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皓
現代企業的內部審計在時代變化中不斷地演進和發展,其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被賦予的使命、對組織的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提出了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內部審計新定位將幫助組織實現價值增值。
內部審計績效的內涵是內部審計部門的活動對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作用及貢獻程度,也包括內部審計工作執行流程和結果。為實現組織的目標,內部審計績效評價必然與企業戰略目標緊密結合。當前,包括國企、民企、外企在內,其內部審計組織在企業中所發揮的作用不盡相同。在民企中設立這樣的內部組織或崗位并不是一種擺設,而是發揮著企業內部反腐、業績考核、經理人評定的重要功能;在外企,內審更多地起到內部風險控制、合規及發現舞弊行為的作用;在國企,內部審計依然發揮著傳統內部審計“查弊糾錯”的基本職能。近幾年來,以專項審計的形式對關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以獲得幫助企業實現管理目標和改善經營指標的目的。
隨著企業內部審計內涵的豐富,關于企業內部審計績效評價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如果進一步細分的話,不同行業的企業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及評價側重點各有不同。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以商貿企業為研究對象,結合后疫情時代的新變化以及幫助組織實現價值增值的新定位,基于層次分析法進行商貿企業內部審計績效評價研究,為其他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由美國教授T.L.薩迪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將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AHP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各個組成因素,又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遞階層次結構,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層次中諸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然后綜合相關人員的判斷,確定備選方案相對重要性的總排序。
景忠(2022)研究了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AHP對被審人員履職情況進行評價,證明了該體系的適用性的問題。吳維娜等(2021)運用層次分析法研究了航空企業質量績效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對提升航空企業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論指導。李欣(2019)通過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了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的績效評估體系構建,提出了需要處理好評估主體的多元與重點、評估指標體系的全面性與關鍵性以及結果性評估和過程性評估之間的相互關系。王浩宇等(2019)把層次分析法應用在車輛裝備管理績效評價中,克服車輛裝備管理評價工作中的主觀隨意性,以一種相對科學的方法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吳伶伶(2015)研究層次分析法在企業內部審計評價中的應用,評價結果和審計專家的主觀評價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證明了其方法的有效性,對企業內部審計薄弱環節的改進提供了方法和經驗。莫小泉等(2016)引入平衡計分卡理念,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教學管理評價指標構建與應用進行了研究,解決了指標的選取以及指標權重的設定缺乏科學性的問題。楊正東等(2013)通過建立指標體系和模型,探索層次分析法在貨幣信貸管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鄒坦等(2011)研究了層次分析法在內部審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構建了內部審計目標、內部審計風險、措施的一般層次結構模型,提出了內部審計風險的步驟、方法及其應對措施。
目前運用層次分析法開展不同領域績效評價的研究較多,但圍繞內部審計的研究內涵不夠豐富,缺少幫助組織實現價值增值的內審工作績效評價的研究。因此,本文嘗試構建以實現組織價值增值為目標的內部審計指標評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疫情背景下的研究,通過提高內部審計的價值貢獻,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圖1 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
結合A商貿集團的實際情況,利用平衡計分卡可以兼顧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內部與外部指標、長期戰略與短期績效管理指標的特點,構建以下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2.層次分析法的具體應用
(1)內審績效指標判斷矩陣的構建
①利用《1~9標度法》設計指標評價反饋表,收集并匯總專家意見后,通過一致性檢驗,建立兩兩比對的判斷矩陣。
專家的意見通過aij值反映在判斷矩陣中,為了確定意見的一致性程度,利用檢驗公式(CI=λmax-m/m-1)進行科學判斷,公式中CI、λmax、m分別表示一致性指標、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和階數。檢驗結束后,若不一致需要修正一致性,CR指標用來衡量矩陣一致性,具體公式CR=CI/RI,其中RI代表隨機一致性檢驗指標系數值,并與不同階數一一對應,構成常用隨機一致性檢驗指標數值表。當CR≤0.1時,表示滿足一致性檢驗標準。
②判斷矩陣及指標權重的確立
整理和匯總統計結果,運用數據軟件進行一致性驗證,建立一級指標判斷矩陣A。


表1 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的定義

表2 1~9標度法

表3 一級指標兩兩比較

表4 內審業績指標兩兩比較

表5 內審客戶指標兩兩比較

表6 內審業務流程兩兩比較

表7 內審組織學習與成長兩兩比較

表8 平均隨機一致性檢驗指標表
利用數據軟件計算,得出A判斷矩陣λmax、CI、CR的值分別為4.252、0.084001和0.094383,根據公式計算CR<0.1在取得一致性檢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層次分析法計算,獲得了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評價一級指標的權重:內審業績A1(0.2893)、內審客戶A2(0.5358)、內審業務流程A3(0.1127)、內審組織學習與成長A4(0.0623)。
采用同樣的步驟和計算方法,每個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指標的計算結果如下所示:

A1內審業績矩陣中二級指標權重分別是[0.1542,0.1029,0.3113,0.3946,0.0370],λmax=5.3192、CI=0.079802、CR=0.071252<0.1;A2內 審 客 戶 矩 陣 中 二級 指 標 權 重 分 別 是[0.4117,0.2097,0.3098,0.0688],λmax=6.4967、CI=0.099346、CR=0.078846<0.1;A3內 審業務流程矩陣中二級指標權重分別是[0.0338,0.1776,0.2220,0.1053,0.4127,0.0485],λmax=6.4967、CI=0.099346、CR=0.078846<0.1;A4內審組織學習與成長矩陣中二級指標權重分別是[0.2930,0.4025,0.1203,0.1255,0.0587],λmax=5.4326、CI=0.10815、CR=0.09656<0.1。
上述計算統計了一、二級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驗證了各指標矩陣CR值均小于0.1,表明全部滿足一致性檢驗標準。按照各項指標的權重,制作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權重表(略)。
(2)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評價
①在專家評級打分的基礎上,制作績效評價得分表。

表9 指標評級等級及分值對應表

表10 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評價得分表
②評價結果
A商貿集團最終獲得82.65分、等級為良的評分結果,表明其內部審計部門的總體內審工作表現良好,但從分項指標來看,部分指標評分處于70~80分之間,比如“內審帶來的企業績效提升值”“被審計單位要求提供管理咨詢”“內審代替外審節約的成本”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幫助組織價值增值方面作用不明顯。從“非現場審計使用率”的得分來看,疫情期間通過“線上+線下”的審計模式,保證了大部分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但尚有個別審計工作被耽擱,未達到“優”的標準。

商貿業屬于傳統的、充分競爭的行業,通過企業內部審計幫助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是新環境下賦予內部審計的新使命。對內部審計進行有效的績效評價,促進內部審計以戰略目標為導向,提升洞察力、分析力和解決力,進而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目標。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尤為重要,本文采用了能將戰略目標逐層分解并轉化為被評價指標的平衡計分卡評價框架,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這一將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實現對A商貿集團內部審計績效現狀的評價。本文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參考和借鑒,但也有諸多不足之處,如何緊緊圍繞組織的戰略目標精準分解,在二級績效指標上的識別和甄選方面尚有完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