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芳,李開征,申 麗,李廣帥
(1.鄭州美萊醫療美容醫院美容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00;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外科 河南 鄭州 450052)
大眾普遍認為存在重瞼線能為眼部美觀加分,而既往研究報道單瞼在亞洲人中的發生率高達50%[1],即使有先天性重瞼,形態往往不佳或者呈現隱形重瞼形態,因此重瞼成形術一直處于美容外科手術中的首位。Joyce回顧過去6年的瞼成形手術趨勢,認為保留眼瞼軟組織及更加隱蔽的切口為主要趨勢[2],但在同一種手術方式下,重瞼形態的兩個決定性因素分別為重瞼的弧度和寬度[3],術后合適的重瞼寬度需要根據就醫者自身條件和審美需求進行精準的術前設計,重瞼寬度的選擇受瞼裂高度、瞼板寬度、眉眼間距及眼球凸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4-5]。眉眼一體化概念[6-7]的提出,使得對重瞼術的整體滿意度和眉毛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系。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鄭州美萊醫療美容醫院行切開重瞼成形術女性就醫者550例,年齡18~35歲,平均24.6歲。以術前眉眼間距14 mm為界限分為兩組,第一組就醫者118例(<14 mm);第二組就醫者432例(≥14 mm)。550例就醫者均未行過重瞼手術,不合并上瞼下垂,雙側瞼裂在同一水平線上,無明顯左右面部不對稱。
1.2 眉眼間距測量:就醫者取坐位,頭部自然、端正、自立位置,面部放松,雙眼平視前方,面部正中前30 cm瞳孔水平高度放置光源,以確定角膜映光點。在眉眼部標記瞳孔垂直線與眉下緣的交點,用游標卡尺測量豎直線上該點到角膜映光點的距離即為眉眼間距。測量值均為其左側眉眼間距。
1.3 手術方法:第一組術前設計重瞼寬度為5~7 mm,第二組術前設計重瞼寬度為7~8 mm,采用切開法,根據上瞼松弛程度去皮,縫合采用保留上瞼動態解剖結構的方法[8],由同一位醫生進行手術操作。
1.4 術后隨訪:按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四級標準以問卷的方式進行,由就醫者和手術醫生分別獨立測評。以非常滿意和滿意的總數占比,得出兩組就醫者滿意度和醫生滿意度。
1.5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軟件對術后回訪滿意度數據按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定義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回訪調查中550例就醫者術后6~12個月的滿意度,第一組就醫者滿意73例,總滿意度61.9%;第二組就醫者滿意395例,總滿意度91.4%,兩組就醫者總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88,P<0.05)。第一組醫生滿意95例、不滿意23例,總滿意度80.5%高于第一組就醫者總滿意度(61.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8.86,P<0.05)。第二組醫生滿意401例、不滿意31例,滿意度92.8%與第二組就醫者總滿意度(91.4%)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75,P>0.05)。典型病例見圖1~4。

圖1 第一組病例1手術前后

圖2 第一組病例2手術前后

圖3 第二組病例1手術前后

圖4 第二組病例2手術前后
近年來,重瞼成形術逐漸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并占據了美容外科的首位。此外,就醫者對重瞼術后臨床效果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合適的重瞼能使眼部美觀加分。術后自然美觀的重瞼寬度與很多因素相關,眉眼間距的寬窄是容易被忽略的要素之一。
本研究回顧性統計了一個時間段內就醫者對術后重瞼寬度的滿意度,以眉眼間距的差別進行分組。年齡問題也會對眉眼距離產生影響[9],所以本組病例年齡組為18~35歲,排除年齡過大及上瞼皮膚過于松弛彈性差對效果的影響。一般來說,大部分就醫者眉眼間距≥14 mm,常規為其設計重瞼寬度為7~8 mm,經過半年的恢復期,術后形態自然,瞼裂高度明顯增加,一般能獲得較高的滿意度。但眉眼間距較窄的就醫者,往往合并上瞼臃腫,皮膚明顯增厚,有假性上瞼下垂,其對重瞼成形術的術后效果常不切實際的高,既要求重瞼線足夠寬,又要求術后形態自然。就醫者對兩組的滿意度差異,說明了術前就醫者自身眼部條件是對術后滿意度的限制的重要客觀條件。
對于眉眼距離小于14 mm的就醫者,往往上瞼皮膚肥厚,劉兆川等[10]建議行眉下切口瞼成形術,以期達到良好的效果。但對于追求完美重瞼形態的就醫者,還是需要正常重瞼切口重瞼成形術。Nakra[11]的19例病例研究認為重瞼術對眉眼之間的距離沒有影響,但更大樣本數據的Park[12]對535例去皮的重瞼成形術,Xu L[13]對204例不去皮的重瞼成形術分析,都得出重瞼術后眉毛平均會下降的結論。
本組沒有研究重瞼術后眉眼距離的改變,但本組研究的結論,眉眼距離更近組術后就醫者滿意度更低。因此在設計重瞼時更應考慮眉眼距離的因素,眉眼距離更近的就醫者,設計理念為重瞼盡可能的窄,以睜眼可見重瞼為準;眉下脂肪墊部分去除,以使靠近眉下緣的重瞼盡可能地自然;縫線部分內固定,以保證其不易脫失變淺。但就醫者仍然對術后重瞼過窄、重瞼上唇皮膚肥厚、重瞼過深過假方面存在不滿意。但這些方面往往是相互矛盾的,重瞼足夠寬必然重瞼上唇皮膚更肥厚,重瞼牢固固定必然閉眼重瞼線過于明顯。對于眉眼間距較窄的就醫者,重瞼寬度建議5~7 mm,可達到術后較為自然和滿意的重瞼,對于那些仍要求較寬重瞼寬度的就醫者,要提高該組就醫者術后的滿意度,主要在于術前詳盡溝通,告知其眉眼間距的限制。通俗解釋手術的矛盾點,讓就醫者客觀認識自身條件,按照著重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重瞼寬度和形態。
綜上,重瞼寬度與眉眼間距存在一定的美學關系,應根據眉眼間距的寬窄調整術前重瞼寬度才能達到整體和諧,給人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