著社會經濟進步不斷發展,但是在施工過程中高風險作業始終存在,應當加強管道施工高風險作業的識別、研究和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這樣才能保障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高風險作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