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恒
財務分析是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的重要項目內容,能夠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經營數據、財務數據分析材料。財務分析的本質是一個分析、判斷的過程,是以準確的數據收集、匯總工具、精確的分析工具與方法針對企業某一特定范圍內的財務數據內容進行計算、對比,并以一定的邏輯進行推理、演算,最后匯總、歸納形成財務分析材料。財務分析能夠體現出企業經營的趨勢與數值變化,及時反饋企業經營數據中存在的問題、重大變化信號等,讓企業經營管理者能夠及時進行問題的探究、分析問題的原因,并制定對應的預防及解決策略。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環境、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造成了企業經營管理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根據實際的生產經營需要進行準確、及時地判斷,以實現企業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中穩步、快速發展。財務分析針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信息進行及時匯總分析,并對其中的關鍵信息內容進行篩選,突出對于企業經營決策方向、發展思路的指導性數據內容,讓管理者能夠更加便捷、清晰地獲取有助于推進企業發展的數據內容,也能夠更加及時地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點。
財務分析衍生于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內容,是以專業的財務知識與技術手段,將較為復雜、繁瑣的財務報表內容進行系統化地分析,避免冗雜的財務報表內容干擾企業管理者的判斷與分析,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加精準、高效地制定決策方案。
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財務分析能夠幫助他們更加快速、直觀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在明確的企業發展目標指引下,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安排,并彌補現階段存在的缺陷,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讓管理者的決策更有助于開展核心性的企業管理。另外,財務分析能夠讓企業的管理者對照企業自身與同行業標桿企業、同類型、同領域其他企業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對照,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到自身企業的優劣勢,并尋找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制定合理的管理與生產經營方案,以此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財務分析不僅體現企業外部的競爭力,同時也反映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效果及存在的問題。W公司作為我國重要涼茶品牌,于清朝道光年間流傳至今,市場占有份額巨大,企業體系結構龐大,在經營管理中更需要進行精確地分析與判斷,以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性。企業對于競品的財務分析報告,能夠以數據的形式更加清晰地反饋出自身與競品之間從原材料采購到成本管控、經營費用等多角度的差異,讓企業能夠更好地發現自身管理的不足,尋求更為全面的突破與創新。
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內外部因素影響下的不同程度的經營風險。企業自身防御風險的能力是企業能否平穩成長的關鍵所在。通過企業財務分析,以清晰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的方式,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掌握企業資金流向,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適當地進行企業資金規劃方案的調整,更有助于企業經營管理效果的提升,讓企業能夠避免資金風險的存在。
對于傳統國有企業來說,轉型升級后的國有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傳統企業的陋習,如管理層以經驗判斷、忽視內外部存在的極小風險隱患、無法有效察覺公司內部存在的經營管理不合理現象等。以W公司為例,由于集團化公司企業旁枝錯節,管理任務艱巨,管理難度較大,對于子公司、分公司等企業的實時監控、管理不到位就極易造成企業無法有效發現下屬公司的經營風險,甚至可能造成對下屬公司經營決策錯誤的問題。
對于財務分析來說,想要對經營決策起到最佳的輔助效果就需要保證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真實、有效、準確,才能真正實現在進行專業化處理、分析后,對于企業的經營生產起到指導性分析意見的作用。
在部分企業的財務數據收集整理過程中,由于財務管理體系的不夠完善或人員專業性不足,往往會造成數據材料的收集、整理存在疏漏,甚至存在錯誤。在無法獲取有效數據信息的情況下,財務分析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對于企業的經營決策的指導性意見也無法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對于財務分析工作來說,它關系到企業發展的總體方向決策的制定,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指向性工作。然而,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與業務部門往往存在較大的壁壘,雙方溝通不良,財務管理工作不夠深入了解業務需求,業務部門無法以財務管理的指標要求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反饋,都造成了財務分析無法有效進行。
尤其對于一部分財務分析工作人員來說,他們自身的財務專業能力不足,仍然以傳統的會計思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只注重紙面臺賬的記錄與核算,缺乏對于數據的有效分析以及指標體系的合理運用,對于財務報表也僅停留在完成統計匯總的工作層面,并未真正發揮出財務分析的作用。財務人員缺乏對于財務分析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系統、專業手段的學習與運用能力,導致無法緊跟企業發展的需要,無法迎合業務發展的腳步,也導致了財務分析數據無法真正實現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甚至可能造成企業經營管理的局限性,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
對于企業管理層來說,他們首先應當重視財務分析這一項基礎性工作,明確財務分析的科學性、準確性、重要性,以客觀的角度去了解財務分析對于經營決策的指導性作用。企業管理人員應當摒除傳統的經營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理念,有效利用數據分析時代的特點,以精確的數據分析實現對于企業經營決策的合理化指引與調整,讓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高效。
同時,在企業內部,尤其是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存在著分支較多、部門復雜的問題,更需要關注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信息的及時互動,保證財務部門能夠獲取真實、有效、及時的數據信息內容,保證財務分析的時效性,也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的準確性提供基礎的保障。
例如,W公司采取定期財務分析并上報集團的方式,以統一的制度內容、指標體系、統一的工具及技術,及時獲取公司精準的財務分析信息報告,避免管理中存在的人為因素或環境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更加直觀、真實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更有助于集團公司開展統一規劃與管理,幫助下屬公司精準定位,獲得更大的市場經營收益。
對于企業來說,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保障。企業在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市場規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調整,以滿足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管理需要。在財務分析工作中,則可以依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決策需要進行指定財務數據內容的收集、整理與分析,以提升財務分析的有效性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精準地進行企業決策方案的制定。
以W公司所屬集團為例,在針對2007—2012的利潤分析中,可以通過有效數據的攫取,進行定向的報表分析(如下表),并利用曲線圖展現出數據分析的結果,讓企業的經營利潤展示得更加清晰,更有助于企業管理者掌握實際的經營情況。

凈資產收益率 總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率 毛利潤率 每股收益 成本費用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 2007年 10.95% 5.40% 2.72% 16.79% 0.395 2.82% 16.49% 2008年 5.84% 4.42% 5.17% 30.32% 0.224 5.22% 29.60% 2009年 6.39% 5.00% 5.44% 27.72% 0.265 5.50% 26.98% 2010年 7.55% 5.97% 5.95% 28.54% 0.329 6.20% 27.87% 2011年 7.60% 5.93% 5.29% 25.68% 0.355 5.45% 24.87% 2012年 9.65% 6.55% 4.80% 27.64% 0.435 4.95% 26.82%
對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來說,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是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提升的重要基礎條件。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得到提升,更是關乎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時,企業管理層也應當及時地與財務分析人員進行溝通,針對企業決策、企業重要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探討,聽取財務分析人員的有效意見,以真正將財務分析內容更好地應用于企業決策方案的制定之中,實現企業經營科學化、數據化的發展目標。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財務分析逐漸成為企業經營決策關注的重點、要點。對于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財務分析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向性數據內容,讓企業經營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分析市場,也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對比自身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與優勢,讓企業決策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完善。
因此,增強財務分析的應用效果,讓財務分析充分融入企業管理之中,實現財務信息化發展,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以ERP系統為例,企業在運用ERP系統實現財務數據線上處理的情況下,能夠更加快速、及時地獲取經營數據內容,也更有助于企業及時進行財務分析,提升企業甄別風險、科學制定經營決策方案的效率。
綜上所述,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經營決策的制定需要參考多種內外部因素,而其中財務分析作為重要的科學數據支撐指標,更需要受到企業管理層的關注并有效地運用,讓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方案的制定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巨浪中穩保核心競爭力,更加平穩、高效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