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 趙甜甜 張瑛 孫心悅 譚思連 楊連招*
1 廣西中醫藥大學,南寧市 530200; 2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南寧市 530222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患者需終生服藥控制病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與其預后密切相關,患者服藥依從性好則療效明顯、不良反應少[1-4]。廣西白褲瑤族簡稱白褲瑤,是瑤族眾多支系中的一個特殊分支,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習俗和古老的文化習慣,了解白褲瑤族人群的高血壓患病情況,探討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可為有效防控我國少數民族的原發性高血壓等慢性病提供重要參考。
行為意向是指個體采取某項行為的傾向或動機,是任何行為表現的必需過程,反映個體是否愿意嘗試或者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實現該行為[5-6]。計劃行為理論認為,行為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量,即個人對某項行為的意向越強烈,則其從事該行為的可能性越高。服藥依從性是指患者按照臨床醫生的規定進行治療的情況,患者遵醫囑服藥表示其服藥依從性好,治療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和并發癥較少。因此,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服藥意向性、提高其服藥依從性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其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風險,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2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與其服藥依從性的關系
Horne等[7]認為,個體的服藥信念決定了其自身的服藥行為,個體主觀感受服用藥物的必要性越強、對服藥的顧慮越輕、認為藥物有害性越小時其服藥依從性就越高。Scholz等[8]通過研究發現,服藥依從性意向是預測患者服藥依從性行為的最強因素。
目前,在我國使用完整的計劃行為理論框架探討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研究報道較少,也欠缺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框架來評價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工具[9]。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是在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TRA認為,假設個人的行為是理性的,則其在行為決策的心理過程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就是個人是否有意向去實施某行為,即行為意向。TPB包括五個維度,即行為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行為。根據該理論,個體實施某一行為的意向越強,則該行為被其實施的可能性越大。主觀規范主要是指個人在行為決策過程中所感知到的社會壓力,主要反映對個人有重要影響的他人或團體對于個人決策的影響,它是預測患者服藥行為意向的重要變量,主觀規范受規范信念和順從動機的影響[10-11]。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越強烈,其發生服藥行為的可能性就越高。
黃鋒[12]報道,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和服藥依從性均不佳;廣西白褲瑤族具有其獨特的種族特征,其居住環境、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經濟發展程度、衛生觀念與漢族人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因素可能與其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不佳密切相關。
3.1 宗教文化 白褲瑤族是一個由原始社會生活形態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的民族,其宗教文化的本質是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宗教文化是白褲瑤族文化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構成因素,白褲瑤族的思維方式世代穩定沿襲,他們的行為方式也傳承了下來。當宗教思想滲透在白褲瑤族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時,會導致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內容基本均與宗教有關。在缺醫少藥的惡劣生存環境下,廣西白褲瑤老人崇尚“巫術”,認為通過道公驅趕惡靈、注重“養神、修性”、祭拜神靈等可保平安、求幸福、除疾病[13]。由于他們具有這些宗教文化特點,導致其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受到嚴重的影響,使他們呈現出與漢族等人群不同的特殊表現。因此,在探討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和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時,必須從社會、行為和心理等角度去進行探索。
3.2 地域環境和生活方式 廣西白褲瑤族居住在貧瘠的大石山區,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生活水平極低。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普遍較差,而這類患者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因此大多無能力支付治療費用。廣西白褲瑤族群眾堅信“藥補不如食補”,認為服用西藥治療疾病不如進行飲食調節,因此更傾向于采用自泡藥酒(內服加外用)治療疾病[13]。由于上述原因,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對西醫藥物治療通常持無所謂態度,主要表現為盲目用藥或服藥意向性差、服藥依從性不良。
3.3 文化教育水平 文獻[14-15]報道,患者學歷、文化水平越高,其服藥意向越高、用藥依從性越好。廣西白褲瑤族因受生活條件以及經濟條件制約,群眾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文化水平較低。廣西白褲瑤族群眾聚居地偏遠、分散,普遍使用其本民族語言,與外界交流溝通困難,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徑非常單一,因此普遍缺乏高血壓防治方面的知識,對高血壓危險性認識嚴重不足,導致他們服藥意向性差、服藥依從性不良。
4.1 尊重宗教文化、改善生活方式 研究[16]發現,政府、相關機構或部門在制訂針對原發性高血壓高危人群的防治措施時,只有在綜合考慮人群的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差異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針對性對人群進行主動干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對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為他們制訂原發性高血壓的防治措施時,必須站在民族團結、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慎重考慮宗教文化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17]。為此,應把解除廣西白褲瑤族群眾思想顧慮,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作為工作的重心。與此同時,應尊重廣西白褲瑤族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情感,尊重其文化傳統,滿足其改善生計的合理需要,對較低經濟水平的人群給予一定的經濟救助,或在醫療上給予民族優惠政策,從根本上減少他們的醫療費用支出[18]。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少數民族人群慢性病的研究將會越來越多,研究也將會越來越深入,改善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意向及服藥依從性的措施也將越來越完善。
4.2 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健康宣教力度 廣西屬西部欠發達地區,人口基數大,經濟底子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社區衛生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健全衛生服務體系,增加基層醫務人員數量,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在今后的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管理中應作為主要衛生政策導向和重要研究方向。在國家層面,關鍵在于如何更好地落實少數民族地區政策,適度傾斜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原發性高血壓防治資金的投入,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原發性高血壓防治隊伍的培訓,增強對少數民族地區原發性高血壓的普查力度[19]。地方政府通過增加鄉村衛生院(所/室)的建設和投入,強化醫聯體作用,形成集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為一體的三級網絡,加強對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監控;醫護人員在白褲瑤族地區積極開展人群高血壓的宣傳教育;社區衛生院增加到基層的走訪次數,為白褲瑤族提供一定的上門醫療服務[20]。
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自身特點及多層次需求決定了當地社區醫務人員需要依據他們的感覺認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才能較好地修正他們的不當用藥方式,提高他們的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21]。如對他們盡量使用易開啟、易口服的藥物劑型進行治療,用藥說明及藥物標簽盡量使用稍大字號印制,選擇最佳時機對患者進行電話和短信干預。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一套符合廣西白褲瑤族原發性高血壓防控方式方法,為廣大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從而促進廣西白褲瑤族地區群眾逐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服藥行為意向及服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