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原
(朝陽市龍城區水利工程項目辦公室,遼寧 朝陽 122000)
近年來,全球氣溫變短加劇了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度,各種洪澇災害頻發,給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影響[1-2]。因此,必須加大高效節水灌溉建設力度,而如何建設好、管理好灌溉工程逐漸成為農村水利工作的重點。對此,研究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其管理模式意義重大[3]。
朝陽市龍城區位于E120°14′-120°37′、N41°26′-41°42′范圍,總面積635.54km2,其中耕地1.973hm2。全區灘涂地、溝壑、荒山所占比例約60%,耕地約占30%,總體上可分為“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村路在中間”。龍城區地表水資源主要由大凌河主河段及其四條支流組成,主干流經大平房鎮、聯合鎮、半拉山街道、西大營子鎮。支流老虎山河流經大平房鎮,下三家河流經聯合鎮,東五家子河流經七道泉子鎮、召都巴鎮,大廟河流經西大營子鎮、邊杖子鎮,其中東五家子河和大廟河均為季節性河流。水質達到Ⅱ級,目前主要用于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
農業生產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在政府部門正確領導下把改造中低產田、改善種植結構和發展節水灌溉工程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2020年,全區作物播種1.97萬hm2,其中糧食播種1.34萬hm2(小麥333hm2,玉米8667hm2,高粱667hm2,谷子667hm2,大豆333hm2,薯類66.67hm2,其他266.67hm2),占比67.91%;經濟作物6333hm2,占比32.09%。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所占的比重大,糧食與經濟作物等種植比例67.91:32.09。
目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心或農戶委托村組織流轉土地較少,造成流轉無序、矛盾突出,規?;洜I整體不高,流轉效益偏低。同時,該區域存在著“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如大平房鎮以龍頭企業為主,建設以旅游項目為主的觀光農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截止2020年末,龍城區已建成農田水利灌溉井709眼,其中大口井283眼,機電井418眼,方塘8座,有效灌溉面積8513hm2,占耕地面積的43.14%;小(2)型水庫1座,庫容64萬m3;共建設完成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廣播站34處,簡易雨量站和水位站共30處,自動水位站和雨量站14處,多要素氣象站1處。
早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依靠農民投工投勞興建而成,工程建成時就存在著標準低、配套不全、設備及技術落后等問題,加之多年只運行不維修或只是簡單維修,致使損壞老化現象突出,效益衰減。對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配套補助標準較低,致使農民受困于干旱卻不能及時灌溉。此外,鄉鎮水利工程建設標準較低,農業生產需水量很大,已有的水源工程年久失修,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配套提水設備老化嚴重,效率很低,供水能力不足,嚴重影響當地正常的農業生產。因此,在這種缺水的狀況下,急需修建灌溉水源及配套相應的灌溉設備,加快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發展。
農田水利工程是支撐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跟不上水利事業快速發展的步伐,如政策性約束水利工程建設明顯不足,現行政策法規缺乏可行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此外,對于農田水利建設質量,部分水行政監督人員存在“有法不可依”、“無法可依”等現象,農田水利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節水灌溉事業發展緩慢。
實際上管理疏漏是影響節水灌溉的重要因素,而技術的不成熟問題正逐漸得到有效解決。龍城區雖完善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并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但是對點多面廣的農田水利設施,水利服務站、水政執法和水管員力量過于單薄,執法難、成本高。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核心是選擇適合的灌溉管理模式,朝陽市龍城區現有的參考方式有家庭農場制、用水協會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等。不同管理模式具有其各自的特點,當前尚未形成普遍適用的管理模式選擇方法。因此,為避免盲目性的選擇使用,必須全面了解各種管理模式的適用條件,結合節水灌溉實際要求選擇最合適的管護模式[4]。
隨著稅費改革的不斷深化,土地出讓收益計提農田水利資金的力度不夠等影響,農田水利投入的渠道受到到一定影響。此外,農民增收渠道比較單一、思想觀念較為守舊,有相當部分地區和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嚴重,自發性和主動性不高。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應有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這也反映了高效節水對農業灌溉的重要作用[5]。因此,必須有效解決農民參與方式、社會調查途徑和農民溝通技巧等問題。
在過去的環境背景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曾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農村土地制度在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逐漸暴露處各種問題,土地經營細碎化就是阻礙節水灌溉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規模的經營管理,其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嚴重。雖然部分地區自發形成了一種“反租倒包”模式,但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應結合土地規?;洜I策略和節水灌溉工程特點,加快形成符合新形勢要求的灌溉模式。
高效節水灌溉管理涉及因素多、覆蓋范圍廣,應綜合考慮多種技術手段,如利用規?;洜I、科技市場化發展、各種政策導向、先進的灌溉設備等方式,全面提升節水灌溉意識。因此,必須加快形成一套系統、全面的高效節水灌溉管理模式,為改善農業生產與灌溉條件,優化調整農業結構,提高作物產量及農民收入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朝陽市龍城區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高效節水灌溉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6]。對經濟發展緩慢的區域應設立專項補貼政策,保證節水灌溉設備所需的資金投入;針對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應研究制定各種優惠貸款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參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激發農民參與積極性;對于已落實增值稅減免政策的還要訂立稅收優化政策,保證各種節水灌溉設備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促進灌溉設備和節水技術的發展。
加快建立以“水利部門+用水合作組織+用水戶”為主的供水管理體制,實行一價到田、一票到戶、量水到井、水權集中、分級管理、供需雙方、共同監督、統一收費的管理體制。建立依法管水、政府調控、自主經營、市場運作的運作機制,增加水費收支透明度,適時引入“商品水”價值理念,逐步建立完善的水市場,使灌溉用水在正規的水市場上良性運作,實行量水到井并增加水費收支透明度[7-9]。
農業節水灌溉發展手段以資本與高新技術為主,重點研究生產研發、各項節水技術以及配套設施等,如合理利用滴灌管、噴頭、輸水管道等灌溉設備。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研究土壤組成元素、含水量、農作物生長發育環境等,農民參考專家意見開展施肥灌溉系統管理,肥料和水資源利用率將得到明顯提升[10]。此外,利用信息系統軟件將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管理信息錄入到計算機軟件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每年將上年通過驗收的工程補錄到信息系統,對工程管理信息進行補充、完善,實時更新工程管理信息,實現水利資產動態管理。
充分考慮朝陽市龍城區節水灌溉特點,采用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該過程還要注重非工程與工程技術的合理搭配[11-12]。當前,比較常用的節水措施包括土壤墑情監測、保墑耕作、水源地保護、田間套種、雨水資源化等。
在平整地面上改良灌溉技術,朝陽市龍城區擁有巨大的地面灌溉量和廣泛的灌溉覆蓋范圍,地面平整過程中要求使用土壤墑情自動監測技術、激光平面控制技術等,通過地面灌溉方式的有效改進逐步實現灌溉精細化調整和田間灌溉水的高效控制。其中,控制器、平地鏟運、激光發射與接收裝置是組成激光控制平地系統的主要構成,通過使用該項設備可以實現土地高效平整的目標[13-16]。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應考慮當地農作物要求、土壤狀況、經濟發展情況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選擇合理的灌溉管理模式,促進各種灌溉設施和節水技術的應用??傮w而言,高效節水灌溉是一項持續時間長、涉及因素多的系統工程,以高效節水灌溉管理保證水資源的科學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等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