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華旗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會面臨所帶來的如養老、空巢家庭、退休后孤獨等各種問題,其中以健康問題最為突出。例如:隨著年齡的增大,骨質會進一步流失而出現骨質疏松,一旦摔倒,很容易導致骨折。而且,老人身體各項機能處于衰退狀態,往往還有慢性病,骨折后恢復較年輕人要慢很多,也更容易出現并發癥。
老人摔倒的常見原因
(1)生理因素:機體功能退化,包括視力退化、肌肉無力、身體協調能力下降等。
(2)環境因素:鞋子不防滑、地板過于光滑、上下樓梯沒有固定的扶手、冬天穿著過多行動不便等。
(3)疾病因素:膝骨關節炎導致腿腳行動不便、高血壓引發頭暈等。
老人如何預防摔倒引發的骨折
(1)勤于用腦,加強鍛煉。老人應該加強大腦訓練,防止腦萎縮。鼓勵老人多社交,勤讀書、看報,學習新的技能。通過經常用腦,保持一定的反應度和靈敏度。尤其是老年女性,絕經后骨質會大幅度流失,摔倒后容易引發嚴重的盆骨骨折,所以平日較男性更應該加強鍛煉,如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
(2)晚上少出門。老人由于視力退化,視物不清,盡量少在天黑后出門。白天外出時,也要注意安全,留意腳下的路,防止被臺階、障礙物等絆倒,必要時使用拐杖。
(3)做事不要起太急。老人做事一定要慢,尤其起身,包括撿東西、彎腰起身、上廁所起身時要慢,防止腦供血不足引發暈倒。例如:清晨醒來后,先平躺半分鐘, 再坐起上半身半分鐘, 接著雙下肢靠床沿垂地半分鐘, 然后再站起來。這三個半分鐘對于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和清晨摔倒很有幫助。
(4)適宜的居住環境。老人居住的房子家具要簡單并靠墻擺放,地板要防滑,燈光盡量明亮。
發現老人摔倒該怎么辦
首先詢問老人的情況,如果意識清楚可以對話,需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如傷情輕,僅有皮肉擦傷,可在紅腫部位用冰袋進行冷敷,然后送醫做進一步檢查。禁止熱敷或局部按摩,這樣易加重局部腫脹。
如果懷疑骨折,不要急于扶起老人。可詢問老人是否可以站起來,如果疼痛明顯疼痛,無法動彈,要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人員進行處置。因為如果發生骨折, 不當的搬運可能導致骨折端越易錯位, 甚至刺傷血管、神經,對后續的治療加大難度。
如果老人是因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導致摔倒,忌盲目搬動或立即扶起,而應該讓其平臥一段時間,以免加重腦缺血癥狀,之后及時送醫進一步治療。
如果摔倒的老人已發生昏迷,需即撥打急救電話,而不要擅自拍打、推動。
老人骨折后的家庭護理
“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老人做完手術后身體虛弱,需要得到有效的家庭的護理,才能更好地康復,避免留下后遺癥。
(1)皮膚護理。老年骨折患者,特別是股骨骨折患者,由于長期臥床,皮膚抵抗力下降,易發生褥瘡,嚴重時可因繼發性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所以,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對患者的皮膚護理。為預防皮膚感染和褥瘡的發生,應每隔2~3h協助老人翻身1次,翻身時可用50%酒精按摩骨突出處皮膚受壓部位;同時,還要保持患者床上用品的清潔、干燥、平整。
(2)飲食調養。骨折初期,老人由于骨折部位的腫脹、疼痛,加上精神緊張,常常吃不下飯。此時,應讓患者多喝些果汁、豆漿、稀飯、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慢慢過渡到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及其制品。此外,每天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維生素的攝入。
骨折中期,是骨折的愈合期,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質, 特別是富含膠原蛋白、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湯、魚、蛋類、馬鈴薯、銀耳、花生、蝦皮、海帶等,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
骨折后期,患者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需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鈣、維生素D的食物。每天最好喝一杯牛奶,合理搭配其他蔬菜,做到膳食平衡,營養全面。
(3)心理疏導。老人骨折后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由于擔心給親人造成麻煩或經濟負擔等,經常有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此時,家人要體諒老人的心情,要更加關心、體貼、耐心地進行照顧。平時,與老人多溝通,讓其有情緒的發泄口,以維護心理平衡,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骨折愈合,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