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湘蘭 韋澤晶 邵敏英易新 楊琛 蔡仁教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 570216)
家禽的生長性能、免疫力及屠宰性能等,與生長環境關系緊密。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特別是籠養和散養2種方式導致家禽的活動空間和運動量有很大的差別。研究證明,籠養和散養2種不同養殖模式下,雞的腸道菌群、血清生化指標、生產性能和雞肉品質均有顯著的差異[1-3]。籠養和散養2種不同養殖模式,還導致雞的肌內脂肪含量、肌纖維特性等與肉雞商品價值直接相關的指標產生差異[4,5]。
三丁酸甘油酯在小腸內被消耗,分解產生的丁酸給家禽上皮細胞提供能量。丁酸可改善粘膜炎癥和氧化狀態,加強上皮防御屏障,調節內臟敏感性和腸道蠕動,在調節腸道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6]。家禽從飼糧中獲得有效的丁酸供給促進腸道健康,可改善營養吸收、健康狀況、生產性能及肉品質等。
文昌雞是海南省地方肉用型品種,肉質香甜嫩滑。三丁酸甘油酯作為飼料添加劑在不同養殖模式下的文昌雞研究報道較少。本試驗旨在探究不同養殖模式下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對文昌雞生長性能、肉品質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選取42日齡文昌雞母雞400只,隨機分為籠養組(CR組)、籠養加三丁酸甘油酯組(CR+TB組)、散養組(FR組)、散養加三丁酸甘油酯組(FR+TB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雞。CR組和FR組給予基礎飼料,CR+TB組和FR+TB組在基礎飼料中添加500mg·kg-1的三丁酸甘油酯,試驗期為70d。
試驗采取籠養和平地散養2種方式,試驗前平整平地散養的場地,防止積水,殺滅蚊蠅。試驗期間自由采食和飲水,每日清洗飼喂用具并定期消毒。添加劑三丁酸甘油酯,由湖北浩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參照《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2021年第32版》和《文昌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DB 46/T44-2011)配制基礎飼糧,基礎日糧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養殖試驗期結束后,每個重復抽取2只雞,翅靜脈采血,分離血清后用于血清生化指標的測定。血清生化指標均采用試劑盒測定,按照試劑盒的方法操作。血清生化指標所用的試劑盒購買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在完成采血的雞上選取胸肌,參照國家農業標準《畜禽肉質測定》2007版中的方法分別檢測pH值和滴水損失。剪切力的測定先將胸肌上的筋膜、脂肪等剝除,將樣品大小厚度修整一致,然后采用嫩度儀測定。肉色采用肉色儀測定L*值、a*值和b*值。所有檢測重復3次,結果取平均值。
使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試驗結果數據均用“平均值±標準誤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
由表2可知,與FR組對比,FR+TB組終末體重顯著提升,三丁酸甘油酯對CR組的終末體重改善不顯著。與FR組對比,FR+TB組平均日增重顯著提升,三丁酸甘油酯對CR組的平均日增重改善不顯著。三丁酸甘油酯均顯著提升了CR組和FR組的平均日采食量。三丁酸甘油酯處理對料重比變化影響不顯著。

表2 三丁酸甘油酯對不同養殖模式文昌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三丁酸甘油酯顯著提升了CR+TB組和FR+TB組的SOD值,CR組和FR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與CR組對比,CR+TB組的GSH-Px值顯著提升,與FR組對比,FR+TB組的GSH-Px值顯著提升。三丁酸甘油酯還顯著提升了CR+TB組和FR+TB組的CAT值。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各試驗組間均無顯著差異。

表3 三丁酸甘油酯對不同養殖模式文昌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4可知,宰后45min各處理組pH值無顯著差異,宰后24h三丁酸甘油酯處理組的pH值,與未添加三丁酸甘油酯的處理組差異顯著。與CR組相比,CR+TB組滴水損失下降且差異顯著,與FR組相比,FR+TB組滴水損失下降且差異顯著。與CR組相比,CR+TB組剪切力下降且差異顯著,與FR組相比,FR+TB組剪切力下降且差異顯著,放養組的剪切力總體高于籠養組。三丁酸甘油酯處理對肉色改善不顯著。

表4 丁酸甘油酯對不同養殖模式文昌雞肉品質的影響
生長性能是養殖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而腸道健康對于生長性能至關重要。飼料中添加丁酸等有機酸可使致病細菌減少,從而對肉雞的腸道健康產生有益影響。丁酸可為結腸上皮細胞提供能量,促進小腸黏膜的發育和細胞的增殖成熟[7],從而更有利于營養的吸收利用。鄭力維[8]研究證實三丁酸甘油酯可顯著提升黃羽肉雞的生長性能,增加試驗末均重,降低料重比。在本試驗中,雖然三丁酸甘油酯對各處理組平均料重比影響不顯著,但是平均日采食量顯著增加,說明三丁酸甘油酯作為飼料添加劑可以較好地刺激食欲從而增大采食量。從體重增加的情況來看,三丁酸甘油酯對于放養組的終末體重增加和平均日增重影響更加顯著。
在本試驗中,三丁酸甘油酯處理組對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均無顯著影響。三丁酸甘油酯處理組對超氧化物歧化酶影響顯著,籠養組和放養組的SOD、GSH-Px和CAT值均顯著增加,說明養殖過程中丁酸的供給可以提升動物的抗氧化能力。侯金旺[9]等研究顯示,包被丁酸鈉可以顯著提升黃羽肉雞的SOD值和GSH-Px值,顯著提升肉雞的抗氧化能力。鞠婷婷等[10]研究顯示,肉雞日糧中添加丁酸可以顯著提高SOD、GSH-Px和CAT活性。動物提升抗氧化能力是機體清除氧自由基,應對應激的重要方式。三丁酸甘油酯處理分別提升了放養組和籠養組的SOD、GSH-Px和CAT值,增強了雞應對應激的能力,但總體來說放養組高于籠養組,說明養殖方式對于雞的抗氧化能力至關重要。
在本試驗中,三丁酸甘油酯處理組顯著降低滴水損失和剪切力,同時減緩了24h pH值的下降,對肉色無顯著影響。侯金旺等[9]的研究證實包被丁酸鈉處理可降低黃羽肉雞的剪切力。放養組的剪切力顯著高于籠養組,說明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方式對肌肉的嫩度影響較大。肌肉pH值影響肉品質和貨架期,pH值下降過快肉的品質和風味變差,本試驗中,三丁酸甘油酯的處理減緩了pH值的迅速下降,有利于保持肉的品質。
在本試驗中,三丁酸甘油酯的處理增加了文昌雞的采食量,對FR組的終末體重和平均日增重顯著增加,提升文昌雞生長性能。三丁酸甘油酯處理顯著提升了文昌雞的抗氧化能力,籠養組和放養組的SOD、GSH-Px和CAT值均顯著增加。三丁酸甘油酯處理組顯著降低滴水損失和剪切力,同時減緩了24h pH值的下降,改善了雞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