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近年來,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長垣分院不斷強化科技支撐,著力推進農業領域關鍵技術科研攻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和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助力。
為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積極作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長垣分院成立了以科技特派員王秀萍為領隊的科技特派員團隊開展科技服務,宣傳黨和政府的科技方針、政策,展示科技發展新成果。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長垣分院成立的科技特派員團隊,與專家一起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手把手”傳授技術,“一對一”答疑解難,真正讓群眾學到技術、學以致用。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在長垣市集成推廣了精細整地、精量機播、水肥調控和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等配套栽培技術,通過示范基地建設,以點帶面促進當地康養蔬菜產業發展。團隊還為各示范點量身制訂了誘蟲燈誘殺害蟲、低毒高效農藥等技術措施,助力基地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實現農產品綠色規范化生產。
芫荽種子小,采用傳統撒播方式用種量大,出苗后需要人工間苗,費時費力。在科技特派員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河南蘧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付保峰開始采用種子編織定量精播技術,并對線播機械進行改進優化,實現了芫荽的“精量機播+滴灌管鋪設”一體化作業。采用精播方式可節約用種量50%,以滴灌替代大水漫灌,每茬667 m2節水30%以上,氮肥用量節約30%以上,667 m2節約除草、灌溉人工費240元。

付保峰通過與廣東省等地收購商簽訂銷售訂單,提前鎖定收益。“芫荽市場波動較大,價格從幾毛錢到十幾塊錢都有。通過訂單,市場價格低時,收購商加價收購,保種植成本;市場價格偏高時,優先滿足訂單。收購商有穩定菜源,我獲得穩定收益。”付保峰說,按照一年三四茬、每茬667 m2產量750 kg計算,667 m2收入接近萬元。
河南省綠之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金銀花基地,也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長垣分院科技特派員團隊重點指導示范基地之一。團隊幫助其用誘蟲燈、低毒高效農藥等防治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降低防治成本,保證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夏季因出現大暴雨,河南省綠之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金銀花遭遇滅頂之災,減產80%以上且出現大面積死亡現象。團隊了解到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調查情況。為推動災后盡快恢復生產,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長垣分院科技特派員團隊咨詢專家共同制訂了《洪澇災后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將一部分生長良好的金銀花植株用殺菌劑處理后移栽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在空出來的土地上種植紅花,并在2022年5月舉辦了“長垣市紅花農機農藝相融合現場觀摩會”,提高采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長垣分院科技特派員團隊聚集科技特派員、技術專家、青年人才等力量,深入當地各鄉鎮(街道)蔬菜、中藥材等種植基地,針對不同作物開展送技術、送服務20余次,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為進一步加快康養蔬菜產業發展步伐,切實提高產業管理水平,科技特派員團隊定期開展技術咨詢和“把脈會診”活動,落實安全、生態、綠色、高效生產管理措施。截至目前,長垣分院科技特派員團隊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觀摩會30余場次,受益農戶3 000余人次,發放技術資料6 000余份。同時,該團隊還開展農業產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工作,調優調精種植結構,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