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琪



摘要:目的 觀察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低體溫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76例(2020年8月~2021年9月),隨機分為手術室護理的觀察組(38例)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8例),比較兩組患者鼻咽溫度變化、恢復時間、滿意度、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鼻咽溫度高于對照組,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室護理能維持體溫平衡,促進術后恢復,有效提升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腹腔鏡;結直腸癌;低體溫;效果
結直腸癌是一種消化道腫瘤,臨床較為常見,其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較大。該病常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腹腔鏡在該病手術治療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優勢,減少對患者的傷害,而且能加快康復速度[1]。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而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就是低體溫。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手術室溫度、體表暴露、消毒液的使用等,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2]。因此,必須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配合相應護理措施,避免各種容易引發低體溫因素的影響,降低低體溫發生率,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且促進術后身體康復。本研究選取我院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76例,觀察手術室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76例(2020年8月~2021年9月),隨機分為手術室護理的觀察組(38例)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5~78歲,平均(61.38±3.84)歲。觀察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6~79歲,平均(60.74±3.23)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術前檢查患者身體各項指標,向其介紹治療流程,解答其存在的疑惑,身心保持放松狀態。同時術前做好各項準備,主要為術中所用物品、器械、儀器等,并且要保證能正常使用。術中做好各項配合,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協助處理異常情況。術后叮囑注意事項,創建良好的康復環境,對其飲食、用藥等方面進行指導,提升患者康復信心。
觀察組:①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向其說明結直腸癌發病原因及特點,并且講解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必要性,從患者思想方面減輕其壓力。在此期間需要創建輕松、愉悅的交流環境,使患者擔憂心理得以改善,提升手術治療信心。②術前測量患者體溫,并且對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包裹身體,避免不必要身體部位的暴露。調節手術室內溫度,可給予患者加溫儀保溫,并且為患者提供袖套,通過以上措施能使其在術中維持正常穩定的體溫。③切除患者腫瘤病灶后,需要對其患處進行沖洗,一般使用灌洗液。通過這種方式能對病灶情況進行了解,查看其清理的徹底性,如果其溫度過低會使患者過多的熱量被帶走,進而出現體溫降低的情況。因此,沖洗過程中需要對灌洗液進行加溫處理,其合適的范圍為略高于人體正常體溫。同時,患者輸注液體也需要預熱處理,然后再進行靜脈滴注。④術后進行毛毯保溫,并在保證病患輸液的前提下給予加溫儀加溫保溫,確保體溫保持良好狀態。⑤對消毒液進行加溫,然后再消毒切口。在此期間需保證其溫度與體溫相接近,然后再進行消毒處理。⑥針對患者使用的呼吸器,需要在使用前進行加溫,在保證其接近體溫后再佩戴。
1.3 觀察指標
鼻咽溫度變化;手術時間、出血量、腸道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滿意度: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60~89分)、不滿意(0~59分);生活質量:簡明健康量表(SF-3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鼻咽溫度變化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結束時的鼻咽溫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及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腸道恢復、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結直腸癌臨床發生率較高,是一種對人們健康及生命危害較大的疾病,患者發病后常存在體重降低、貧血等癥狀。對于患者而言,必須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療,促進病情的改善[3]。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加重、生活方式改變等的影響,導致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越來越高,其中結直腸癌就是常見的一種,其具有較高的惡性程度,必須引起重視[4]。該病常進行手術治療,近年來,醫療水平的提升使結直腸癌手術日趨完善及成熟,尤其是腹腔鏡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患者的創傷,并且應用范圍較廣[5]。同時,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低體溫情況需要引起重視,一旦發生低體溫,就會影響其凝血功能,導致器官功能受損,進一步影響手術治療整體效果。如果患者長時間處于該不良情況,容易導致應激反應的出現,不利于患者預后。
本研究結果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鼻咽溫度高,恢復時間短,滿意度高,生活質量評分高,P<0.05。在患者手術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對其體溫進行密切監測,術前需優化手術室內溫度,保證其與人體適應的恒溫相符合,為患者創建良好的環境等,使其在進入手術的時候更好的適應手術治療,避免不良心理的出現而引發應激反應。術前對患者積極進行保溫處理,佩戴好各物品,并且減少身體暴露的面積,盡可能減少術中體溫的耗損,防止患者出現體溫下降的情況[7]。術中做好加溫處理,主要包含灌洗液、氣腹、消毒液、呼吸器等,從多個方面減少不良因素影響,減少患者體溫的丟失,防止低體溫的出現[7]。
本研究結果中,手術室護理患者不同階段鼻咽溫度高于常規護理患者,表明手術室護理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溫護理,防止體溫的流失。認為主要原因為: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進行全過程的體溫干預,通過佩戴袖套,并且提供加溫儀,而且對術中所需的藥物、沖洗液等進行加溫,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熱量的損失,有利于其體溫處于正常水平[8]。手術室護理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少,且術后恢復時間短,表明手術室護理能改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促進術后身體康復。主要原因為:術前對患者進行手術知識及疾病知識教育,能使患者正確看待結直腸癌及腹腔鏡手術治療,了解相應的流程,并且通過相應的心理疏導緩解負性情緒,減輕應激反應,并且做好術后康復的心理準備。
手術室護理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患者,表明手術室護理取得了患者認可,能促進滿意度的提升。手術室護理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常規護理,表明手術室護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主要原因為:在該護理模式下,患者受到的不良影響較少,并且由于手術及術后恢復情況好,使患者身心處于良好的狀態,提升術后康復信心,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應轉變以往傳統的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中心,給予腹腔鏡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室護理,維持體溫平衡,促進術后恢復,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靜.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0,25(S1):473-0474.
[2] 齊菲,張艷秋,李琳琳,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術中低體溫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9,23(3):432-434.
[3] 肖智慧,蔡世蘭.分析低體溫護理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1,27(S2):191-191.
[4] 董維,賀莎.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對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7):827-830.
[5] 馮卉.腹腔鏡結直腸癌術中針對性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S2):81-82.
[6] 喬錦艷,羅莉麗.手術室干預性護理對腹腔鏡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6):1031-1032.
[7] 劉薇薇,李瑋,郝雪梅,等.探討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術中低溫的影響因素及防控護理對策[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S2):119-119.
[8] 田瑞東,寧純民,劉海生.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癌癥進展,2019,17(15):1856-1859.