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張祥功
應用研究
表面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備中的應用和發展
王 磊,張祥功
(武漢船用電力推進研究所,武漢 430064)
本文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組常用的焊接方式——電阻焊、超聲波焊以及激光焊,簡述了不同焊接方式的特點及應用,分析不同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備的挑戰和發展,指出電阻焊受到焊接界面焦耳熱積累不足的限制;超聲波焊、激光焊的焊接品質易受到金屬間化合物的影響,金屬化合物的特征在于易脆、高硬度、高電阻率。
鋰離子電池 電阻焊 超聲波焊接 激光焊接
考慮到環境和能源等因素,汽車電動化已經越來越重要。一些城市開始采取必要措施限制內燃機在汽車上的應用,在不久的將來,傳統汽車將逐漸被新能源汽車所替代,新能源汽車最有發展潛力的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核心動力是電池組,鋰離子電池組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鋰離子單體電芯的容量和電壓有限。電池組需要大量電芯通過串并聯的方式連接而成,而電芯之間的連接最常用的焊接。如圖1所示,鋰電池組的焊接技術包括極耳焊接、殼體密封、單體焊接、單元焊接、模塊焊接等方面。動力電池的性能直接關乎到電動汽車的性能,焊接技術是動力電池能夠持續穩定輸出能量的關鍵,因此焊接技術的發展對汽車電動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目前,金屬焊接的方式主要包括電阻焊、超聲波焊、激光焊、釬焊和攪拌摩擦焊等。釬焊采用低于被焊接物體熔點的釬料加熱熔融填充到焊接物體的間隙。焊接過程需要施加適當的釬料,對焊接界面的要求高。攪拌摩擦焊接是將高速旋轉的攪拌針插入被焊接物體,攪拌針與被焊接物體發生摩擦導致塑化,實現焊接。鋰電池產品焊接物品體積較小、形狀不一,不適合采用攪拌摩擦焊技術。目前,鋰電池制備過程中,電阻焊、超聲波焊和激光焊占據較大的市場。如圖1所示,電阻焊在圓柱電芯的制造和電連接中應用廣泛。軟包電芯多層極耳焊接、極耳與極片焊接、極片與極柱焊接大多數采用超聲焊接技術。激光焊接技術廣泛應用與方形鋁殼電池的安全閥焊接、極耳焊接、電池殼密封焊接以及電池成組焊接。

圖1 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備過程中的應用[1]
電阻焊中,電流流過加壓接觸的焊件,產生的瞬間焦耳熱將金屬熔化,電流斷開后,金屬凝固結晶,形成致密的焊點。目前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的電池組底部支撐板大多采用電阻焊技術。電池廠商在小圓柱電芯的成組焊接上也廣泛使用電阻焊技術。如圖2所示,在特斯拉某新能源車型的電池組的支撐板采用點焊技術,并在點焊處施加膠水,增加電池組的密封性。電池組焊接采用電阻點焊,一方面設備操作簡單、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加密封膠的方式來實現電池組的密封,無異增加了生產周期和生產成本。

圖2 (a)特斯拉某車型電池包下殼體及(b)點焊細節[2]
超聲波焊接中,焊接電源產生的高頻電流在勵磁線圈的作用下產生高頻交變磁場。鐵磁性材料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發生磁致伸縮,在長度上經歷交變伸縮。超聲波頻率下的電磁能量轉換為超聲波頻率下的機械振動。振動傳遞到焊接界面振動摩擦生產熱發生熔化。焊接件之間的微動摩擦一方面能夠去除表面氧化層,另一方面也能清潔污漬。在焊接壓力的作用下,焊接件界面的金屬發生塑形流動和冷凝結晶,實現固相之間的連接[3]。
超聲波焊接技術憑借良好的機械結構設計、精密的壓力傳感和氣動系統、較高的焊接精度,在鋰電池制備中應用廣泛。在軟包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針對疊片工藝,多層極耳之間采用超聲波焊接實現預焊,再把極耳引片與多層極耳焊接。針對疊片次數較少的軟包電池,多層極耳與極耳引片直接采用超聲波焊接技術實現電連接。在卷繞工藝中,軟包電池( 卷繞工藝) 在正、負極極片與極耳引片采用超聲波焊接,然后進行卷繞,制備電芯單體。

圖3 超聲波焊接原理圖[3]

圖4 (a)測試表尺寸;(b)實驗使用的接頭類型;(c)工具角的形狀;(d)鐵砧的形狀[4]
激光焊接機由于其速度快,精度高,焊接材料損耗低,焊接工件變形小,焊接過程中焊接質量高,可以大大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時,區別于上文介紹的其它焊接方式,激光焊接最顯著的特點是——非接觸式焊接。激光焊接過程的焊接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高,對被焊接物體的幾何尺寸要求低,在鋰電池生產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激光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備中應用廣泛,包括電池殼密封、電池極耳焊接、泄壓閥焊接、電池組成組焊接等。
如圖5所示,商業化鋰電池一般為方形鋁殼,其外部殼體材料一般選用為鋁合金材料。激光焊接技術能夠較好地把上蓋板和下殼體之間密封焊接。殼體內部的電芯極耳一般采用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與蓋板上的極柱連接。單個的方形鋁殼電芯無法滿足動力汽車額定電壓和能量要求。如圖6所示,電池組成組的方式是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把匯流排與電芯極柱通過串并聯的方式實現電連接。匯流排與電芯極柱的激光焊接方式包括:搭接、角焊和激光點焊。

圖5 激光焊在電池殼焊接中的應用[5]

圖6 激光連接電池連接的標準方法:角接(左)、搭接(中)、多個點焊(右)[6]
目前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發展正處于上升期,工程師和科研工作者均對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備的應用和發展進行研討。圖7給出電阻焊、超聲波焊和激光焊三種焊接方式的焊接電阻-焊接面積圖。圖7中顯示,隨著面積的增加,三種焊接方式的接觸電阻均減小。其中超聲波焊接中焊接面積的增大,能夠顯著減小其接觸電阻。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激光焊接和電阻點焊的接觸面積相比較小,其焊接方式下接觸電阻仍然較低。這三種焊接方式各有利弊,現逐一介紹焊接技術的挑戰和發展。
電阻焊接是鋰電池組裝中應用最多的連接技術之一,因為它具有熔化面積小和對焊接點附近影響小的優點。但是,電阻焊接銅箔的強度提高受到焊接界面焦耳熱積累不足的限制。Luo等人[8]利用 Al/Ni反應性多層納米箔的放熱反應作為銅箔微電阻焊接界面的局部熱源,旨在增加熱量積累并提高接頭強度。在Al/Ni反應性多層納米箔的幫助下,兩層銅箔的接頭強度增加到100 N,多層銅箔的接頭強度為500 N。這些結果為微電阻焊接技術在鋰電池制造中的電池連接中的應用鋪平了道路。

圖7 通過壓力接觸與點焊、超聲波和激光焊接連接的銅箔樣品在接觸面積方面的比較[7]

圖8 微電阻焊接系統的連接工藝由反應性多層納米箔輔助。(a)擠壓過程。(b)點燃反應性多層納米箔。(c)反應性多層納米箔的反應和傳播。(d)在施加電極力的情況下保持過程[8]
超聲波焊接可能由于焊接時間短、熱輸入低等因素限制金屬中間層的生長。對異質金屬超聲波焊接,界面生產金屬間化合物是不可避免的,金屬間化合物的厚度是影響接頭強度的關鍵因素。Liu等[9]研究大功率超聲焊接工藝中金屬間化合物(IMC)中間膜的快速生長機理,針對焊接時間、界面溫度和空位濃度之間的關系建立分析模型,研究了振動幅值和電阻熱對金屬間厚度增加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加的熱源可以顯著促進超聲波焊接過程。
鋰電池中焊接材料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為鋁和銅,這兩種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質存在很大差異,給焊接工藝帶來了很大挑戰。通過分析Al-Cu二元合金,可以觀察到在焊接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金屬化合物(IMC),其特征在于易脆、高硬度、高電阻率。為例提高焊縫的質量,需要盡量減少和避免硬度高、易脆的金屬化合物生產。Fetze等[10]探索利用激光束振蕩來控制焊縫的深度和寬度的可能性,在將1毫米厚的鋁搭接焊接到1毫米厚的銅板上。作者發現,對于較大的振蕩幅度,熔融區中的元素混合和裂紋形成都減少。Schmalen等人[11]研究了利用調制的高亮度激光源和光束振蕩將0.2 mm厚的鋁連接到0.5 mm厚的銅片上的可能性。他們強調,必須盡量減少材料混合,以提高焊縫的機械性能。Yan等人[12]還研究了激光功率對鋁(6061)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的影響,由于合金元素的存在而未正確用于電氣應用,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更多的銅擴散到焊縫中,導致形成更硬和脆的金屬間化合物。Vincenzo等[13]研究了光斑直徑對不同激光自生銅鋁搭接焊的影響。使用配備振鏡掃描儀和兩種不同焦距的中等功率光纖激光源進行實驗,以獲得兩種不同的光斑直徑。結果表明,較小的光斑直徑促進了聲焊縫的形成,更好地控制了穿透深度,減少了金屬的混合,降低了激光功率要求。通過選擇正確的工藝參數,兩種焦距均可獲得良好的機械性能和低接觸電阻。
鋰離子動力電池作為新興新能源之一,發展前景良好。焊接技術在實現鋰電池自動化生產中發揮巨大優勢。其中電阻焊、超聲波焊和激光焊在鋰電池生產中被廣泛使用。三種焊接方式在不同工序中發揮中還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電阻焊接銅箔的強度提高受到焊接界面焦耳熱積累不足的限制。超聲波焊、激光焊的焊接質量容易受到金屬間化合物的影響,其作用及擴散機理在學術界尚無定論。聚焦于基礎科學問題和新穎實用的工藝方法的創新,是實現焊接設備高質量、高精度、智能化的基石。
[1] Kang M J, Choi W S, Kang S H. Ultrasonic and laser welding technologies on Al/Cu dissimilar materials for the lithium-ion battery cell or module manufacturing[J]. J Weld Join, 2019, 37(2): 52-59.
[2] 周志華. 電阻焊與激光焊技術在手機鋰電池制造工藝中的應用與發展[J]. 制造業自動化, 2012, 34(14): 46-48, 65.
[3] Kim T H, Yum J, Hu S J, et al. Process robustness of single lap ultrasonic welding of thin, dissimilar materials[J]. CIRP Ann, 2011, 60(1): 17-20.
[4] Shin S, Nam S, Yu J, et al. Ultrasonic metal welding of multilayered copper foils to nickel-plated copper sheet in lithium-ion battery cell[J]. Metals, 2021, 11(8): 1195.
[5] 劉美娜. 新能源汽車電池包下殼體焊接工藝分析[J]. 汽車工藝與材料, 2018(12): 37-39, 42.
[6] Saariluoma H, Piiroinen A, Unt A, et al. Overview of optical digital measuring challenges and technologies in laser welded components in EV battery modul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J]. Batteries, 2020, 6(3): 47.
[7] Lee S S, Kim T H, Hu S J, et al. Joining technologies for automotive lithium-ion battery manufacturing: a review[C]//Proceedings of the ASME 2010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 Erie, Pennsylvania, USA: ASME, 2010: 541-549.
[8] Luo C, Zhang Y S. Joining of copper foils via Al/Ni reactive multilayer nanofoils[J]. J Mater Process Technol, 2021, 298: 117294.
[9] Liu J, Cao B, Yang J W. Modelling intermetallic phase growth during high-power ultrasonic welding of copper and aluminum[J]. J Manuf Process, 2018, 35: 595-603.
[10] Fetzer F, Jarwitz M, Stritt P, et al. Fine-tuned remote laser welding of aluminum to copper with local beam oscillation[J]. Phys Procedia, 2016, 83: 455-462.
[11] Schmalen P, Plapper P. Evaluation of laser braze-welded dissimilar Al-Cu joints[J]. Phys Procedia, 2016, 83: 506-514.
[12] Yan S H, Shi Y. Influence of laser power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f laser-welded Al/Cu dissimilar lap joints[J]. J Manuf Process, 2019, 45: 312-321.
[13] Dimatteo V, Ascari A, Liverani E,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spot diameter on continuous-wave laser welding of copper and aluminum thin sheets for battery manufacturing[J]. Opt Laser Technol, 2022, 145: 107495.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rface welding technology in lithium battery preparation
Wang Lei, Zhang Xianggong
(Wuhan Institute of Marine Electric Propulsion, Wuhan 430064)
TM912
A
1003-4862(2022)12-0054-04
2022-01-12
王磊(1991-),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學電源。E-mail: wangleihit@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