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鈞 黎翠芬 黃紅芳 張子曼 葉金鈴 葉錦雄 韓織優
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該病發生早期無明顯癥狀,發作后患者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癱瘓、肢體麻木等癥狀?,F階段,臨床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尚無特異療法,主要是通過減輕腦水腫、改善腦循環、降壓降糖等對癥支持治療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肢體、認知及語言障礙。該病一旦發作,將會給腦部神經細胞造成不可逆性損傷,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吞咽困難、肢體麻痹等后遺癥。有報道指出,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部微循環,恢復腦部血流量,可減輕神經細胞壞死和變性,進而改善患者預后。因此本研究觀察丁苯酞聯合銀杏葉滴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8 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80 例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所選患者經磁共振成像(MRI)和顱腦CT 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年齡45~75 歲;排除藥物過敏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存在硬膜下血腫、腦出血等其他顱腦病變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控制血壓、降糖、調脂、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治療,指導患者按時休息,合理運動,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照組口服丁苯酞軟膠囊(商品名:恩必普,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99)治療,3 次/d,0.2 g/次;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口服銀杏葉滴丸[萬邦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71,規格:60 mg/丸(相當于銀杏葉提取物16 mg)]治療,3 次/d,5 丸/次。兩組均連續用藥2 個月[1]。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別與治療前1 d、治療后2 個月對患者進行顱腦CT 檢查,比較兩組CBV、CBF 及MTT;應用MoCA 評分、NIHSS 評分評估患者認知功能及神經功能,MoCA 評分總分30 分,內容包括定向力、抽象思維、記憶力、注意力等7 個維度,0~10 分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11~20 分為中度認知功能障礙,21~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7分為正常。NIHSS 評分0~42 分,包括上肢運動功能、下肢運動功能、視野、語言、肢體協調功能等11 個項目,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神經缺損越嚴重[2,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 評分和MoCA 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NIHSS 評分和Mo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Mo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 評分和MoCA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 評分和MoCA 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腦血流灌注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MTT、CBV、CB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TT 短于對照組,CBV 大于對照組,CBF 快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腦血流灌注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腦血流灌注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缺血性腦卒中病死率為5%~15%,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該病不僅致死率高,且致殘率也居高不下[4]。有學者指出[5],約有50%的缺血性腦卒中存活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導致這一現象的機制復雜,可能與梗死區缺氧缺血,使得腦組織細胞凋亡,與記憶、學習的海馬組織損傷,腦細胞變性壞死和氧化損傷有關。缺血性腦卒中后患者腦細胞神經元活動減少,乙酰膽堿能力減弱,患者面對外界刺激,神經元無法被有效激活,從而導致其認知功能低下。抑制膽堿能神經元損傷,控制神經細胞凋亡和自由基增加,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減輕其神經功能損傷[6]。
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NIHSS 評分(3.23±1.18) 分低于對照組的(7.11±1.49) 分,MoCA 評 分(24.34±0.58)分高于對照組的(22.47±0.6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TT(1.08±0.07)s 短于對照 組 的(1.29±0.12)s,CBV(1.47±0.13)×10-2ml/g 大于對照組的(1.24±0.12)×10-2ml/g,CBF(0.98±0.15)×10-2ml/(g·min)快于對照組的(0.72±0.13)×10-2ml/(g·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如下:丁苯酞軟膠囊抗腦缺血作用強,屬于多靶點抗腦缺血藥物,動物實驗提示,丁苯酞可改善腦微循環,加快微循環血液流速,縮小缺血性腦卒中病灶面積,保護線粒體功能,減輕缺血導致的神經細胞損傷,改善全腦能量代謝。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液內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增多、沉積,促進血栓形成,導致腦血流速度減慢,血容量減少,血流量不足[7]。丁苯酞軟膠囊可抗血小板凝集,阻斷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改善腦部能量代謝和微循環,縮小梗死面積,從而起到改善腦部血流灌注的目的[8]。銀杏葉歸心、肺經,味甘、苦、澀,性平,有化濁降脂、通絡止痛、活血化瘀、斂肺平喘之功效,用于高脂血癥、中風偏癱、胸痹心痛、瘀血阻絡患者的治療[9]。銀杏葉滴丸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有效成分主要為白果內酯、銀杏內酯和銀杏黃酮,可起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是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拮抗劑,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可起到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的作用,能夠更好的保護大腦,緩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腦水腫,保護腦細胞結構和功能[10-12]。
綜上所述,予以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丁苯酞聯合銀杏葉滴丸治療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神經缺損及腦組織血流灌注情況,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