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今年對于全球經濟來說將會是更加艱難一年。”路透社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新年第一天接受采訪時,對于2023年全球經濟恢復前景持謹慎態度,主要原因是支持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國家”都經歷了經濟活動的疲軟。
路透社稱,格奧爾基耶娃最新言論表明,IMF或很快再次削減其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通常,該機構會在本月晚些時候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公布其最新預測。去年10月IMF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2.7%。
對于美國經濟,格奧爾基耶娃認為,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表現積極。但她認為這一情況“喜憂參半”,因為如果勞動力市場太強勁,美聯儲可能會更積極地收緊貨幣政策以遏抑通貨膨脹。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稱,進入2023年,人們對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抑制通脹飆升的努力將弓I發重大經濟放緩的擔憂越發凸顯。
“美國或陷入沼澤式衰退”,美國“市場觀察”網站援引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大衛?凱利的分析稱,與過去4次衰退相比,目前美國不矢可能有任何重大的財政刺激來重振經濟。彭博社去年12月底發布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測美國于2023年進入衰退佝可能性為70%,這一概率遠遠高于6月份調查的30%Y此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也認為美國經濟已經處于衰退之中,并將持續到2023年。
同樣的情緒也彌漫在歐洲。英國媒體近日援弓I經濟學家的話警告稱,由于高通脹和能源危機,歐元區經濟今年將出現萎縮。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1月1日表示,預計未來歐洲高能源價格會成為常態。德國聯邦統計局去年12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通貨膨脹率已經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兩位數。
在國際經濟衰退情緒的影響下,正在復蘇中的中國也面臨不少挑戰。但據彭博社報道,有市場專家預測,隨著中國防疫政策優化,2023年對于中國資本市場而言將是更好的一年。隨著中國政府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并加大力度化解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風險,越來越多華爾街銀行看好中國股票。瑞信銀行表示,對中國股票進行建設性投資的時機已經到來,并將中國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跑贏大盤。
“中國經濟2023年的復蘇前景或為消費板塊帶來投資良機。”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2023年經濟增速可能超過此前預期。▲
環球時報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