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

消化不良屬于臨床當中比較常見的臨床癥候群,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兩種類型。其中,器質性消化不良通常與食管炎、惡性腫瘤等疾病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而功能性消化不良雖有臨床癥狀,但在檢查時并不能發現器質性病變,其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于胃腸動力降低導致胃內容物逐步排空所引發的消化不良,臨床稱為機械性消化不良;另一種是由于各類消化腺當中所分泌的消化酶數量不足,或是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足所引發的消化不良,臨床稱為化學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病因與病理
引發消化不良的原因相對較多。(1)各類胃腸疾病引發胃動力障礙,導致消化不良。(2)胃輕癱。在通常情況下,肌肉有力收縮會推動食物通過消化道;但如果出現胃輕癱,胃蠕動會減慢或完全不工作,導致食物難以排到小腸進一步消化和吸收。(3)精神因素。如果患者精神狀態欠佳,長時間悶悶不樂,也會引發胃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加之食用生冷、油膩或是粗糙食物,易導致消化不良。此外,消化不良可由特發性、先天性或是傳染性等疾病所引起,也可能繼發多種全身性疾病。
引發消化不良的飲食習慣
饑一頓飽一頓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在上班時不愿意吃早餐,午餐也只是隨便對付一口,到晚餐才會吃飽。這種不規律的吃法會影響到一日三餐的基本飲食規律。一般情況下,食物在胃中的殘留時間只有2 h左右,如果進食時間間隔比較長,在胃部徹底排空后就很容易傷害到胃黏膜,而晚餐吃太飽也會對胃產生不良影響。
吃飯時狼吞虎咽
在進食過程中,如果沒有充分咀嚼,吃飯速度比較快,那些較為粗糙的食物就會對胃黏膜產生磨損,同時還會延長食物在胃中的存在時間,加大胃的工作負擔,容易引發疲勞或胃功能下降等問題。
飲食不潔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發各類慢性胃病的主要原因,而在潰瘍患者當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達到了70%~90%。這種細菌主要由于飲食不潔或是相互傳染所導致的,也會通過餐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
吃剩飯剩菜
一些家庭經常會出現剩飯剩菜連吃好幾頓的情況,如果長時間食用這些冷后重熱的飯菜,會加大消化不良的發生率。還有部分隔夜菜不僅營養價值比較低,還會產生亞硝酸鹽,會轉變為致癌物質亞硝胺。
食用辛辣、腌制的食物
腌制的蔬菜和肉類都蘊含著比較高的亞硝酸鹽,進入胃中很容易轉變為致癌物質。結合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在那些比較喜歡食用熏肉與腌菜的國家和地區當中,胃癌的發生概率比較高。經常食用辣椒等辛辣食品,也會對胃黏膜產生較大刺激,容易引發胃黏膜損傷等情況。
消化不良的危害與治療原則
消化不良的危害
首先是腹瀉。消化不良會導致腸內原本的平衡狀態被打亂,容易出現腹瀉等問題。當然,腹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于身體一種自我保護行為,能夠將體內的毒素排除,所以不建議過早服用止瀉藥,否則容易產生梗阻等問題。其次是便秘。如果吃了較多的油炸、生冷或是辛辣食物,容易引發便秘,導致毒素不斷在體內堆積,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再次為腹痛。進食過多,腸道的蠕動就會出現異常,可能引發腹痛或是嘔吐。
消化不良的治療原則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不夠明確,大部分學者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胃酸分泌、胃腸運動、精神與心理因素等。同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方式主要靠經驗,沒有較好的治療方法,缺少客觀性、可靠性的療效判定標準。而后續治療的基本原則,主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基礎上,結合不同的患者,采取綜合化、個體化的治療措施。
食用護胃食物
比如南瓜,當中蘊含著大量的果膠,能夠對胃壁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大幅度降低潰瘍問題的發生率。木瓜有著木瓜酵素,能夠加速人體蛋白質的吸收速度,從而緩解消化不良;同時,其還具備著治療胃痛以及健脾等多種功能。但木瓜在屬性上偏寒,不建議在空腹時食用。姜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有效緩解由于天氣寒冷等因素所引發的胃痛;并且,生姜在中藥當中也具備治療惡心、嘔吐的作用,對消化不良患者有著重要的保健作用。但胃潰瘍與胃食道反流患者要盡量少食用生姜。此外,秋葵也屬于護胃的好食物,當中蘊含著多種營養成分,其糖類物質與果膠所構成的黏液能夠在保護胃壁的同時,促進腸道蠕動,避免消化不良患者出現便秘等,屬于健胃潤腸的重要食材。
消化不良患者在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1)限制油膩、腌制或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食物溫度不能過熱或過冷,否則會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2)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不能暴飲暴食,尤其在晚上睡覺前不能過度進食。(3)吃飯要細嚼慢咽,通過充分咀嚼,能夠更好地保護胃黏膜。(4)注意飲水時間。最好是在早晨空腹以及進餐前一小時飲水,不宜餐后直接飲水,否則會稀釋胃液,不利于消化食物。(5)做好防寒工作,因為腹部受涼也會影響到胃功能。(6)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原則,避免攝入過多熱量而加重胃腸疾病。(7)消化不良患者應注意早餐要吃好。因為上午屬于一天當中工作量最大的時間段,會消耗人體大量的熱量,這就需要在早餐時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中午則要吃飽,食用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飯與面條等,保證下午有著更加充足的精力。晚餐則要適當降低食物量,選擇比較清淡的食物,避免出現體內脂肪囤積的情況。
此外,消化不良與情緒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的聯系,會使得胃腸道出現紊亂。因此,患者在明確消化不良發病機制與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平時還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時將負面情緒進行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