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松
(莊河市水務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莊河 116400)
莊河市位于遼東半島東側南部,大連市東北部,全境陸地面積4113.6km2,自然海岸線長285km,下轄25個鄉鎮、街道。境內有中小河流365條,主要有英那河、莊河、湖里河、蛤蜊河、沙河、小寺河、寡婦河、地窨河、三岔河、小沙河、響水河、板橋河等,全部河流均發源于北部山區,流經中部丘陵區及南部沿海平原區,多數河流流向由北向南匯入黃海。由于河網水系密布,河道將農田割裂成小型灌溉片區且彼此相對獨立,各級河道具有排、引水功能和南方平原水網圩區特點,片區內溝、渠灌排分開有利于農田降漬脫鹽和灌溉排澇。“十三五”期間,莊河市提出要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為了改變傳統漫灌模式以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新型節水技術,推廣以噴微灌為主的高效節水和以渠道控制為主的一般節水灌溉設施。目前,莊河市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0.705,灌溉保證率超過95%,較之前農田水利設施明顯改善,大幅度提高了其旱澇保收和防災減災能力。然而,莊河市農田水利仍然存在農村環境與都市發展不匹配、灌水水質污染嚴重、自動化控制系統普及率低、灌排設施標準低、田間排水能力有待提升、節水灌溉覆蓋率不高、田間渠系配套工程不完善等問題,與安全高效、自動控制、灌排通暢、配套齊全的都市現代農田水利差距較大。
近年來,隨著莊河市“河湖長制”的全面推行,河流清淤疏浚、防洪治理、生態護坡和水生態修復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日趨增多,在建各類水利項目累計達到30余項。然而,莊河市每年投入工程質量監督的費用僅有20萬元,現有專職監管人員少,缺乏必要的監測設備,交通工具、經費和質量監督人員明顯不足,大大降低了質量監督的時效性,并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在車輛以及政府機構精簡大力推進的時代背景下,面對點多、面廣、線長的水利工程,如何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督職能高效完成質量監管任務,逐漸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莊河市質量監督站科學運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建設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解決交通工具、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3]。對此,從探索方向、建設規劃、實施成果、方案制定的角度全面論述了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建設過程。
通過建設檔案數據庫實現項目質量信息的采集、分析、跟蹤、處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控水平。
以數據庫為中心建設數據共享系統,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分兩期完成,將質量監督檔案數據庫和檔案管理平臺作為一期建設任務,二期開發建設任務主要包括移動端平臺、網上辦事管理平臺2個方面。
①以語音、影像、文字、照片等多種形式紀錄監督檢查過程;②為了實現現場監督檢查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積極探索關鍵施工部位的遠程監控等;③實現在線質量通病預警、質量技術宣貫和質量意識教育。
①實現在線確認、申報、核備外觀評定方案、驗收評定結論和質量監督手續;②實現在線下發質量監督計劃、報告和檢查結果;③實現在線報備法人質量檢測方案、質量缺陷報告,以及單元(工序)工程、原材料、中間產品等項目建設過程的檢測結果月報。
通過檔案管理平臺實現在線錄入、預覽、檢索等功能,加快虛擬檔案室建設,以更好地服務于工程檔案管理。
數據存儲與分析是數據庫建設的主要內容,數據庫資源來源于三個平臺,其數據庫交換可以利用數據庫建設來實現,通過對質量監管信息的分析、處理、跟蹤、采集,進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管控水平,切實提升應對突發事件、動態監管工程質量、增強信用效能管控、質量分析預警等各方面能力。
平臺提供的功能主要包括遠程視屏監控、行業與國家規范查詢、質量要求與法規宣貫、監督過程信息化紀錄、受監督項目基本信息查詢等。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規范工程監管流程,提升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能,通過實施動態監管更好地服務于從業人員,并提供監督檢查結果查詢、規范查詢和質量宣貫。
項目參建單位人員和監督員登錄移動端APP后所顯示的信息有所差異,前者顯示的有質量巡管、結果和規范查詢等功能,后者顯示的有系統設置、項目信息、質量宣貫、遠程監控、監督檢查和規范查詢等功能。
遠程監控模塊可以利用攝像頭,對重要項目關鍵環節利用攝像頭進行監控、紀錄,通過手機端實時查詢;規范查詢模塊能夠提供PDF版本的技術標準、行業規范;質量宣貫模塊可以提供技術交底視頻、文本、課程或課件等;監督檢查能夠提供痕跡管理服務,在快速確認檢查項目的情況下選用檢查模塊,結合具體情況可適當增加檢查人員,點擊“確定”后系統顯示檢查記錄界面,監督檢查內容包括工程資料、實體質量、驗收會議列席、質量管理體系等,檢查時可以采取語音、錄像、文字、照片等多種形式,將整個監督檢查過程利用上傳功能傳入數據庫;項目信息模塊可以實現基本信息的查詢,以及從數據庫中調用受監督項目的基本信息,也可考慮工作需求天界項目其它信息,如地理位置等;監督檢查結果查詢能夠提供結果查詢和下載功能,文檔下載格式為PDF。
經歸納總結,該平臺可以實現網上辦理的業務有:項目劃分方案、監督計劃與報告、外觀評定結論的在線申報或下發;分部或單位工程、隱蔽工程或關鍵部位、項目質量等級的在線核備;。其中,初核、編制、下發屬于監督報告的主要環節;申報、一級審核、二級審核屬于確認項目外觀評定方案、確認項目劃分、確認單位與分部工程驗收結論、外觀評定結論、關鍵部位或重要隱蔽工程驗收結論、確認工程質量等級的主要環節,編制、簽發、簽收屬于在線下發質量監督計劃的主要環節,申報、受理、資料核查、簽發屬監督手續辦理的主要環節;申報、核備屬于分部工程、隱蔽工程或關鍵部位驗收結論,以及工程質量等級、單位工程外觀評定結論核備的主要環節。總體上,可以劃分成網上申報、審批和簽發等功能。
平臺界面導航欄包括結果查詢、系統設置、事項辦理和進度查詢等,其中基本信息修改可用系統設置來實現,而已完結事項的查詢和申報辦理事項進度的查詢可用結果查詢、進度查詢來實現,各項監督工作內容設于事項辦理攔。
1)檔案信息錄入。首先,要結合項目特性對質量監督檔案實行統一編碼,從而為監督檔案錄入提供有利的條件,以編碼=HLDS+地區+年月+項目類型+建設性質+投資額+順序碼作為莊河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檔案編碼原則,采用數字或字母對各類特性進行編碼,并定義了數字或字母,如建設性質擺闊維修W、搶險Q、應急Y、改建G、擴建K、新建X、其他T。其次,依據項目實際情況加快建立目錄圖,一般將信息錄入分成紙質檔案的掃描和關鍵信息的采集兩種方式,其目的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虛擬檔案室,以及更好地解決檔案檢索查詢問題。
通過歸納總結,確定檔案排列順序以及歸檔范圍:監督報告、驗收結論和質量等級核備意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或關鍵部位核備文件,法人檢測方案確認書和質量監督計劃,項目劃分以及單位工程外源評定方案確認表。
2)虛擬檔案室。為了實現在線預覽以及電子檔案與事物的完全對應,應加快建立電子檔案,實現檔案室實景模擬,保持虛擬與事物檔案柜所存儲檔案、編號的一致。
3)檔案檢索查詢。通過信息采集錄入工程檔案,按性質、地域、規模、類型、名稱、年度的查詢,實現查詢結果的圖表展示,也可輸出Excel文本,可以點擊“詳情”查詢項目的全部信息。
目前,莊河市一起建設任務已經完成,已開發完成質量監督檔案數據庫和檔案管理平臺建設,莊河市質量監督站結合實際要求,電子化錄入了2015-2020年度146項監管項目的紙質檔案,并取得良好的試運行效果。①利用虛擬檔案室可以實現在線查閱項目監督資料;②從多維度統計分析所有146項受監督項目,并以餅狀或柱狀圖的形式顯示統計數據;③實現對146項受監督項目的關鍵信息按年度、類型、性質、規模、名稱的查詢。
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系統二期開發項目的建設完成,將逐步轉變傳統的檔案后期錄入的局面,實現檔案信息的實時錄入、查詢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質量管理預警。目前,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工程質量監督還不夠成熟,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技術搭建系統軟件平臺,對于提升工程質量監管水平和監督時效性,實現規范化質量監管等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