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妨害安全駕駛罪

2023-01-04 17:08:44張智輝
河南社會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危害

張智輝,楊 崴

(1.湖南大學 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2.華東政法大學 青年國情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

妨害安全駕駛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設的一個新罪名。深刻理解該罪的立法精神,準確把握該罪的構成要件,合理解決該罪名與其他相關罪名競合時的法律適用,對于正確適用《刑法》、維護公共交通安全,更好地發揮《刑法》在社會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就妨害安全駕駛罪的立法價值、構成要件、犯罪競合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司法實踐提供參考。

一、妨害安全駕駛罪的立法價值

近年,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運營的事件頻發,引起了人民群眾對公共交通安全的擔憂,也引起了最高司法機關的重視。2019 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依法懲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懲治妨害安全駕駛的意見》),試圖在現有刑法規范的框架內,對已經出現的各種妨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為進行規制。為了進一步維護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在總結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20 年12 月26日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確規定了妨害安全駕駛罪。該罪的設立,對于維護公共交通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健全社會主義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維護公共交通安全運營

公共交通工具作為當代居民出行最常選擇的、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過去幾年里,因嚴重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而釀成慘劇的案件時有發生。根據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刑事案件分析報告》,2016 年至2018年我國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的刑事案件量穩中有升:案件被告人中近七成為乘客,約二成為公交車司機;超五成案件發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而糾紛起因多為車費、上下車地點等小事;超半數案件有乘客攻擊司機的行為,更有近三成乘客出現搶奪車輛操縱裝置的情況。在發生實際干擾行為的案件中,超五成出現了公共交通工具撞擊其他車輛、行人、路旁物體或劇烈搖晃等危險情況,僅20%的案件沒有造成重大不良后果[1]。盡管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懲治妨害安全駕駛的意見》意圖改善此類狀況,但由于其中涉及的罪名都不是專門針對司乘沖突的,懲罰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執法的尺度統一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同年相關類型的犯罪仍呈現出上漲趨勢,僅2019 年一年就出現了67 例。其中,震驚全國的“重慶公交車墜江案”①,再次詮釋了司乘沖突中的互毆行為對公共交通安全的危害。

這些情況表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針對該種行為設置專門罪名,準確懲治該類犯罪,對于維護公共交通的正常運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十分必要的。該罪名的設立,不僅為準確懲治妨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還為公共交通工具上司機與乘客理智地對待可能發生的沖突敲響了警鐘,有利于遏制這類行為的發生和蔓延。

(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公共安全對于保障社會交往中人民群眾正常出行的外部環境與秩序,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面對近年多發的妨害安全駕駛行為,本罪的立法目的正在于規制此類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因司乘沖突引起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刑法既是裁判規范,也是行為規范[3]。以刑法規制社會越軌行為,能夠對人們社會交往中的行為約束發揮相較于其他種類處罰更強的警示作用。“國家希望通過刑法干預前置化實現對公眾行為的塑造,從而建構規范的認同。”[4]增設新罪名能夠強化對于越軌行為的譴責,并起到樹立道德模范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發揮刑法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5]。不可否認的是,當下我國無論在制度層面還是在社會層面,對于具有犯罪前科記錄的人員都具有一定限制,如對其參軍入黨、考取公務員、晉升職務等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到其子女。因此,某種行為一旦被刑法規定為犯罪,人們就會盡可能地避免實施這種行為,亦即發揮刑罰一般預防的功能。把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運行、可能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的司乘沖突行為納入刑法,無疑會警示人們理智對待司乘沖突,遏制因為不能冷靜對待矛盾沖突而做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舉動。這對促進人們之間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社會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三)推進國家治理法治化

該罪出臺以前,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運行的行為通常被作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來定罪處罰,或者作為一般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來對待。但實際上,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法定最低刑為三年有期徒刑的重罪,只有在行為的危害性與放火、決水、爆炸等方法相當時才能構成,而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都難以達到該罪的標準,由此便可能出現重罪與非罪之間的空隙。若行為的危害結果并未達到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所要求的標準就定罪,則可能違背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對被告人罰過其罪,難以體現法律的公正性;若嚴格遵守該罪的構成要件,便沒有有效手段懲罰此類行為,難以發揮刑法的威懾作用。而交通肇事罪則要求已經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如果沒有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就不能按照該罪來定罪處罰。

妨害安全駕駛罪的設立,對于完善我國的刑事法網,促進國家治理法治化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該罪的設立能夠為同類行為的定罪處罰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填補構成重罪與無罪之間的空隙。針對社會危害性不足以構成某種重罪但又確實應予以規制的行為增設新罪名,能夠起到收縮刑罰的作用,避免使犯罪人落入與之行為不相符的刑罰中。正如一些學者所主張的,消除司法實踐中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不當解釋適用,是增設妨害安全駕駛罪的原因之一[6]。

二、妨害安全駕駛罪共同構成要件的認定問題

犯罪行為的構成要件是認定犯罪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它能夠將法條切實融入現實,這對于一個新罪名而言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準確認定妨害安全駕駛罪,必須深入研究和正確把握刑法在設立該罪時為其規定的構成要件。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的規定,構成妨害安全駕駛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要件。

(一)地點要件:“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

妨害安全駕駛罪必須是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行為。公共交通工具是指面對不特定多數人營運的從事旅客運輸作業的自帶動力裝置的交通工具。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承載著不特定多數人的出行安全,關乎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公共交通工具承載的乘客多,行進速度快,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旦發生司乘沖突,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可能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就很大,因此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運營安全需要特別加以保護。發生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不僅會使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處于危險狀態,從而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而且可能對正常的公共交通運輸秩序造成妨害,從而威脅到公共交通秩序的安寧。

1.如何界定“公共交通工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35 號)第二條,將公共交通工具界定為“從事旅客運輸的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出租汽車,火車,船只,飛機等”正在運營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此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法發〔2016〕2 號)(以下簡稱《關于搶劫罪的指導意見》)中,將“公共交通工具”重新界定,增加了地鐵、輕軌,并規定對于雖不具有商業營運執照,但實際從事旅客運輸的大、中型交通工具,以及接送職工的單位班車、接送師生的校車等大、中型交通工具均可以認定為“公共交通工具”。在實踐中,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多發生在從事旅客運輸的機動車上。機動車是指由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不特定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關于搶劫罪的指導意見》所列舉的機動車,無疑應當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來認定。值得研究的是,其他類型的機動車能否成為該罪的犯罪場所。

一是小型出租車。隨著當下“網約車”“順風車”等行業的發展,一輛小型出租汽車由多名不相識乘客同乘的現象屢見不鮮。筆者認為,有“拼車”性質的出租汽車、“順風車”等,因其具有與傳統公共交通工具相似的行駛特征,也應該被列入此類范疇。理由是,出于對效率的考量,“順風車”“拼車”等本身在終點的選擇上應屬“順路”,若此時某乘客臨時修改為不在原計劃行駛路線內的終點下車,則實際上已經使這段旅行失去了“拼車”的意義,故可以類比公交車在固定站點停靠的情況。此時,乘客所干擾的對象雖為駕駛人員,但對于與其僅有“路遇”關系而非“同伴”關系的其他乘客而言,卻造成了不可預知的安全威脅。因此,在這類出租車上發生的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同樣是針對不特定人的危害行為。駕駛人員與他人互毆等行為,與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的同樣行為一樣,都會對車上其他無關乘客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盡管這種觀點突破了《關于搶劫罪的指導意見》所劃定的公共交通工具的范圍,但并沒有違背該罪的立法原意。妨害安全駕駛罪以社會治理為目的,法定最高刑不超過一年,屬于典型的輕罪;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作為搶劫罪的加重情節,法定最低刑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屬于重罪。故搶劫罪要從嚴限定公共交通工具的范圍,而對于妨害安全駕駛罪則應從寬解釋,以滿足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二是大型三輪摩托車、拖拉機。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大型三輪摩托車、拖拉機載客的現象大量存在,它們實際上承擔著公共交通工具的功能。發生在這些車輛上的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同樣會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因此有必要將特定情況下的承載公共運輸功能的大型三輪摩托車、拖拉機等車輛納入公共交通工具的范圍內。

三是私人小轎車。私人小轎車通常情況為個人或家庭所使用,不具有公共運輸的功能,因而也不應被列入公共交通工具的范圍。在實踐中,也可能存在著私人小轎車非個人所用的場合。如熟識朋友共同租賃使用的私人汽車以及同行人員共同乘坐的小型出租汽車。筆者認為,在此場合下并不存在“不特定多數人”,車內人員應當視為具有共同利害關系的群體。因此這類小轎車不能視為該罪所稱的公共交通工具。若在該交通工具上實施的行為對道路安全造成威脅,符合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則應構成有關犯罪。

2.公共交通工具是否應當以“合法運營”為限

妨害安全駕駛罪所針對的是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的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為。在通常情況下,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是合法運營的交通工具。如從事旅客運輸的城市大巴、公交車、長途公共汽車等,通常都是經過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審核批準、車輛和駕駛人員也都是經過審查或檢驗合格的車輛和人員,具有合法取得的營業執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未取得營業執照但實際從事旅客運輸的機動車輛。在這類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司乘沖突的概率往往更高。這些車輛及其駕駛人員的合法性問題能否阻卻妨害安全駕駛罪的成立,不無爭議。

筆者認為,交通工具及其駕駛人員的合法與否不應成為認定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障礙。只要是客觀上實際從事著不特定多數人的交通運輸活動,其運輸工具都應當視為公共交通工具,該公共交通工具是否合法運營不應妨礙該罪的認定。這是因為,刑法作為公法,其保護的是整個社會的安全和秩序,即便他人所為不具有合法性,但若對其進行加害可能危及公共的安全和秩序時,同樣可能構成犯罪。“黑車”與其他客運汽車同樣具有公共服務性和運輸乘客的特定功能,具有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性”的本質特征。在“黑車”營運過程中,上述刑法法益依然存在,不能因交通工具營運合法與否而改變。

3.如何認定“行駛中”

妨害安全駕駛罪的行為是干擾公共交通工具安全行駛的行為,因此必須是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實施的危害行為。所謂“行駛中”,通常是指公共交通工具按照既定的路線正在道路上行駛。問題在于,當公共交通工具已經載客但還沒有行駛的情況下,是否能夠認定為“行駛中”。如公共汽車已經駛入站臺并停靠在路邊等待乘客上下車,或者公共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遇到故障或事故而在道路上暫停等。

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盡管車輛沒有行駛,也應當認定為“行駛中”。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公共交通工具上已經或即將有乘客乘坐或上下,駕駛人員仍然對車輛實施著控制行為,駕駛人員仍然有義務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和車上乘客的安全。如果發生司乘沖突,雖然不會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事故,但仍然會妨害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運行,妨害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秩序。如前所述,妨害安全駕駛罪作為刑法參與社會治理的一個輕罪,對公共交通工具應該作廣義的解釋,同樣地,對“行駛中”也應當作廣義的解釋。此外,按照《公共航空旅客運輸飛行中安全保衛規則》(CCAR-332)(中國民用航空局令第193號)第四條的規定,航空器從裝載完畢、機艙外部各門均已關閉時起,到打開任一機艙門以便卸載時為止,都算作飛行中。該規定雖然只適用于公共航空運輸中的航空器,但其原理應該能夠適用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即公共交通工具從承載乘客車門關閉直到乘客下車完畢這一期間,無論是快速行駛還是慢速行駛,抑或暫停,都應當視為行駛中,這更有利于保障公共交通的運營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行為要件:干擾行駛型與擅離職守型

危害行為是犯罪構成的核心要件。按照《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規定,妨害安全駕駛罪在客觀上表現為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或者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據此,筆者把該罪的危害行為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干擾行駛型,二是擅離職守型。

1.干擾行駛型妨害安全駕駛罪

干擾行駛型是指“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

使用暴力,是指使用自身的體力推搡、抓奪、擊打、捆綁、踢踹他人的行為,或者使用武器,強迫他人實施某種行為或者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首先,使用暴力必須是針對正在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實施的暴力。乘客對乘客使用暴力,不能構成該罪。其次,使用暴力的程度必須達到影響駕駛人員正常控制交通工具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通過言語刺激、大聲吵鬧等方式干擾駕駛人員正常駕駛交通工具,就不屬于該罪所要求的“使用暴力”的行為。在實踐中,對駕駛人員使用暴力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強力拉扯、拳打腳踢等對駕駛人員軀體造成影響,可能直接使駕駛人員暫時失去安全駕駛能力的行為。例如,薛某某酒后至連云港市海州區秦東門大街某公交站搭乘11路公交車,因上車投幣后駕駛員劉某某無法找零,薛某某對劉某某進行辱罵并毆打劉某某頭部,致使劉某某短暫失去對公交車的控制,造成該車與前方另一公交車追尾,兩車不同程度受損。這種暴力雖然輕微,但對正在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而言,很容易分散其注意力,危及公共交通安全。

搶控駕駛操作裝置,是指搶奪或是控制機動車的方向盤、變速桿等控制裝置的行為。這種行為必然妨害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駛,并且由于這種行為是直接針對交通工具進行的,因而不存在程度上的劃分。例如,張某某在其乘坐的602路公交車上,當其坐過站并要求停車未果后,便與駕駛員劉某某發生爭吵,張某某上前抓推劉某某手中的方向盤,迫使劉某某不得不迅速減速并將車輛停靠在路邊。又如,袁某發在其乘坐的15 路公交車上,因公交車沒有在其準備下車的站臺停車,便與該車駕駛員袁某寶發生爭執,雙方在爭執過程中,袁某發搶奪方向盤,袁某寶沒有及時停車,導致在該車右前方行走的被害人吳某英被撞傷,造成吳某英多處受傷。這種抓推、搶奪方向盤的行為,就是典型的搶控駕駛裝置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對于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而言,無疑具有導致交通事故的風險,從而危及公共交通安全。

值得研究的是“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與“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之間的關系問題。只要實施了“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就應當認定為干擾了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駛,還是“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只有在實際干擾了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情況下才能認定為“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筆者認為,刑法在規定“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時并沒有對其強度加以限制,而作為妨害安全駕駛罪,必須是妨害了安全駕駛的行為,刑法中關于“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規定,正是對“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限制性規定。因此,“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不論表現形式怎樣,都應當是在能夠足以直接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情況下,才能符合該罪對危害行為的要求。

2.擅離職守型妨害安全駕駛罪

擅離職守型是指“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擅離職守”,是指擅自離開其駕駛崗位。擅離職守不應簡單解釋為空間上的“離開”。因為駕駛人員脫離駕駛崗位,既可以表現為在物理空間上挪動位置,也可以表現為雙手脫離方向盤等失去對公共交通工具控制的其他行為。駕駛人員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放棄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本身就違背了駕駛人員的安全駕駛義務,這種行為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在前述“重慶公交車墜江案”中,駕駛人員冉某的行為就是典型的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的行為。盡管冉某始終沒有離開駕駛座,但在其遭遇劉某的毆打時,其右手放開方向盤還擊,側身揮拳擊中劉某頸部的行為,使方向盤失去控制,造成了公交車上15人喪失生命的嚴重后果。

駕駛人員“離開職守”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為了車輛救援、排查故障、幫助他人、處理緊急問題等。按照《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規定,駕駛人員只有在為了“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而擅離職守的情況下,才可能構成妨害安全駕駛罪。在實踐中,駕駛人員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毆打他人,往往是基于司乘沖突。有時可能是因為乘客的不當行為引起駕駛人員的不滿甚至妨礙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行駛,有時可能是因為乘客對駕駛人員沒有滿足其要求而不滿,從而引起雙方的爭執,進而上升到使用暴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駕駛人員是否有理,都不應當毆打他人,也不應當與他人互毆。因為毆打他人或者與他人互毆,都會失去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從而危及公共安全。

值得研究的問題是,駕駛人員在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過程中能否進行正當防衛?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過程中,乘客突然針對駕駛人員使用暴力,駕駛人員可否進行還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法發〔2020〕31號)中規定:“對于正在進行的拉拽方向盤、毆打司機等妨害安全駕駛、危害公共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可以實行防衛。”這意味著,駕駛人員可以實行正當防衛。但是,駕駛人員的防衛是否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筆者認為,駕駛人員只有在確保公共交通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防衛,或者是為了保證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行駛而進行防衛。正在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即使受到攻擊,也不能為了防衛就放棄對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因為駕駛人員是特殊領域的控制者,無論是對車輛行駛方向的控制,還是對制動裝置的控制,都直接關系到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特定多數人的安全。為了防止乘客發生危險,駕駛人員即使在遭受攻擊的情況下,也應當遵循安全駕駛義務。因為駕駛人員對于交通工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允許擅離職守,更不允許為了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而擅離職守,放棄對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

(三)結果要件:“危及公共安全”

按照《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規定,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只有在危及公共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這就意味著該罪屬于危險犯的范疇,不以危害結果的實際發生為入罪條件,但必須滿足“危及公共安全”的要求。

“危及公共安全”不同于“危害公共安全”。《刑法》中關于“危害公共安全”一詞的表述出現在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百二十七條五個條文中。“危及公共安全”一詞的表述則出現在第一百三十條和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之二這幾個條文中。從中可以看出,“危害公共安全”所指稱的是行為具有造成嚴重結果的高度蓋然性,或實際上造成了嚴重結果的情況,其行為對于公共安全的損害程度更高。而“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則是威脅到公共安全而尚未對公眾安全造成實際的危害,也沒有使公共安全處于現實的危險之中。顯然,危及公共安全的危害性要遠遠小于危害公共安全。因此《刑法》中規定“危及公共安全”的犯罪都是輕罪,都沒有對公共安全造成實際的損害或構成嚴重的威脅。如果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在客觀上實際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結果,就超出了該罪所能承載的范圍,就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以更重的罪處理。

(四)主體要件:“駕駛人員”與“非駕駛人員”

與行為要件相聯系,妨害安全駕駛罪的主體只能是駕駛人員或者非駕駛人員,即干擾行駛型的妨害安全駕駛罪只能由非駕駛人員構成,而擅離職守型的妨害安全駕駛罪只能由駕駛人員構成。作為該罪的主體,無論是駕駛人員還是非駕駛人員,都必須是年滿16 周歲、精神正常、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不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不能構成該罪,單位也不能構成該罪。

值得研究的是駕駛人員的范圍問題。一般來說,駕駛人員應當是具有駕駛能力和駕駛資格并正在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所謂駕駛能力是指具有所駕駛的公共交通工具所要求的駕駛技術,并且身體健康、精神正常,能夠保證交通工具安全行駛的能力。駕駛能力的判斷依據是是否依法取得所駕駛車輛的駕駛執照。在我國,駕駛大型載客汽車應取得A駕駛證、駕駛城市公共汽車應取得A3駕駛證,駕駛中型載客汽車應取得B1 駕駛證,而駕駛小轎車的應取得C1或C2駕駛證。沒有取得相應的駕駛證,就不能認為具有駕駛能力。所謂駕駛資格是指依法取得對所駕駛交通工具控制權的資格。即使是具有駕駛能力,但尚未合法取得對特定交通工具的控制權,就沒有資格駕駛該交通工具。但是,如果沒有駕駛能力或駕駛資格的人員,實際駕駛著公共交通工具,并且實施了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的行為,尚未構成其他犯罪的,應當按照該罪定罪處罰。由于這種行為完全符合該罪的其他構成要件,而按照舉輕以明重的原理,合法的駕駛人員實施同樣的行為都構成犯罪,不具有合法性的駕駛人員實施同樣的行為更應當構成犯罪。

(五)主觀要件:“故意”

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如“使用暴力”“搶控駕駛操縱裝置”以及“互毆或者毆打他人”等,都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因此只可能基于當事人的故意而實施,不存在過失的可能。在具體的表現上,既有可能表現為使不特定多數人陷入危險的直接故意,也有可能表現為放任此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

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意圖,應當綜合考察其行為時的情勢、手段和動機。乘客若因車內人員擁擠、車輛顛簸等原因而不小心栽倒在駕駛人員身上,或以手撐扶、倚靠、撞擊駕駛操作裝置,一般不應認定為故意使用暴力或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盡管相關行為確實對司機或駕駛操作裝置造成了物理上的影響,但屬于因情勢所迫而作出的下意識動作,不能認定為故意所為。

三、妨害安全駕駛罪與相關犯罪競合時的法律適用

在實踐中,實施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通常都會伴隨著毆打、謾罵侮辱、起哄鬧事等行為,這些行為可能同時構成其他犯罪。因此,《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條第三款專門規定:“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如何判斷同時構成其他犯罪時哪個罪較重,就成了法律適用的難點。

(一)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按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刑法修正案(十一)》頒布之前,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搶奪方向盤、變速桿等操縱裝置,毆打、拉拽駕駛人員,或者有其他妨害安全駕駛行為的,通常會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但是現在通常都會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論處。例如陳某亮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判決中認為,被告人陳明亮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以拳頭擊打駕駛人員頭部,司機緊急制動導致后車追尾事故,其行為干擾公共交通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依據從舊兼從輕原則,撤銷一審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決,以妨害安全駕駛罪論處②。又如黃某妨害安全駕駛案,遼寧省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判決中認為,被告人黃某用右腳踢打正在駕駛客車的司機臉部,導致車輛失控與另一轎車發生剮蹭,判決撤銷一審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決,以妨害安全駕駛罪論處③。上述判決表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于妨害安全駕駛罪,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將這兩種罪名嚴格地加以區分。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妨害安全駕駛罪的區別,除法定刑不同之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為特征。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險方法是指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以外的其他方法,因此這些方法在邏輯上就要求與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方法具有同質性。就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其他危險方法”也應該是隨時都有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等對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行為。而妨害安全駕駛罪的行為則是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或者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而言,對公共交通安全可能帶來的威脅,比“其他危險方法”可能帶來的威脅要小得多。如果行為人使用足以使駕駛人員喪失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能力的暴力,就可能超出了“妨害”安全駕駛的程度,而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二是危害后果。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雖然也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但必須是“危害公共安全”;而妨害安全駕駛罪則是要求“危及公共安全”。如前所述,“危害公共安全”意味著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的結果或者使公共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而“危及公共安全”只是威脅到公共安全,尚未對公共安全造成實際的損害或者尚未構成對公共安全的嚴重威脅。因此,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實施對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的行為;或者駕駛人員擅離職守,實施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的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或者沒有對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就應當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來定罪處罰,而不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當然,在實踐中,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可能出現與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競合的情況。如果行為人使用足以使駕駛人員喪失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能力的暴力,就可能超出了“妨害”安全駕駛的程度,而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或者在危險路段從駕駛人員手中搶奪駕駛操縱裝置等行為,既是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也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對此,就應當以重罪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定罪處罰。如果行為人因司乘沖突而動怒以致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主觀上確實沒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但其所實施的行為在客觀上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則應當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定罪處罰。

(二)與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罪作為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類犯罪,其行為針對的是特定個體的人身健康權[7]。從行為表現上來看,該罪是針對受害者身體實施的傷害行為,盡管其客觀上可以表現為采取多種工具和手段,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傷害他人的身體。而在妨害安全駕駛罪中,無論是非駕駛人員對駕駛人員“使用暴力”,還是駕駛人員“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其主觀上都具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都可能對他人造成身體傷害的結果,從而構成故意傷害罪,出現罪名競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以妨害安全駕駛罪定罪處罰還是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就可能引起爭議。

筆者認為,在司乘沖突中造成他人身體傷害時,一般應當按照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因為與妨害安全駕駛罪相比,故意傷害罪是重罪。但是,如果在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司乘沖突時,一方毆打對方或者雙方互毆,實際給對方身體造成的傷害比較輕微,雖然也構成故意傷害罪和妨害安全駕駛罪的競合,但因故意傷害的情節較輕,而妨害安全駕駛罪更能反映該行為的起因和特點,就應當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來定罪處罰。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雖然具有明顯的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但畢竟沒有造成明顯的傷害結果而從輕處罰,其可能判處的刑罰是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與妨害安全駕駛罪可能判處的刑罰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定罪處罰更能體現該行為的起因和性質,也不會出現量刑畸輕畸重的結果。

(三)與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8]。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是指國家有關交通運輸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的規定,常見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鐵路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港口法、民用航空安全法等與公共交通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是對公共交通運輸安全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煉,與保障公共交通運輸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一旦違反這些法規,就很容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擅離職守,毆打他人或者與他人互毆,其本身就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這種行為一旦造成重大傷亡,就既構成妨害安全駕駛罪,同時也構成交通肇事罪。對此,就應當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因為相對于妨害安全駕駛罪而言,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更重。

問題在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實施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時,是否能夠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從現有的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中規定的內容看,對非駕駛人員的禁止性規定中尚不包括“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因此,由于乘客或者第三人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因而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的,難以按照交通肇事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乘客或者第三人的行為情節嚴重,足以使駕駛人員喪失對公共交通工具的控制,以致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對行為人就應當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四)與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是侮辱罪。侮辱罪作為侵害公民人格權、名譽權的犯罪,屬于對特定公民的侵害行為[9]。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司乘沖突時,一方往往會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如使用侮辱性的語言辱罵、嘲弄、丑化對方,向對方身上潑灑穢物等,如果這種行為情節嚴重,就可能在構成妨害安全駕駛罪的同時,也構成侮辱罪,出現想象的競合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當按照侮辱罪來定罪處罰,因為侮辱罪的法定最高刑比妨害安全駕駛罪的法定最高刑重。但是如果侮辱他人的行為情節不是特別嚴重,可能判處的刑罰在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則應當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定罪處罰。因為妨害安全駕駛罪更能反映該行為的起因和特征,并且不違背“以處罰較重的罪定罪處罰”的原則。

(五)與尋釁滋事罪

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故意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10]。尋釁滋事罪通常表現為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小題大做,隨意毆打、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或者起哄鬧事,破壞公共場所秩序,以滿足自己取樂、發泄、尋求刺激或者顯示威風等動機[11]。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有的人故意尋釁滋事、顯示威風,有的人借司乘沖突起哄鬧事,故意擴大事態,以致威脅到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運行和公共場所的秩序。而這些行為都可能既符合妨害安全駕駛罪的構成要件,也符合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出現想象競合犯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當按照尋釁滋事罪來定罪處罰,因為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遠重于妨害安全駕駛罪的法定刑。但是在實踐中,如果尋釁滋事行為的情節不是很嚴重,若按照尋釁滋事罪,可能判處的刑罰在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對這種情況,則應當按照妨害安全駕駛罪來定罪處罰。因為妨害安全駕駛罪更能反映該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行為特征,也更有利于對公共交通工具運營安全和公共交通秩序的保護。

如果在正在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尋釁滋事的行為給他人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就可能同時也構成故意傷害罪,形成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與妨害安全駕駛罪三罪競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給他人身體造成的是輕傷,則仍然應當按照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因為尋釁滋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五年有期徒刑,而故意傷害罪(輕傷)的法定最高刑是三年有期徒刑。但是如果尋釁滋事的行為造成了他人重傷、死亡的后果,則應按照故意傷害罪來定罪處罰,因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的法定刑重于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

注釋:

①2018 年10 月28 日,公交公司駕駛員冉某駕駛22路公交車在起始站萬達廣場站發車,沿22路公交車路線正常行駛。乘客劉某在龍都廣場四季花城站上車,其目的地為壹號家居館站。由于道路維修改道,22 路公交車不再行經壹號家居館站。當車行至南濱公園站時,駕駛員冉某提醒到壹號家居館的乘客在此站下車,劉某未下車。當車繼續行駛途中,劉某發現車輛已過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車,但該處無公交車站,駕駛員冉某未停車。劉某從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駕駛的冉某右后側,靠在冉某旁邊的扶手立柱上指責冉某,冉某多次轉頭與劉某解釋、爭吵,雙方爭執逐步升級,并相互有攻擊性語言。當車行駛至萬州長江二橋距南橋頭348 米處時,劉某右手持手機擊向冉某頭部右側,冉某右手放開方向盤還擊,側身揮拳擊中劉某頸部。劉某再次用手機擊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抵擋并抓住劉某右上臂。隨后,冉某收回右手并用右手往左側急打方向(車輛時速為51 公里),導致車輛失控向左偏離越過中心實線,與對向正常行駛的紅色小轎車(車輛時速為58公里)相撞后,沖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造成車內15人全部遇難,小型轎車車輛受損、小車駕駛人受傷的交通事故。

②陳某亮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贛01刑終66號刑事判決書。

③黃某妨害安全駕駛案,遼寧省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2021)遼05刑終29號刑事判決書。

猜你喜歡
危害
降低燒烤帶來的危害
今日農業(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保健醫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2
肥胖危害知多少
藥+酒 危害大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孕期便秘的危害及注意事項
熱輻射的危害
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 07:16:26
網絡的危害(三)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17:41:58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
舒舒服服中的危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乱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成人| 久久综合色视频| 中文字幕 91|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网站免费|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1九色视频网| 欧美午夜久久|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一级片网址|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国产伊人|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在线国产欧美|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日韩久草视频| 欧美午夜一区| 亚洲天堂区|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成人欧美日韩| 五月天天天色| 成年人福利视频|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成人在线天堂|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的|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亚洲国产系列|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www.国产福利|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