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雄偉
(南丹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廣西 河池 54720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根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效率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1]。因此,目前農業經濟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積極地推廣先進的農業機械以及農機技術,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農機推廣是我國實現農村經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于農民來說,農機的大規模投入能夠解放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對于農村建設來說,大規模的農機推廣與使用使得區域的農業經濟現代化水平整體得到提升,有利于區域的新農村規劃與建設,并帶動整體區域經濟的發展[2]。而農民勞動強度降低、收入水平提升,新農村規劃建設水平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構建科學的產業結構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從這幾個角度來看,農機推廣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性工作,農機推廣工作人員以及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拓展農機推廣工作的新思路。
認識到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必須正視目前在農機推廣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其中,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推進較慢、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難度大以及農機服務手段落后是較為突出的問題,亟須得到重視與解決。
農機購置補貼是國家為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而推行的一項針對購買農業機械的農戶進行一定補貼的政策。農戶購買的機具的種類不同,補貼的額度與標準也各不相同[3]。購置補貼資金和補貼目錄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在不斷調整變化,且農機補貼辦理系統不是長期開放的,無法有效銜接。適應家庭或農場的小型化、輕便化、多功能農機裝備比較少,農戶想要購買一些市場上較新的或者一些特殊用途的農機時,往往就不在購置補貼目錄中,制約著農戶使用最新型的先進的農業機械的行為,無法提升農民使用農機的意愿和實際效益。另外,在購置補貼發放的流程中,部分區域還存在流程煩瑣問題,無法及時地將補貼發放到農戶手中,導致農戶對農機購置補貼的信賴程度不高。農機裝備支出,尤其是高性能的大型農業機械,對大部分農戶來說都是一筆較大的投資,因此,農機購置補貼流程的順暢與否會直接影響農戶的投資決策。
農機推廣的對象主要是農民,目前很多農機都已經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對于使用操作的人員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這類農機的故障解決往往也需要專門的人員進行處理。但是,農業經濟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個體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從業人員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對新型農機接受程度低,很多農戶甚至對這一類智能化的農機比較排斥,覺得無法駕馭,因此一直使用較為低端的農機或者傳統的耕種方式,這也是在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中遇到的較為普遍的問題。而且,我國目前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采用仍然是較為傳統的方式,甚至在很多地方農機技術推廣服務是由非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的,無法取得農戶的信賴。另外,人們對于農業傳統的偏見也使得農機化技術研究和服務團隊無法吸引大批的高素質人才進入,造成當前農機化技術推廣一直存在著人員緊缺的問題[4]。部分鄉村的農機化技術推廣人員長期處于“過勞”的狀態,甚至在部分區域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已經完全流失無法補全。
在農機逐漸朝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之后,農機的服務水平沒有進行相應的提升。如上文所提到的,農業從業人員整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對于現代化農機的使用,操作上會有一定的困難,面對農機故障不知所措,需要農機服務人員進行指導與維護[5]。但是一般一個區域往往只有一個農機服務站,農機技術人員有限,并且只能通過現場走訪、電話訪問的形式提供服務,效率較低,也會導致農戶對使用先進的農機產生顧慮。農機服務未形成系統性的規范,農機服務人員的工作形式、工作體制也不健全,長期這種狀況下去,將會造成農機服務人員大批流失,極大地影響農機服務工作。
筆者針對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經過多方調查研究以及政策解讀,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農機購置補貼從根本來說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因我國農耕自然環境的差異,各個區域、各種作物種植所使用的農機差異較大,每年出臺的農機購置補貼目錄不夠全面。例如,一些小型機械受國三柴油機配套的影響,無法享受補貼,有些地方大量使用的國二柴油微耕機、耕整機也無法享受補貼[6]。另外,在農機購置補貼目錄中,目前主要是針對主要經濟作物的農機補貼,而目前主要農作物水稻生產機械已經接近飽和,大部分有購置能力的農戶已經享受過購置補貼,而關于以舊換新或者機械升級的相關補貼政策還不全面。最后,針對畜牧水產、區域性的經濟作物使用的農機補貼較少,也使得很大一部分的農戶無法享受補貼,沒有較強的動力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自然環境差異較大。在我國主要的農業經濟作物產區中,不乏丘陵、山地等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無法展開使用的區域。在丘陵山區,山多地少,坡度大,石頭多,土地不平整、不規則,機耕道路不完善,田塊較小,這些都嚴重影響大馬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作業,制約了大型、高性能、高效率農機的推廣應用。這樣的環境也使得農機在各個區域、各個農業作物產區需要根據不同地貌以及農田標準進行調節,無法發揮規模化的效應[7]。目前,農業部分針對農田標準化的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就是為了讓現代化的農機能夠有效地應用到耕種中,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近年來,政府未安排專項農機推廣經費,財政對新農機推廣沒有補助激勵措施。一方面,經費的缺乏導致農機推廣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農戶無法得到最新的農機資訊,僅僅依靠農戶單獨的作業,很難達到規模效應。另一方面,政府的補貼政策不到位也會使得有意愿升級農機的農戶持觀望態度,猶豫不決。因為現代化農機一般來說價格較為昂貴,相對于農戶的收入來說,是一項比較大的投資。經費的短缺使得基層的農機服務站技術人員無法擴充,有限的農機服務人員無法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使農戶對先進農機的使用失去信心。經費緊張還使得農機推廣人員有很少的機會進行進修,甚至無法及時掌握市場上最新的農機發展狀況,對新農機、新技術掌握不夠,推廣工作還停留在口頭推廣,服務手段還較落后[8]。除此之外,在農機推廣中還存在著農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農機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農機推廣工作,各地需要根據實際狀況進行解析,創新思路,制定有針對性的農機推廣策略。
農機推廣工作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盡管在農機推廣工作中受到較多客觀因素的制約,如自然因素、農機技術本身較為落后等,但是仍然需要能夠從困境中看到發展的契機,認識到目前農機推廣整體向好的環境。根據上文中所分析的目前農機推廣工作中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以及原因,為突破這些困境,可以重點從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以及創新推廣服務手段這幾個方面入手。
農機購置補貼不僅僅只是針對農戶購置農機的一些金錢上的補償,它在農機推廣服務中還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一方面是對農戶的補貼,鼓勵農戶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效率。國家政策的這種傾斜能夠從精神上讓農戶增加認同與信任,讓農戶更加愿意做出農機支出的決策,同種類型的機具,有補貼的款式與無補貼的款式,農戶肯定是更加傾向于選擇有補貼的款式。因此,需要認識到農機購置補貼的重要意義,在政策范圍內積極快速從實際出發,擴展購置補貼的機具目錄,改善購置補貼的申請流程,簡化各種申請的程序,讓更多的農戶能夠享受到這種補貼,感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與鼓勵[9]。同時也需要認識到,這種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對農機生產廠商的支持與鼓勵,農機推廣人員也需要加強與農機生產廠商的對接,反饋農戶的實際需求,促進廠商的發展,為農戶推介更加符合需求的機具。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很多農戶實際上是樂于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的,但是苦于沒有渠道,不能及時了解各項新型農機的發展狀況,只能購買使用較為落后的農業機械。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農技推廣工作的不足。因此,農機推廣人員要積極地利用多種手段進行宣傳,降低推廣工作的難度。農業生產區域往往是地廣人稀,農機推廣人員在進行推廣的時候使用傳統的方式逐戶上門推廣,效率低下,覆蓋面也不夠全面[10]。因此,農機推廣工作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狀況,積極利用新媒體等多種新興技術手段進行推廣。例如,定期組織農機推介會,展開新型農機的現場演示,組織農戶赴廠商進行參觀,了解最新的農機發展狀況,邀請農機廠商與農戶進行現場交流會等。這些是較為大型的需要定期展開的,利用組織資源進行的推廣服務。在農閑的時候,農機推廣人員可以利用新媒體組織農戶溝通互動群,發送農機展示視頻、農機介紹資訊等信息給農戶;還可以通過這個群組與農戶進行溝通互動,了解每一位農戶的最新需求。這樣能夠將農機推廣宣傳工作變得更加細致化,工作的難度也能夠大大降低,同時服務會更具有針對性,服務水平得到提升。
在目前新媒體時代,農機服務也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得到提升。在農業服務領域,需要認識到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戶對于傳統的面對面溝通服務的方式有較強的認同感,農機服務人員與農戶之間的信任感也是通過這種貼心的服務方式建立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當下農戶的信息接收模式乃至生活方式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農機服務人員應積極地利用這些變化來創新服務手段,讓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例如,目前互聯網與智能手機已經在農村普及,可以思考用互聯網的形式將農戶與廠商以及農機技術人員連接起來,在農機遇到故障或者需要維護保養的時候用遠程連線的方式進行互動,或者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農戶進行宣傳教育,甚至可以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組織進行遠程參觀。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大提升農機服務的便捷性,農戶在使用農機的時候沒有后顧之憂,農機推廣工作也更加容易得到推進。此外,農機推廣服務站也可以通過公眾號平臺定期向農戶推介資訊,讓農戶能夠實時了解各項農機技術的發展,了解作物種植的知識,讓農戶能夠感受到農機技術服務就在身邊,增強與農機服務人員之間的信任感。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機械化水平仍然較為低下,這一定程度上是農機推廣工作不足造成的。我國農機推廣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其中,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推進較慢、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難度大以及農機服務手段落后等都是較為突出的問題。相關人員需要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積極進行推廣宣傳,降低農機推廣難度,創新推廣服務方式,提升農機推廣服務水平,提高現代化農機的使用率,從整體上提升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